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环保时事

最新文章

搜寻结果共 1712篇文章

法国强推「粉红氢」入法 欧盟提高再生能源占比进程陷僵局

為加快再生能源發展,歐盟正野心勃勃地修正「再生能源指令」(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RED),希望將2030年再生能源目標從32%拉高到42.5%。歐洲議會跟理事會於3月底達成協議,只待雙方表決通過就能正式生效,但相關議程卻在最後一秒紛紛喊卡。 外媒報導,原因是法國強力要求將以核能為電力產製的氫(稱作粉紅氫)納入法案,作為達成再生能源目標的方式之一。這項攸關歐盟氣候時程的重要法案陷入僵局,歐盟官員直批法國「瘋狂」,形同綁架法案。 歐盟擬再生能源占比達45% 氫能可納入 俄烏戰爭驅使歐盟加速再生能源發展。歐洲議會、理事會3月底針對「再生能源指令」修正達成協議,要讓2030年再生能源目標從32%拉高到至少42.5%,甚至可能達成45%,這幾乎是目前歐盟現有再生能源占比的兩倍。 協議內容還設定了運輸、建築、交通的個別目標。例如,運輸部門要在2030年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4.5%,或再生能源占比達最終能源消費的29%;工業部門再生能源使用量要年增1.6%;2030年建築能源消耗要有49%來自再生能源。 歐盟也體認到,有些行業難以直接用再生能源電力來達成這項目標,因此

美债危机有解 拜登绿能补贴掀起保卫战

美国债务即将抵达上限,财政部长叶伦(Janet Yellen)预估的债限日从6月1日修正为5日,为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与众议院议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的谈判争取更多时间。拜登周日(28日)宣布达成协议,内容尚须交由国会表决。 共和党曾在4月利用美债危机,要求大幅削减《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对绿能的补助,原因是法案吸引投资力道强劲,导致政府补贴超过预期。据《路透社》28日的最新消息,拜登最后护住这部气候法案的主要条款。 拜登气候法成效与支出均超乎预期 美国在去年8月通过《降低通膨法案》大举补贴绿能投资,吸引投资美国制造业的力道也超乎预期。法案签署后的八个月内,已宣布的新建或扩建绿能投资已超过1500亿美元。韩国韩华集团(Hanwha Group)太阳能部门Qcells就决定斥资25亿美元在美国建立完整的太阳能制造供应链。欧盟也畏惧该案的吸金效果,跟进研议绿能补贴政策。 根据《纽约时报》5月初的报导,去年8月国会原本估计法案在2022年至2031年间对气候和洁净能源的税收抵免会高达3910亿美元。但近期重新估算却发现

低碳社宅可行吗? 花敬群:尽快将循环经济纳入契约规范

总统蔡英文「八年20万户社宅」政策,预计以包租代管8万户、直接兴建12万户实现,目前包租代管累积媒合6.6万户、已完工及决标社宅7万4623户。国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昨(24日)与循环台湾基金会合作举办「明日家园:社会住宅导入循环经济论坛」,内政部政务次长、国家住都中心代理董事长花敬群承诺,持续跟厂商勾勒可行的商业模式,尽将循环经济纳入社宅契约中,「循环经济不要只是理念,而是真的要落地实践。」 循环建筑模组化 怎么拆就怎么盖 循环经济是净零关键,ARUP奥雅纳工程顾问永续资深顾问郑长芳指出,全球碳排55%来自能源,45%是产品制造及消费,从石化燃料转换到再生能源只能减碳一半。除了要求建筑能效,也要实践循环经济,在社宅招标文件中明定碳排放强度。 郑长芳指出,循环建筑的核心是「易拆解设计」,香港首个组装合成(MiC)建筑innocell就是透过一体成型的模组化设计,用吊车组装,工程时间缩短一半,让香港公共房屋进入模组化时代,方便建材再利用。 近年营建物价持续上涨,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郭英钊指出,預鑄模组化造价差异已被弭平,不比传统工法昂贵。不过郑长芳坦言,模组化需要更大的腹地组装

