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环保时事

最新文章

搜寻结果共 1712篇文章

中小企业净零冲击影响与因应模式

摘要:   本文由政策动向与产业趋势出发,指出中小企业目前在净零排放议题上受到的冲击,主要来自欧盟碳边境管理机制与供应链减碳趋势,并且在第二部分说明,中小企业可以透过三步骤因应源自于净零排放议题的各种挑战。文章的第三部分则考虑到中小企业的人力与资金有限,以及减碳策略必须要容易导入与实施,提出透过节能落实减碳的建议。 壹、净零排放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影响:   面对净零排放议题,排除自愿推动减碳或承诺净零排放目标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冲击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面向。第一,国内外相关法规的管制措施,第二,来自品牌商承诺供应链减碳所带来的压力。 一、国内外相关法规管制措施   首先,关于国内外相关法规的管制措施。过往环境部仅要求直接碳排放量超过2.5万吨的企业,必须每年进行温室气体盘查与查证作业,并将盘查结果登录至「事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资讯平台」。受到管制的企业包含电力、水泥、钢铁、石油、半导体、面板制造等287家企业。 然而,自2023年起,环境部修正「温室气体排放量盘查登录及查验管理办法」并扩大管制对象,要求直接碳排放量与间接碳排放量加总超过2.5万吨CO2e的企业,每年10月31日前必须至「

高尔「气候追踪」抓漏碳排数据中龙钢挤进台湾十大污染源

高尔气候照妖镜第二集,全球最脏的污染源换人了?在2022年被点名的碳排大户,谁改善了?谁更糟了? 「气候追踪」(Climate TRACE)是目前全球最详尽的独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资料库。而2022年全球最脏的500个碳排放源,台湾上榜7个。图片来源:截自Climate TRACE官网还记得去年COP27上,美国前副总统高尔打开了气候照妖镜「气候追踪」(Climate TRACE)吗? 它整并了来自卫星、遥感及其他公共和商业数据,用AI算出全球最脏的72,612座发电厂、炼油厂、油田、炼钢厂、水泥厂、机场等20大产业的碳排量,统统摊在一张世界地图上,号称是目前最详尽的独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资料库。 2023年高尔又来了。这次更猛,照出的污染源从7万多个,爆增到3.52亿个,年成长4400倍,纳入了城市、渔港、道路交通、稻田、田间焚烧等,国家层级的碳排数据时间跨度也拉长到2015年。 最接近真实的全球碳排放数据库「它真的很强大,」高尔说。 「我们特别为了今年的全球盘点参加这次的COP,」他指出,「气候追踪是当前唯一能进行盘点的准确数据的独立综合来源。」 事实上,Climate TRACE还

英国计划从2027年起对进口商品征收碳税

英国政府宣布,预计自2027年起针对铝、钢铁和水泥等进口产品征收碳税,改善碳泄漏问题,防止本地企业受到海外制造商的伤害。 英国财政部表示,即将推出的碳税,将有助于改善碳泄漏,也就是企业将生产转移到环保法规或者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具体而言,这项碳税政策,将为英国国内制造商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重视环保的英国本地企业得以跟碳排放较高但是生产成本较低的海外企业进行公平竞争。 英国财政部长Jeremy Hunt指出,「碳税将确保来自海外的高碳排产品(如钢铁和陶瓷)与英国生产的产品取得一致的碳排放成本,同时促进减少全球碳排放量。」 不过英国钢铁公司(British Steel)则是批评政府,政策推动的速度缓慢,比欧盟CBAM的脚步慢了一年。不过英国钢铁协会(UK Steel)总干事Gareth Stace则指出,新制定的碳税政策是正确的,它有助于为英国钢铁业者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资料来源: euronews.green

钢铁金属产业供应链减碳趋势

摘要: 为掌握钢铁金属产业供应链减碳趋势,与该产业之中小型企业可行之减碳作法,本文汇整欧盟碳边境管理机制之最新发展、钢铁金属制品出口欧盟概况、钢铁大厂推动供应链减碳之趋势,并借镜英国、瑞典等国家之中小型金属扣件制造商之减碳经验、精神与作法,提出三大因应建议,作为政策执行与计画推动精进之参考依据。 壹、欧盟碳边境管理机制:   经过多年讨论,欧盟终于在今(2023)年5月10日就碳边境管理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达成协议,完成立法作业。根据欧盟执委会(European Commission)发布的资讯,CBAM将自2023年10月1日进入过渡期(transitional phase),并且从2026年1月起正式施行。欧盟执委会同时指出,CBAM进入过渡期之后,欧盟当地进口商至迟须于2024年1月31日前完成第一波回报。 CBAM进入过渡期之后,水泥、钢铁、铝、肥料、电力、氢等产品输入欧盟时,便需要提报产品碳含量数据,惟过渡期内进口商仅须针对上述产品提交碳含量数据,不必额外支出任何费用。欧盟期盼CBAM的利害关系人(进口商

