News

环保时事

最新文章

搜寻结果共 1712篇文章

「城市采矿」新技术快速从电子垃圾回收贵重金属

英国独立报报导,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从电子垃圾中提取有价值金属的新技术,能源消耗是现有方法的1/500,能降低对开采原材料的需求,所产生的废弃物不致伤害环境。 「最大宗的废弃物,变成了宝藏」 该技术以「焦耳热闪蒸法(flash Joule heating method)」为基础。焦耳热闪蒸法是能从木材和塑胶等碳源产生石墨烯的创新方法。 德州莱斯大学的研究团队改良「焦耳热闪蒸法」,使之可从废弃物中回收铑、钯、金和银等物质,以便重复利用。新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以电流将废弃物快速加热到3400K(3124°C),使前述金属蒸发成气体,以进行分离、储存或处置。 研究团队表示,「闪蒸」能去除材料中残留的剧毒重金属,如铬、砷、镉、汞和铅,留下金属含量极低的副产品。 全球每年产生超过4000万吨电子垃圾,这种新形态的「城市采矿」潜力巨大,让科技公司有机会不必从有安全、贪腐和冲突问题的国家和地区采购原材料。 「在这里,最大宗的废弃物变成了宝藏,」莱斯大学图尔(James Tour)教授说,「这可减少世界各地偏远和危险地区开采矿石、剥开地表和使用大量水资源的必要性⋯⋯宝藏就在我们的垃圾桶里。」 图尔说,手机等

以废止废、点石成金 清大教授凌永健用绿色化学推动循环经济

5G商转即将到来,当科技巨擘相继推出新型5G手机、各国紧锣密鼓布建基地台,为下个通讯时代布局的同时,全球不得不正视通讯晶片对环境的污染。 5G通讯能顺利揭幕,「砷化镓」是背后最大的功臣。 「砷化镓」的材质特性能让电子移动速度较快,是制作手机功率放大器(PA)的晶片原料;但是其中的「砷」也是致癌、有害环境的世纪毒物,古代杀人用的砒霜就是它的化合物,乌脚病也是「砷」污染水质所导致的。在通讯晶圆的制造过程中,若未妥适处理含砷的废水或废油,砷就会透过风化、溶解进入地下水系统,造成污染。 在通讯时代,处理「砷」污染已是全球显学。长期专研绿色化学方法的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凌永健研究团队透过「湿式冶炼[1]」,将含有砷化镓的「废切削油」里头的砷分离出来,处理过后的「无毒切削油」可经过纯化处理,变成「碳量子点」生物体内影像检测试剂的合成原料。让废油变成高经济价值产物,凌永健团队成功点石成金,达到资源再利用的目标。 用绿色化学法解决化学污染 投入绿色化学、促成废弃资源再循环,并不是凌永健早期的研究主轴。 1989年自美学成返国至清大任教,他从事的是「分析化学」研究,常与环保署、消基会等组织机构合作,应用质谱分

2020年温室气体浓度再破纪录 WMO吁下周大会「大幅加码」减碳承诺

路透社报导,联合国25日警告,去年温室气体浓度再创历史新高,全世界控制气温上升的步调已经「大幅脱轨」,这清楚说明了联合国格拉斯哥气候峰会(COP26)的具体任务。 二氧化碳浓度直直飙 WMO:我们完全没上轨道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的报告显示,尽管在疫情封城期间排放量暂时下降,但二氧化碳浓度在2020年飙升至413.2ppm,高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准。 WMO秘书长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目前温室气体的增加速度,将导致温度上升「远远超过」2015年巴黎协定的目标,即比本世纪工业化前平均水准高1.5 °C。 「我们完全没上轨道,」他说,「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业、能源和运输系统以及整个生活方式,」他呼吁周末开始的COP26会议要「大幅加码」减排承诺。 格拉斯哥市正在为气候峰会做最后的准备,这可能是全世界将全球暖化控制在《巴黎协定》1.5°C目标上限仅剩的最佳机会。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迁框架公约(UNFCCC)的另一份分析,若各国目前的承诺全部实现,2030年全球排放量将比2010年高16%。 这