气候诉讼冲击股价! 英研究:公司价值平均下跌0.41%

排碳大户加剧气候变迁,社区和个人上法院打官司,气候诉讼(climate litigation)跟着增加。 国际知名气候政策研究智库分析108起气候诉讼案件后发现,气候诉讼可能冲击企业股价,导致公司价值(firm value)下滑。 伦敦政经学院(LSE)格兰瑟姆气候变迁与环境研究所(Grantham Research Institute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23日发表最新研究,分析2005~2021年欧美挂牌上市的98家企业,以及他们涉及的108起气候诉讼案件后发现,公司被提起诉讼或者在官司中败诉时,企业价值平均下滑约0.41%。 研究还发现,市场对针对碳排大户(Carbon Majors)的气候诉讼案件反应最大。提起诉讼后企业估值平均下滑0.57%,若判决不利,则会下滑1.5%。 报告主要作者、伦敦政经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佐藤(Misato Sato)表示,过去并不确定股票市场是否关心气候诉讼,这份数据首度证实了这项假设。这项研究也提醒贷方、金融监管单位和政府,投资决策应纳入这项风险。 研究团队还发现,如果诉讼的控诉内容、地点或形

维修权运动吹进国内 环保署「维修度指数」手机笔电优先试行

为减少电子废弃物带来的环境冲击及资源浪费,环保署参考法国「维修度指数制度」拟推出「电子产品维修度指数」,下月起辅导手机、笔电业者试行。维修度指数将可提供消费者充分的知情权,据以做出永续购买决定。今(26日)环保署召开首场说明会,苹果(Apple)、三星(Samsung)、华硕(ASUS)、宏碁(ACER)等近20家手机或笔电品牌业者皆参与。 维修权运动吹进国内 环保署推出「维修度指数」 随着电子产品推陈出新,损坏后不易维修,环保署参考法国2021年实施的维修度指数制度,拟定「电子产品维修度指数推动指引」。环保署回收基管会执行秘书王岳斌指出,推动维修度指数,将有助于让消费者拿回「维修权」(Right to Repair),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并促进在地化维修产业发展,发挥资源最高价值。 环保署说明,法国维修度指数应用于手机、笔电、电视等13项电器及电子产品,强制要求制造商或进口商公开维修度指数自评成果。不只如此,欧盟2022年也公布永续产品生态设计规则(ESPR)草案,维修分数将搭配产品数位护照制度揭露。 为使指引内容逐渐完善,环保署6月将办理试行计画,优先邀请自愿参与的手机或笔电制造商进

我国医疗碳排高于全球平均 长庚九大院区签署永续发展倡议

医疗照护在我国碳排占比4.6%,因应气候变迁,我国最大规模医疗体系、长庚暨所属九大院区昨(18日)与台湾永续​​能源研究基金会(TAISE)签署「医院永续发展倡议书」,承诺健全医院治理与环境永续,倡议书内容包括设置永续发展专职单位、定期盘点与揭露用电或排碳状况、致力于2050年前达成碳中和及制定相关调适策略。 长庚医院表示,长庚长年致力节能减碳推动,每年都有订立各院区节能目标。再生能源部分,高雄、土城院区已设置太阳能热水,另也在林口永庆园区、桃园院区、嘉义院区推动太阳能发电系统,总设置量达350.08KW。 我国医疗排放占4.6% 长庚为第四家签署永续倡议的医疗机构 目前已签署永续发展倡议的医疗院所有新光医院、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亚东纪念医院,不过皆为单一院区,长庚医疗体系是首度跨院区签署。 长庚身为我国规模最大医疗体系,为展现全面落实永续发展决心,由决策委员会主委程文俊领军,阵容庞大。九大院区院长或副院长昨日都亲自出席签署。 程文俊表示,医疗照护在我国碳排占比4.6%,高于全球平均4.4%,台湾还要更努力为地球奋斗。 「长庚积极在全球减碳行动中扮演领导角色」,早在2006年依据ISO标准

台南柳营八翁酪农区示范循环农业 凤梨皮、柠檬渣变身牛饲料

我国牧草50%来自进口,台南柳营八翁循环农业场域透过加工农副产物取代部分原本饲粮,凤梨皮、柠檬渣等加工制成青贮料,以取代30%饲粮估算,每年可取代近4000吨,相当于减碳1976吨。台南首座、全台量能最大的「畜牧粪尿资源化中心」也将于明年在此启用。 台南首座畜牧粪尿资源化中心 预计2024年启用 台南市辖内酪农场163场、畜养2.6万头牛只,位居全国第三。台南首座、全台量能最大的「畜牧粪尿资源化中心」预计2024年于柳营八翁酪农区启用,每日处理约327吨粪尿废水,年发90万度沼气发电。日后将再办理二期工程,处理全区53家畜牧场粪尿。 柳营八翁为台南市最大酪农区,畜养近9000头牛只,占全市近三成。为推动净零循环政策、再利用农业剩余资源,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在柳营八翁酪农区推动循环农业的运作模式。畜产试验所16日举行「循环农业示范场域模式」记者会分享成果。 酪农区53户有21户酪农、3610头牛参与示范模式,以牛只粪尿施灌牧草及农作物,再用果皮、果渣加工制成饲粮喂养牛只,降低农副产物处理成本、饲料成本,同时还能减碳。 长期研发找到青贮料配方 不影响牛奶风味 酪农循环场域物质流的运作,首先将牛