机械产业供应链减碳趋势

摘要:  本文研析国际机械设备大厂透过哪一些措施因应减碳与净零排放等环境永续议题,同时调查国际上机械产业中小企业透过哪一些措施,落实企业减碳,回应利害关系人的期待,作为机械产业减碳策略与措施发展参考。 参考国际大厂与中小企业的经验,本文建议,我国机械产业中小企业可以透过(一)产品永续设计、(二)制程优化升级、(三)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三大策略,推动减碳工作,回应环境永续议题。 壹、我国机械产品出口概况:   机械产业已经于2022年正式成为我国产品出口超过兆元的重要产业之一。事实上,机械产业的出口实绩,在过去三年皆呈现着上升的趋势,显示台湾机械产品广受国际市场青睐。统计数据显示,机械产业2020年的出口总值为260.8亿美元、2021年首度突破300亿美元达到331.38亿美元、2022年出口总值则是348.13亿美元,换算约为新台币1.03兆元、2023年1到5月的出口值则为119.89亿美元。以2022年出口为例,机械产业前三大出口品依序为电子机械设备(50.84亿美元,占比14.6%)、检量测机械设备(49.19亿美元,占比14.1%)、工具机(30.23亿美元,占比8.7%)

汽车产业供应链减碳趋势

摘要:  本文研析国际汽车大厂透过哪一些策略,回应净零排放议题,同时调查,同时调查国际上汽车产业中小企业透过哪一些措施,推动企业减碳,以便回应车厂的减碳需求,作为机械产业中小企业减碳策略与错失发展的参考。参考国际大厂与中小企业的经验,本文建议,我国汽车产业中小企业除了可以透过节能、低碳产品设计、产品/原料回收再利用、制程升级、导入再生能源等策略,推动减碳工作,亦可争取国际具公信力的认证,强化与外界沟通减碳工作成效的效率。 壹、议题背景:   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的调查与估算,全球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碳排放量来自运输贡献,其中道路运输的占比超过70%。这样的现象,不仅使得电动汽车、机车、货车等产品推陈出新,也让各界将减碳的焦点放到各大车厂上。另一方面,我国汽车零组件庞大的出口规模,也使得我们认为有必要针对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减碳趋势进行研究。借此,一方面了解代表性车厂的减碳策略,另一方面也厘清汽车产业中的中小型供应商,主要透过哪一些措施,回应车厂的减碳策略。 根据台湾区车辆工业同业公会调查统计,我国汽车零组件出口在2014年便突破2,000亿美元,并在2022年达到2,530亿美元的出

COP28 达成历史性的成果-脱离化石燃料的开始

联合国第28届气候大会(COP28)主席贾比尔(Sultan Al Jaber)敲响木槌,如雷的掌声响起,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全球近200个国家无异议通过「脱离化石燃料(transitioning away from fossil fuels)」的决议。终结化石燃料就从这一刻开始。 「我们该为这个历史性的成就感到自豪。」贾比尔说。 此刻的欢乐有别于两天前的气愤、沮丧与失望。原定12日闭幕的气候大会虽然延后了一天,却为第一次的全球盘点(Global Stocktake)写下历史新页。 杜拜时间13日上午,联合国第28届气候大会(COP28)最终决议出炉,由大会主席贾比尔(Sultan Al Jaber)敲响木槌。图片来源:UNclimatechange(CC BY-NC-SA 2.0) 化石燃料第一次写入气候决议 《巴黎协定》要求各国应将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2℃以下,并力求不超过1.5℃。为评估减碳缺口,每五年进行一次盘点。 COP28大会必须决定明确的行动计画,以做为全球气候行动的基础。 11日的决议草稿写着要「以公正、有序且公平的方式来减少化石燃料消费和生产」,并未提及欧美与小岛屿国家希望