台积电、日月光等率先加入 SEMI组全球首个半导体气候联盟

为​​加速半导体产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脚步,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今(3日)宣布成立全球首个半导体气候联盟(Semiconductor Climate Consortium,SCC),目前已有逾60家的跨半导体价值链创始企业会员共同响应参与,台湾有五家企业加入,由日月光、台积电、南亚科、环球晶圆、汉民科技率先响应成为SCC创始会员。 全球首个半导体产业链联盟 目标2050净零碳排 SEMI今(3日)发布新闻稿指出,全球半导体气候联盟(SCC)为全球第一个全由半导体价值链企业所组成之联盟,成员未来将透过合作保持密切沟通、共同技术创新、设定具体减碳目标,并于2050年达成净零碳排,同时也将每年发布三大碳排放范围的年度进度报告。 SCC创始会员共65家,其中有五家台湾企业在列,日月光、环球晶圆、汉民科技、南亚科技、台积电。其余成员包括世界知名企业,如超微(AMD)、艾司摩尔(ASML)、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Google、英特尔(Intel)、美光(Micron)、微软(Microsoft)、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 SEMI全球行

碳排也要冤有头债有主 专家吁各国速立「碳债」机制

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我们的后代子孙背负巨额碳债务的风险越来越高。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研究人员和国际合作伙伴呼吁,立即建立碳移除义务(Carbon Removal Obligation),确定碳债(carbon debt)的责任,接下来要修订的欧盟排放交易计画就是个导入的机会。 学者:在碳预算耗尽前 全球应取得执行碳债的资金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各国政府共同承诺透过《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等协议减缓全球暖化。尽管许多国家批准了这些协议,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仍持续上升。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我们正努力用尽升温达到1.5°C前剩余的可用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这个所谓的「碳预算(carbon budget)」在全球实现净零排放之前耗尽,之后我们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就得从大气中除去一吨二氧化碳。换句话说,如果按照目前的轨迹延续——现在看来很可能会这样——我们将累积碳债。 新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越来越多国家做出的净零承诺,已经假设大量碳债需要透过长期的净负排放来补偿。例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IPCC)1.5°C暖化特别报告中的理想全球情境估算

国际供应链永续行为准则要求发展趋势及因应之道

每一个企业、组织都会对环境、社会和经济产生影响。 对负责任的组织而言如希望以正向方式面对永续议题,采购将是一项可运用的强大、有效工具,通过永续性的采购政策和实践,使采购行为改变整个生命周期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努力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是能为实现永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因此供应链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也是提升组织竞争力的重要一环,除品质与成本的考量之外,供应链对于永续发展的行为也是供应商管理的重要考量;为了强化供应链因应永续发展的力度,需从制度面着手,除订定《供应商管理准则》并搭配评鉴及满意度调查等机制,由供应商签署相关「承诺书」,共同朝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重创各国组织营运与经济发展,除首当其冲的观光、航空业之外,对于全球其他产业影响更深远的就是供应链「断链」的问题,如半导体的晶片荒。因此,供应链如何迈向永续之管理、转型便成为组织现在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在过去的供应链管理,常以建立「供应商管理」机制展开,进行内容如下列几项:  新供应商调查。  供应商书面及现场审查。  供应商筛选与分级。  供应商品保系统稽核。  供应商绩效评比系统。 现今则因

EMSA:欧盟海运排放量必须大幅削减

欧洲海事安全局(European Maritime Safety Agency,EMSA)于2021年9月今1日警告,如果欧洲联盟想要实现2050年碳中和,就必须进一步大幅削减海上运输的排放量。 EMSA发表报告指出,前往欧盟、以及欧盟内部的海运,在2019年占了欧洲大陆运输相关排放量的13.5%。 根据EMSA,有将近77%的欧洲对外贸易、以及欧盟成员国之间所有贸易量的35%,都发生在海上航运。 报告中说,虽然欧盟源自于航行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1990年下降了约26%,但仍占了约1,600万吨,或相当于全球海上排放量的18%。 报告中把排放量的降低,归因为船队更新和更高的能源效率。 EMSA表示,要让欧洲在2050年达到气候中和(climate-neutral),海事部门需要持续行动来减少环境足迹。 此外,为了朝向「实现我们零污染的雄心壮志、并且阻止与扭转生物多样性的流失」,也有必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至于另一种危险的全球暖化和酸性气体─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在2019年达到163万吨,占全球海运排放量的16%。 报告指出,这些排放量因为欧洲对燃料中的二氧化硫,采取更严格立法而有所