洗澡也要当「不塑之客」 英国洗沐品牌推66%产品裸卖

进入浴室,眼前的洗发、洗脸、沐浴、润发、护肤用品一字排开,都是用完即丢的塑胶瓶罐。随着减塑风气兴起,许多民众开始选择「裸卖」的无塑商品。来自英国的洗沐品牌LUSH表示,目前全公司已有66%产品不使用任何包装,包括洗发饼、沐浴皂、泡澡球等;其他乳液、面膜所使用的瓶罐,则采100%再生料制成。 LUSH推66%商品裸卖 瓶罐100%再生料制成 洗发、沐浴乳耗用塑胶,近年洗发饼、沐浴皂开始在台湾掀起流行。主打固态皂的英国洗沐品牌LUSH近年来台展店,昨(11日)举办西门店开幕记者会。 LUSH大中华区总经理康睿成表示,太平洋垃圾带的面积已是台湾的38倍大,「瓶罐回收已经不够,我们要从源头减塑」,目前全公司已有66%产品不使用任何包装贩售。利用2023年1月LUSH的裸装皂销售数量换算,已为地球节省1万8975个200ml的塑胶瓶。 走进LUSH店内,仍可见不少瓶罐装的面膜、护肤乳、香水等产品,这些瓶罐都是100%再生料制成,「液体的东西还是不得不用罐子」,康睿成说。 环保署在去(2022)年11月推出作业要点,要求业者逐年提高非食品瓶罐的塑胶再生料比例,2025、2030年分别须达25%、3

卷土重来 美环保署再提管制电厂排放 促碳捕捉、氢能技术上场

美国环保署(EPA)近日动作频频,4月刚公布管制车辆排放标准草案,昨(11)日再提出管制燃煤及燃气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的草案。如能通过,预计到2042年可减少超过6亿公吨的碳排,相当于1.37亿辆车的年排放量,达不到标准的燃煤电厂也可能因此提前除役。 去(2022)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环保署无权广泛限制燃煤电厂排放温室气体,重创拜登团队的士气。环保署这次卷土重来,在法律规范上更加谨慎,但预期业者跟共和党会强力反弹。 新规促新技术上场、老旧燃煤电厂提早关门 美国环保署提出的草案不仅限制现有电厂的碳排,也要求提高新建电厂(以燃气为主)的能源效率标准。预计到2042年将减少6.17亿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37亿辆车的年排放量。为公共卫生和减碳带来达850亿美元的效益。 环保署指出,草案除了大幅降低碳排,也会减少PM2.5、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空污排放。预期2030年可减少30万例的气喘与1300人过早死亡(premature deaths)。草案并未规范必须使用那些减碳技术,但预期将促使更多电厂采用碳捕捉与封存(CCS)技术,或是在燃烧气体中混入氢气。 环保署解释,规范的订定是基于成熟、

领先全球 加州修法2036年禁售柴油卡车 物流车队首当其冲

终结柴油于物流业的霸主地位,加州监管机构空气资源委员会(Air Resources Board,CARB)上月28日批准新法,2036年起禁售中重型柴油卡车。若获联邦政府批准,不仅领先全美,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新售柴油卡车禁令,并扩及要求零排放卡车、垃圾车、公车客运、货车和其他中、重型车辆的法令。 新法首当其冲的是加州约180万辆的商用卡车,包括国营的美国邮政署(USPS)和私营的联邦快递(FedEx)、美商国际快递(UPS)、电商亚马逊(Amazon)等营运的车辆。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Gavon Newson)2020年签发行政命令,要求所有加州路上的中重型卡车2045年转型为零排放。 CARB制定的《先进清洁车队规则》(Advanced Clean Fleets)进一步规范各项车种的转型年限。法令还需等候美国环保署的批准: 2035年完成转型:最后一哩运送(Last Mile Delivery)、拖车(yard trucks)。 2039年完成转型:商用卡车(work trucks)、没有卧铺的日间车(又称联结车,day cab tractors)。 2042年完成转型:有卧铺的联结车(sl