评总统候选人气候政见 TCAN:2030减碳目标侯、柯交白卷 赖野心不足

总统大选倒数一个月,由多个环团组成的台湾气候行动网络(TCAN)昨(12)日举办记者会评比三党候选人的气候政见。 TCAN指出,三位候选人都未提出有野心的2030年减碳目标,侯友宜、柯文哲甚至交出白卷;能源配比方面,侯、柯纳入核电的可行性低,且COP28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协议草案并未纳入核能。 TCAN表示,三组候选人的气候政见将汇整在「2024总统气候政见放大镜」网站,提供选民参照。 台湾气候行动网络昨日公布「2024年总统气候政见放大镜」。图片来源:撷取自2024年总统气候政见放大镜网站 2030减碳目标侯、柯交白卷 赖野心不足 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8)接近尾声,台湾总统大选也迈入倒数一个月。昨日「2024总统气候政见放大镜」网站发布记者会上,TCAN盘点候选人减碳目标、碳定价、电力结构、再生能源、产业转型、公民参与、公正转型等七类气候政见。 环境权保障基金会研究员林彦廷表示,三位候选人都未提出有野心的2030年减碳目标。侯友宜至今未表态,柯文哲副手吴欣盈受访时曾提到2030年减碳40%,是否纳入政见仍有待确认;唯一提出2030年目标的赖清德,维持既有政策的24±1%,太过消极。根据

协助中小企业低碳转型之绿色金融工具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迁挑战日益严峻,各国对地球环境保护与永续发展相关议题的关注日益倍增,且在各行业逐渐发酵,使「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相关应用工具因应而生,并扮演企业实现净零目标的关键角色,为政府、企业与投资者共同创造实现环境永续的工具及机会。然而,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源与辅导明显不足,爰需政府协助培育更多相关人才,以降低中小企业实践净零转型的门槛,并为中小企业提供专案绿色金融服务,借以因应气候变迁对中小企业的冲击与影响,并开启实践 2050 净零排放目标的道路。 壹、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迁挑战日益严峻,各国对地球环境保护与永续发展相关议题的关注日益倍增。不仅如此,永续发展的议题在各行业逐渐发酵,使「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相关应用工具因应而生,并扮演企业实现净零目标的关键角色,进一步使企业营运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不仅如此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企业在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的表现,他们希望将资金投资在具有环境永续意识的企业。因此,绿色金融的发展为政府、企业与投资者共同创

我国碳交所业务暨中小企业因应策略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迁挑战日益严峻,除各国政府对地球环境保护与永续发展相关议题的关注日益倍增外,企业亦纷纷响应温室气体减量责任。我国于今(112)年 2 月通过《气候变迁因应法》,明订 2050 年净零排放目标,亦授权订定碳定价与管理相关子法与规范。政府为鼓励企业实践净零排放目标,将启动碳权与碳交易市场的运作,以协助企业进行净零转型,并降低气候变迁的冲击。虽然政府减碳政策大多优先以大型企业或排放源进行管制,但中小企业仍属供应链之一,亦须面对客户减碳的要求。因此,中小企业亦须同步掌握国际脉动(CBAM 等)与国内相关法规(如碳费征收、减量额度移转、交易或拍卖等),借以掌握对自身的风险与影响,并做出因应对策,以及早进行净零转型,开创绿色商机。 壹、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迁挑战日益严峻,除各国政府对地球环境保护与永续发展相关议题的关注日益倍增外,企业亦纷纷响应温室气体减量责任。此外,我国亦回应国际间主要国家推动净零排放相关目标、策略与机制,于今(112)年 2 月通过《气候变迁因应法》,除将 2050 年净零排放目标入法外,亦授权订定碳定价与管理相关子法与规范,如总量管制核配、碳费

PAS 2060 : 2014 碳中和之架构和精神

碳中和的背景: 近年来不断吹起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风潮,网路搜寻「碳中和」会发现,出现从国家层级的碳中和,例如:日本、南韩宣布2050年碳中和,到大众生活中食衣住行层级的碳中和,例如:碳中和餐点、碳中和洗发精、碳中和马拉松等,随着大众对于减碳的重视,国家、企业、个人都开始制定减碳目标、规划减量行动,而碳中和即是目前多数实体采纳的减碳目标。 为了因应极端气候造成的影响,全球实体投入资金、人力、时间进行减碳作为,惟实质减碳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于大多数案例中较难执行,故「碳抵换」对于碳中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根据PAS 2060:2014中碳中和的定义为「标的物于指定期间内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得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并无净增加的情况」。实体可透过「自我减量」及「外部抵换」,降低碳足迹、抵销碳足迹来达成碳中和,其中「自我减量」的部分尤为重要,必须要减量减到不能再减时,再透过「外部抵换」来抵销掉无法完成减量之排放量。 「自我减量」通常会要藉由投入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管理方法方能达成,实务上常见为循序渐进式的减量,故碳中和本质上是一个长期的碳管理计画,应规划减量计画,妥善管理