新加坡将设以自然为本的碳权交易市场 聚焦东南亚生态复育

新加坡将成立聚焦于自然保育计画的碳权交易市场,期有助于保护东南亚地区受胁的热带森林,同时也向企业开放现成的碳权来源。 新推出的碳权交易市场名为 Climate Impact X(简称CIX),其中包含两个主要平台:其一是提供公司投资自然保育计画的交易平台,其二则是可自由交易大规模高品质碳权的交易所,主要服务对象是跨国公司和机构投资人。 运用地利之便 发展「以自然为本」的碳权交易市场 CIX是由新加坡国营投资公司、证券交易所、星展银行(星国最大银行)与英国渣打银行合资设立的自愿性碳交易市场。今年5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孟文能(Ravi Menon)在线上发布会上表示,CIX有望解决东南亚「碳权交易市场分散」、「市场流动性低且碳权品质堪虑」的问题。 孟文能说,未来大小公司都能透过CIX,直接向东南亚和其他地区的特定计画,购买高品质且以自然为本的碳权(nature-based carbon credits),从而使得更多企业都能够参与自愿性碳市场,并且能够在达成企业永续目标的同时,支持保育、复育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孟文能说,「新加坡位于东南亚的核心位置,这片地区很有潜力发展以自然为本的解

东协市场遇上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 是贸易保护还是低碳转型契机?

今年7月14日,欧盟规划已久的「碳边境调整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简称CBAM)正式公布,未来将针对未遵守欧盟碳排放规定的进口产品征税,引起各国关注。 欧盟期待透过这个机制,避免企业将碳密集产业外移至环境法规较为宽松的国家,造成碳泄漏风险。然而发展程度较低的东南亚国家,以及目前都还没有制定碳定价机制的国家,将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碳关税挑战? 德智库调查报告:亚太八国 支持、反对都有 有些国家将欧盟预计在2023年试行的CBAM机制,指控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国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刘友宾在7月26日的记者会上表示,这是「一种单边措施,将气候变迁议题扩张到贸易领域。这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亚洲各国的意见也并非铁板一块。德国艾德诺基金会(Konrad Adenauer Foundation)在今年3月发布一份报告,分析亚太八国对欧盟CBAM的看法。八国包含澳洲、中国、印度、印尼、日本、新加坡、南韩和泰国。 基金会的休布纳(Christian Hübner)说,根据调查,新加坡并不反对碳边境调整机制,「只要这是公平,而且符合国际规范与

西方气候大计连发 英2040年禁售油卡车、美提进口商品碳税

碳关税、2035禁售燃油车、2030再生能源目标一次看 继首相强生(Boris Johnson)去年11月推出10点气候计画,要在2030年禁止销售使用新汽油和柴油的汽车和厢型车后,英国再次宣布将在2040年前禁止销售使用新汽油和柴油大型货车,作为2050年交通运输净零排放计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欧盟和美国几乎同时于14日在碳边境税上有所进展。 英国交通减排 增2040年禁货运油车、国内航班零排放 交通运输是英国污染最严重的产业,在COVID-19大流行前,约占该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 英国削减交通排放计画还包括2050年实现净零航空排放,目标在2040年初将国内航班的排放量削减到净零。但由于减少飞航对气候影响的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该计画过去被批评为不切实际。 政府还表示将在2027年前将其4万辆汽车和货车组成的政府车队换成零排放汽车,比原先的计画提前三年。 英政府尚未公布其交通脱碳计画的全部细节,预计在11月英国主办的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6前发表。 欧美同步推进碳边境税 美拟增「污染进口费」 欧盟近日发布的碳边境税是为了保护国内制造业而设计,同时施压其他国家减排。同一天,美国民

日本环境省拟要求下年度税改全面导入“碳税”