助攻电动车销售 美最严车辆空污管制力拼总统大选前定案

紧接在欧盟定案2035年起禁售新燃油车之后,美国环保署(EPA)4月12日也提案加严车辆排放标准,号称是美国最积极的车辆减排政策,2027年后出产的轻型、中型、重型车款均涵盖在内。虽未禁售新燃油车,但预估将推升2032年电动车占比达2/3左右。 环保署于5月初办理公听会。外电报导,拜登(Joe Biden)政府急于在总统大选前敲定新规,避免计画生变。前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任内就曾放宽欧巴马(Barack Obama)政府的车辆燃油效率标准,拜登上台后才再度改回。 未禁售新燃油车 各型车款全纳入 环保署的提案排放标准管制分别针对2027年后出产的轻型跟中型车款的污染排放,以及重型职业车辆(如送货卡车、垃圾车、公用卡车、校车等)跟重型货车的二化碳排放。环保署长芮根(Michael Regan)称这是有史以来「最积极」的汽车及卡车污染管制标准。环保署预估,两案合计到2055年可减少约9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超过美国去(2022)年排放总量的两倍。除了对抗气候变迁、降低空污危害,还可减少约200亿桶的石油进口依赖。 根据《路透社》,这项提案规定2027至2032年间新车车款平均

气候正义历史性决议 联合国要求国际法院明定国家气候义务

联合国(UN)大会29日通过一项历史性决议,要求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定义国家对抗气候变迁及缓解气候灾害应负的法律义务。国际法院将在2025年提出咨询意见,虽然这份意见对各国法院没有强制约束力,但对法官和政府还是会有实质的影响。这也是国际法第一次确立气候行动的义务。 国际法院具实质影响力 国家不作为可能面临气候诉讼 这项提案由太平洋岛国万那杜(Vanuatu)发起,获得超过130国的支持。万那杜总理卡尔萨考(Ishmael Kalsakau)表示,这是气候正义史诗级的胜利。他说,法院将让我们知道,无视法律并造成气候和环境损害的国家,将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对各国法院没有强制约束力,但法官判决时会纳入考量,实质上具有道德与法律的影响力。 2015年《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中,各国同意将升温控制在2°C以内,可能的话,最好控制在1.5°C以内,但协定未订定国家应负的法律义务。根据《卫报》,针对这类承诺,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有助各国确认签下的承诺是否涉及法律义务,以及不履行义务可能面临的诉讼。 岛国的希望

环保署升格环境部三读通过 自然资源整合由政院设小组

立法院会今(9)日三读通过环境部及辖下三级机关组织法草案,让成立36年的环保署升格为环境部。对于原规划「环境资源部」处理山、林、水、土资源整合破局,民进党团提出附带决议,未来行政院辖下将设立自然资源整合治理小组。 环保署长张子敬接受媒体联访表示,三读通过「真的有点激动」。他表示,同仁都期盼环境部能和环保署成立日8月22日同一天挂牌,但确切时间须待上级指示。 环保署升格环境部 山林水土整合由行政院统合 立法院副院长蔡其昌今(9)日上午10点敲下议事槌,宣布通过环境部组改相关草案,环保署升格为环境部终于定案。 呼吁环境相关政府部门改造的声音,其实从2000年代前后就出现,至今已经讨论超过20年。立院在2010年通过《行政院组织法》,规划整合环保署、农委会、经济部等机关为「环境资源部」,主掌环境保护及资源管理业务,但10多年来都未实现。 时代力量立委陈椒华今天表示,非常遗憾最后是通过原地升格的「最保守版本」,环境部虽可增加执法量能,却也让水保、森保、环保整合的理想荡然无存,很多关注水患治理及国土复育的团体都非常失望。自己最后会妥协,是期待升格之后,长年的空污、废弃物、僵尸环评等问题能获得改善