日本环境省27日基本决定,在2022年度税制修改中将要求全面导入旨在强化全球暖化对策的根据​​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征收的“碳税”。打算以此作为实现去碳化社会这一菅义伟政府提出的招牌政策的有力手段。经济产业省和经济界因警惕负担增加而展现出谨慎姿态,今后到年底将围绕是否征税和征收水平全面展开协调。 环境省在自民党小组闭门会议上出示了建议书的概要。其中首次写明将采取措施推进对CO2征税促减排的“碳定价”,就代表性手法之一的碳税要求“在也考虑负担方式的同时推进专业性、技术性讨论”。但未给出具体税目和税率等制度设计,将有待今后讨论。 日本在2012年作为碳税的一种,导入了主要对企业使用石油和煤炭这些化石燃料征收的“全球暖化对策税”。与欧洲相比,被指税率低、减排效果不佳,全面导入碳税或将对此进行扩充。不过,日本在此之外已设有石油煤炭税和针对汽油等的挥发油税,认为应整体统一调整的意见强烈,协调工作料想也将出现波折。 首相菅义伟去年12月指示环境省和经产省探讨导入碳定价。虽然分别通过专家会议讨论了手法,但欲以碳税为核心的环境省与摸索企业负担较轻选项的经产省之间步调并不一致。 环境省相关人士表示:“终于

台湾第一款种出来的纸盒 利乐携手义美 让食物包材更永续

包装食物的纸盒,为了保护食物、阻隔阳光,大多需涂上一层塑胶。然而在现今,这层胶不只有石化一个选项。 台湾第一款「可回收生质塑胶」全植物盒,由台湾利乐与义美食品公司合作上市,不但采用森林管理委员会FSC标章的纸材,胶膜也采用有「Bonsucro甘蔗永续验证」标章、百分百回收的植物基聚乙烯(PE),期使消费者喝新鲜,并按照平日的习惯做好回收,就能循环再利用。这些努力也使得利乐名列全球50大永续发展暨气候领袖。 纸容器大学问 验证过的纸浆与糖胶出列 义美于2019年10月推出这款鲜奶,采用利乐公司的全植物盒,瓶盖上小小一片叶子浮印,安静地表明身分——连瓶盖都是种出来的。 纸容器因需盛装饮料、汤汤水水的食材,而须具备防水、保温甚至阻隔阳光的功能,因此内膜通常加入多层塑胶薄膜或铝箔隔绝层,这也区隔了纸容器与纸类的回收属不同类别。纸容器非单纯的纸类,而是复合式材质。 传统上,这层胶是使用石化材料,近几年陆续有大豆、玉米、牧草等植物胶加入;利乐与义美共同推出的这款全植物盒,纸板来自FSC™验证森林,胶膜则为全植物聚乙烯(PE),来自Bonsucro永续验证甘蔗。 「这些都是可以种出来并且生生不息的原料

世界首只无船员、零排放货船挪威启航 减少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

挪威 Yara 公司创造了世界上第一艘零排放的自主货船 Yara Birkeland,它以电池为动力运行,可达至零排放。预计这艘船将在今年年底前首次在两个挪威城镇之间航行。船上将不设船员,其航行将由三个陆上数据控制中心进行监控。 该船只开发的挪威公司 Yara 表示,Birkeland 将由 Her?ya 镇出发,停泊在 Brevikt。 Birkeland 使用了7 MWh的电池,大概是一辆电动汽车的 1000 倍。它可减少氮氧化物(有毒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最高速度达 24 公里/小时,船内可放置 103 个货柜。虽目前未有计划进行任何重大的远洋航行。但 Yara 亦表明这艘船有能力完成与今天燃烧化石燃料的货船类似的事情。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的数据,航运业目前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 2.5%至 3%。挪威几乎所有的电力都是由水力发电产生的,虽仍会产生温室气体,但人们普遍认为水力发电的碳排放量比燃烧化石燃料低得多。 资料来源: CSRone (https://csrone.com/news/7056)

欧盟提气候变迁大计 Fit for 55草案:社会与经济的全面转型

碳关税、2035禁售燃油车、2030再生能源目标一次看 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与副主席堤孟思(Frans Timmermans) 于台北时间周三(14日)晚间公布大规模气候变迁计画。这份「55套案」(Fit for 55)一共提出12项政策措施,以确保未来的气候和能源政策能符合《欧洲气候法》设定的目标,并引领其他国家在几个月后于苏格兰格拉斯哥登场的11月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跟进。 Fit for 55:看向气候中和欧洲 2030年温室气体减量55% 欧盟为了实现对于《巴黎协定》目标的贡献,欧盟委员会于2019年12月提出绿色政纲,目标是要在2050年使欧洲成为第一个气候中和大陆。此项目标正式写入2021年7月生效的《欧洲气候法》(European Climate Law),具体承诺203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55%。 为了达成九年后温室气体减排55%的目标,欧盟执委会14日晚间召开线上记者会,公布「55套案」,涵盖气候、能源、建筑、碳交易、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税赋等面向,以驱动经济和社会转型。 由于涉及面向广大,不但将影响能源、运输

挽救全球暖化已不能只减少碳排放!沃尔玛和亚马逊预计2040年做到「净零排放」

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将至,各国与各大品牌纷纷展开对策,沃尔玛积极检视价值链,预计达到2035年100%使用再生能源,亚马逊更是期望在2025年就达到全数使用再生能源营运。全球减排势不可挡,台湾也喊出在2050年达到净零目标,目前评估各产业可实行的永续策略并推动能源转型。 为了对抗气候变迁,2015年联合国195个成员国通过《巴黎协议》,目标是在2100年时能将全球气候上升温度控制在工业革命前的摄氏2度内,甚至最好可以达到1.5度。然而,2018年时,国际权威气候科学组织「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就指出,2052年全球气候上升就将突破1.5度,若要使均温回到1.5度以内,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必须要在2050年归零。而这个目标距离现在,已经仅剩不到30年。 欧盟公布碳边境调整机制 改善以往治标不治本的减碳方式 有鉴于全球面临的气候危机,欧盟在2021年7月15日公布《碳边境调整机制》草案,预计2023年起试行3年,初期要求进口钢铁、铝、水泥、肥料及电力产品须申报碳排放量,针对进口货物温室气体排放量课税,且将逐渐拓展至其他产业。 尽管过去各国都有订定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然而,生产高碳商

不用煤也能生产钢铁 瑞典首批「绿钢」交货Volvo 跨出零化石燃料重要一步

瑞典公司Hybrit宣称已生产出世界第一批不使用煤炭的「绿钢」,已在试产并出货给卡车制造商Volvo,预计2026年正式商业量产。 IEA:钢铁业是煤炭最大工业消费者 钢铁生产在排放和其他与永续性相关指标的表现算是相对成熟,不过仍有许多改善空间。根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的资料,钢铁业每年直接排放2.6亿吨二氧化碳。 2019年,这个数字高于水泥和化工等产业的直接排放量。 IEA说,钢铁业是煤炭的最大工业消费者。钢铁业约75%的能源需求靠煤炭来满足。 一年前,Hybrit在其位于瑞典北部Lulea的绿色钢铁实验工厂开始试运作,希望用再生电力和氢气取代传统焦煤来产钢。氢能也是欧盟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关键。 Volvo规划明年起 以绿钢制造原型车和车用部件 Hybrit由钢铁制造商SSAB、瑞典公用事业公司Vattenfall和矿业公司LKAB合资。 SSAB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瑞典和芬兰排放量的10%和7%。该公司表示,试产交付是「迈向零化石燃料价值链的重要一步……目标是最早在2026年向市场提供零化石燃料钢铁,并以工业规模

最后一国停售 含铅汽油正式走入历史 联合国下一步将淘汰油车

联合国宣布,含铅汽油时代正式结束,人类和地球的一大健康威胁总算走入历史。 重大里程碑 阿尔及利亚终于也禁用含铅汽油 联合国专家表示,铅于1922年首次用于燃料,成为「环境和公共卫生灾难」。到了1970年代,世界各地生产的汽油几乎都含有铅。现在,最后一个使用含铅汽油的国家阿尔及利亚也终于停止在加油站销售。 联合国官员指出,停止使用含铅汽油每年可防止超过120万人过早死亡,并帮助全球改善空气污染。铅含有剧毒,没有暴露的安全上限。 过去一个世纪的大部份时候,含铅燃料污染了空气、灰尘、土壤、饮用水和粮食作物,导致心脏病、中风和癌症。这对儿童来说尤其有害,因为铅会损害发育中的大脑,影响学习能力。 「含铅汽油禁令的落实,对全球健康和环境来说是重大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计画执行主任安德森(Inger Andersen)说。 禁用后 含铅燃料仍会持续影响环境 最后一次使用含铅燃料的影响可能还会持续数十年。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含铅燃料虽然在20年前就被伦敦禁用,至今仍然影响着伦敦的空气品质。尽管目前该城市的铅浓度远低于1980年代的峰值,还是远高于自然背景水准。 英国从1930年代开始将铅添加到燃料中,