义大利火山岛新发现 科学家成功分离出「噬碳」蓝绿菌

义大利西西里岛外海有一座以火山为名的小岛,在这座武尔卡诺岛(Vulcano)上,科学家发现火山喷泉中有一种蓝绿菌能吞噬二氧化碳,且捕获速度惊人。今年2月,研究团队也完成了美国科罗拉多州洛矶山脉碳酸泉的取样,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较武尔卡诺岛更高,有待后续进行DNA序列分析。资助这项计画的生技公司认为,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下一代的碳捕集技术。 前所未见 实验室培养出「噬碳」火山绿光合菌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微生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量(biomass)的速度比任何其他已知的蓝绿菌都要快。 「这些细菌似乎能在火山喷流中自然生长,有效利用环境中丰富的二氧化碳;跟其他已知生长快速的蓝绿菌比较起来,该菌株在几种条件下的碳捕获效率更高。它们似乎也适应了冒泡、扰动的火山喷流环境,变得更密集、更容易下沉⋯⋯这种不寻常的特性,可能有助于捕捉碳并将其沉入深海封存,」研究作者之一,来自哈佛大学的舒伯特(Max Schubert)说。 去年9月,科学家首度在义大利小岛上发现后,与巴勒莫大学(University of Palermo)合作展开对水文、沉积物和其他微生物来源的采样工作。接着,哈佛医学院(Harvard M

BS8001循环经济标准介绍

循环经济是一个可恢复且可再生的产业体系,相较于线性经济中产品“寿终正寝”的概念,循环经济讲求的是“再生恢复”,消除废弃物并使得资源能够更有效率地被利用,循环经济为新政府上任后的重要推动政策之一。 根据世界企业永续发展委员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出版的vision 2050指出,若人类持续以线性经济方式消费,其消耗之资源将远高于地球再生能力,在2050年,将要有2.3个地球才够人类使用,但若能搭配其他再生方案,将使用1.1个地球,能延长地球资源使用的时间。 有鉴于地球资源有限,循环经济概念在近年来逐渐被受到重视,亦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寻求替代方案(循环经济)以取代目前采用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以更加循环的途径以寻求经济成长与资源消耗间平衡,此方式可帮助克服全球预估中产阶级成长所带来的资源压力,并冀望藉由改善资源使用,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机会,并提供环境效益。 2015年9月,麦肯锡公司在「欧洲的循环经济机会」报告指出,到2030年,光在欧洲地区,循环经济的净经济利益就高达1.8兆欧元,此庞大的

九欧交通票大成功 德国续推49欧月票 盼民众荷包与减碳双赢

德国去年夏天(6-8月)推出9欧票(约台币280元),一个月只要9欧元就能无限次地搭乘所有地区性火车、地铁、电车和公车。试行后大获好评,1日正式推出49欧元(约新台币1660元)月票,除了帮民众省荷包,还鼓励利用大众运输,减少排碳。这项计画大受欢迎,正式开跑前一周已售出了约75万份。德续推49欧月票 民众与减碳双赢 49欧元能做什么?在德国,汉堡到柏林的单程车票可能就要花上40几欧元;柏林限A、B两区的地铁月票则要91欧元。 49欧元月票虽然比9欧票贵上一大截,但相比一般车票仍是非常便宜。 9欧票政策有其特殊背景。去年俄乌战争导致能源和燃料飙涨,政府推出为期三个月、每月9欧的交通票来缓解夏季出游的成本,并鼓励搭乘公共运输。三个月下来,不仅民众满意,也减少了约18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但9欧月票计画是靠政府25亿欧元的补助支持,无法长久。重新检讨后,49欧月票政策1日上路,可搭乘德国全境区域及短程交通,含RE/RB二等舱、地铁、电车、公车等,不能搭乘快车(EC、IC、ICE)及私营长途巴士。 德国媒体《清洁能源通讯社》(CLEW)报导,总理萧兹(Olaf Scholz)大赞

欧盟达成协议 2050年永续航空燃料达70%

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25日达成协议,逐步提高欧盟机场提供永续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AF)的比例,从2025年的2%增加至2050年的70%,以达成欧盟的减碳目标。此外,欧盟也将明定航空碳排的计算方式,让乘客能清楚旅程的碳排以及各家航空公司的表现。 鉴于之前玉米、大豆改作生质能而产生粮食争议,欧盟将食物跟饲料排除在永续航空燃料范围外。协议还要经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全体表决才会正式通过。欧洲议会议员希望将绿氢也纳入永续航空燃料。 欧盟的「永续航空燃料」 根据协议,2025年欧盟机场所提供的航空燃料至少要有2%是永续燃料。之后,每五年调升一次,2035年要达到20%、2045年42%。目标是在2050年,70%的航空燃料都必须是永续燃料。 根据目前协议,只有合成燃料、由农业或林业废弃物、藻类、生质废弃物、废食用油、特定动物脂肪制成的生质燃料,以及回收废气与回收塑胶制成的喷射燃料,这些能算是「永续航空燃料」。由饲料、粮食作物、棕榈、大豆等制成的燃料则不能算在内。 这项协议尚未定案,之后还要经欧洲议会跟欧盟理事会全体投票表决才会拍板定案。由于现在永续航空