离岸风电电协金55%给渔会 民团吁用于海洋事务、落实渔民参与

经济部能源局于今年4月公告「电力开发协助金运用与监督管理办法(电协金办法)」修正草案,将离岸风电纳入电力开发协助金(电协金)制度,并明订了离岸风电电协金的分配比例,将以当地渔会占55%最多,但必须报请当地县市政府,再会同中央审查。 渔民权益暨环境永续中心等民间团体8日召开记者会,对于能源局修法的立意予以肯定,但认为审查制度仍太模糊,因而提出四项修正建议,呼吁设置专家委员会审查电协金运用、渔民实际参与运用规划、电协金运用资讯公开以及明确用于渔业及海洋事务,以避免社会争议。 离岸风电纳入电协金制度 当地渔会可拿55%补助 我国全力发展再生能源,积极推动太阳光电及风力发电等建设,目标在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达到20%。依《电业法》规定,发电业及输配电业必须依生产或传输之电力度数,设置一定比例的电协金,用以协助当地推动电力开发及社区发展等,经济部能源局于今年4月29日公告「电协金办法」修正草案,打算将过去未涵盖的离岸风电纳入电协金制度。 能源局将修正该办法第六条之一、第九条及第七条附表,根据草案内容,离岸风电电协金将分为两大部分,七成为例行性的「补助型」、三成为专案个别申请的「专案型」。例行补

日本洗衣店响应SDGs:舍弃一次性塑胶 反省人与环境关系

「我们洗衣店不给客人(塑胶制的)衣架跟防尘套。」位于神奈川县横滨市的石原洗衣店在接受公益团体「SDGs-log」采访时这么说。这是该店响应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的做法之一。 有些人听了或许马上感到怀疑,洗衣店在交件时,提供防尘套等是常识,没给客人附上的话,难道不会影响竞争力吗?原来石原洗衣店呼吁客人省下这些,让他们把同样的开销捐给灾民,「于是,大家都说好。」就这样,一个人一个人的小动作,在环保和慈善之间达成双赢。 石原洗衣店说动顾客一起做环保的事情还有其他。该店设立了「钮扣银行卅Bottom Bank」,请客人把搁置在家里的备用钮扣存放在店里,并且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哪天客人的衣服掉了钮扣再从中补上,「希望能够减少碳排和海里的塑胶废弃物。」一样是小动作,就让大家觉得自己也能帮上一点忙。 作为环保的洗衣店,显然会影响环境的就是排水。石原洗衣店自然也在洗剂上选择相对环保的品项,像是分子构造比合成洗剂单纯的肥皂,或是天然的柿子涩液洗剂;还有标榜100%可生物分解、无添加的「All things in Nature」洗剂。 在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里,部分也包含劳工、削减贫穷等项目。而石

未来10年百万颗退役 电动车电池循环再生三面向

随着车厂和政府承诺增加电动车数量,预计到2030年将有1.45亿辆电动汽车上路。虽然电动汽车可以在减少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它们也带来潜在的环境定时炸弹——电池。 根据估计,从现在到2030年之间,将有超过1200万吨的锂电池退役。这些电池不仅使用大量的原材料,包括锂、镍和钴,而且采矿可能影响气候、环境和人权。电池的寿命结束时也会成为堆积如山的电子垃圾。 专家表示,随着汽车业开始转型,现在该规划电池如何寿终正寝,减少对采矿的依赖并保持材料的循环流通。 电动车电池第二春 数亿美元的资金正挹注回收相关的新创公司和研究中心,以找出如何拆卸废电池和大规模提取有价值金属的方法。 世界经济论坛循环经济专案负责人彭宁顿(James Pennington)说,如果我们想用有限的材料做更多事情,回收不应该是第一个解决方案,「首要最佳办法是延长使用时间。」 去年12月,欧盟提议全面修改其电池法规,其中大部分针对锂电池,包括电池回收率要达70%,钴、铜、铅和镍回收率要达95%,锂回收率70%,以及2030年新电池中回收含量的强制性最低水准,以确保回收商有市场,并使它们免受商品价格波动或电池化学成分变化的影

error: 内容保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