北海峰会拍板「欧洲最大绿能电厂」 2050年离岸风电装置容量300GW

九个欧洲国家24日在比利时滨海城市奥斯滕德(Ostend)举行的北海峰会上承诺,2050年前要将北海离岸风电总装置容量扩大至今日的八倍,达到300GW。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德国总理萧兹(Olaf Scholz)、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与比利时、荷兰、爱尔兰、丹麦和卢森堡的首相一同宣布了这项计画。比利时能源部长称之为「欧洲最大绿能发电厂」。 北海布设风机 2050年目标300GW 继去年北溪天然气管道遭到破坏以及俄罗斯间谍船出现在北海后,几位领导人强调需要保护欧洲的离岸风场及其互连设施,以免受到破坏和间谍活动入侵。此次峰会设定的容量目标,比2022年5月的首届峰会上四国宣布的目标再翻倍,当时正值欧洲能源市场因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陷入动荡。 为了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和化石燃料的使用,这九个国家的目标是2030年将北海离岸风电总装置容量提高到120GW,2050年达到300GW。 比利时首相德克鲁(Alexander de Croo)表示,时至今日,能源已是最敏感的地缘政治话题,各国将对基础设施实施标准化,确保北海风

15家服务业倡议今年节电1600万度 着眼节能照明设备、门店温度控管

经济部商业司今(21日)举办「商业服务业齐心,迈向净零排放倡议会」,国内15家服务业者宣示净零行动,包含百货龙头新光三越、大型量贩业者大润发、连锁通路商全国电子等,期望邀请消费者共同推动生活转型,目标在2023年达节电1600万度、减碳8000吨。业者表示,将透过门市整新,汰换高耗能设备、采用节能空调等方式提升能源效率。 15家商业服务业者放眼节能空调、照明设备 目标今年节电1600万度 今日参与倡议的业者包括百货业(新光三越、远东百货、环球购物中心、太平洋崇光百货、台北101)、量贩超市卖场(大润发、美廉社、全国电子)、超商(统一超商、来来超商)、餐饮业(飨宾餐旅、麦味登、六角国际、豆府餐饮)及物流业(统一速达)等15家企业,共同宣示将在2023年节电1600万度,减少8000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相当于21座大安森林公园一整年的碳吸附量。 业者提出节电及提升能源效率措施的具体作法,全国电子将再推动100家门市更换节能LED灯具并进行门店温度控管,预计节电20万度;来来超商则预计制定门市节能照明评估,针对900间实体门市汰换更新节能照明设备;统一超商也宣布将透过门市整新(REM

欧洲议会通过「零毁林供应链」新法 咖啡、牛肉、巧克力、棕榈油都要管

「欧洲消费者现在可以安心选购了。我们在享用巧克力或咖啡时,不会在无意间成了毁林的帮手。」19日欧洲议会表决通过新法后,一位议员这么表示。新法要求可能涉及毁林的进口商品须提出「尽职调查」报告,证实产品不是来自烧毁森林所取得的农地,也不伤及当地人权。 全球毁林问题严重。为了生产更多的牛只、可可、咖啡、棕榈油、木材,大片的森林被砍伐,而欧盟消费要为全球毁林的10%负责。不过,新法已引发马来西亚、巴西等国抗议。虽然还要等理事国表决才会正式生效,但去年底议会与理事国就已达成协议,预计可顺利过关。 不让消费成毁林帮手 欧议会要求提供「尽职调查」报告 联合国粮农业组织(FAO)估计,过去30年间,约有4.2亿公顷的森林转变为农业用地,这块土地比欧盟面积还大。欧盟的消费大约占全球毁林的10%。其中,又以棕榈油和大豆消费为大宗,约占2/3。 新法涵盖的产品包括牛只、可可、咖啡、棕榈油、大豆、橡胶、木炭、木材,以及用这些产品所制出的皮革、巧克力、家具、印刷纸张、棕榈油衍生品等。 欧盟并未禁止进口这些商品,而是要求产品须提供「尽职调查」报告,确认符合「零毁林」规范。产品不能来自2020年12月31日后毁林得

error: 内容保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