国际间主要国家碳税费制度之评析

摘要:   气候变迁和异常不只对环境更对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视为全球不容再忽视的议题。英国经济学家斯特恩爵士的报告指出,气候变迁可谓为严重的市场失灵,可能导致全球 GDP 损失高达 20%。为了解决此一问题,各国政府决定透过「碳定价机制」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碳税正是碳定价机制其中之一。此外,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全球各国实施碳税的趋势不断增加、全球碳税税率趋势逐渐攀升,而我国为因应气候变迁,于 2023 年 2 月已通过《气候变迁因应法》,计划在 2024 年对企业实施碳费征收措施,作为相应的对策。虽然碳费价格尚未确定,但这项措施将成为我国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成为全球实施碳费的首例。未来,我国企业将积极进行全面碳盘查,并规划完善的减碳策略,以达成净零目标。 壹、背景:  全球的气候变迁和异常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近年来人类意识到气候的变迁不只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环境。以经济学家的角度说,气候变迁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市场失灵,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Sir Nicholas Stern)撰写关于环境困境的首份报告中显示,人类因气候变迁付出的代价可能高达全球 GDP 的 20%

2024气候绩效指标 首次没有国家在气候政策有「好」表现

每年都会引起国内关注的「气候变迁绩效指标」(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今(8日)在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8)上公布最新排名。在受评比的63个国家中,前三名依然从缺,「榜首」​​与去年一样维持丹麦,菲律宾、印度挤进前十名。台湾下跌了四名,位居第61,与本届COP主办国阿拉伯联合大公国,以及俄罗斯、美国同属气候绩效「非常差」的后段班。 各国气候政策指标没「好」表现 榜首丹麦也不够力 CCPI由德国看守协会(Germanwatch)、新气候研究所(NewClimate Institute)与气候行动网络(Climate Action Network,CAN)共同评比,已连续第19年发布报告。 CCPI依据四大指标,温室气体排放(40%)、再生能源发展(20%)、能源使用(20%)与气候政策(20%)来监测全球63个国家和欧盟27国的气候绩效。列入评比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90%以上。 今年前三名依旧从缺,没有一个国家的表现符合升温1.5°C内的标准。第四名的「榜首」丹麦与去年一样,爱沙尼亚位居第五,攀升了四个名次。菲律宾、印度、荷兰挤进第6~8名。

COP28发起净零核能产业承诺

净零核能产业承诺(The Net Zero Nuclear Industry Pledge)于COP28获得25个国家与120家公司的支持,承诺到2050年将核电装置容量将增加两倍。在此之前,22个国家在COP28上签署了一项由美国主导的核能宣言。 世界核能协会(WNA)总干事Sama Bilbao y Leon表示,该承诺呼吁各国政府、多边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确保核能获得与其他清洁能源同等的气候融资,使核能产业能够在全球大规模部署,为减缓气候变迁做出重大贡献。 俄罗斯虽然没有签署该宣言,但对其积极的态度表示欢迎,且俄罗斯经济副部长Vladimir Ilyichev表示,没有核能,就不可能实现气候目标。此外,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也加入了「净零核能产业承诺」,并表示核能是深度脱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的、有弹性的解决方案,透过加入“净零核能产业承诺”,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将致力于与政府和利益相关者合作,到2050年将核电装置容量增加三倍。 资料来源: Nuclear Engineering

COP28聚焦于五种气候变迁解决方案

地球气候正在迅速变化,需要采取紧急行动以避免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具破坏性的后果。 那么这些「解决方案」有哪些?进展如何? 资料来源: BBC

94%捕捞作业会捞到海洋垃圾 刺网船净海清出逾313公斤海废

11月21日是联合国世界渔业日,渔民权益暨环境永续中心(渔环中心)举行云林嘉义近沿岸海洋废物回收纪录发表会,由10艘以刺网捕鱼的渔船,在2023年首三季共进行了504笔调查,清出海上313.59公斤、共4680件海洋垃圾。垃圾组成以塑胶和渔业垃圾为主,占总体海废量88%,渔业垃圾中更有86%为蚵条,也是西南海域特殊的海废。 渔民捕捞时收集到的海洋垃圾。图片来源︰渔民权益暨环境永续中心 94%捕捞作业会捞到海洋垃圾 渔环中心获海保署补助,进行为期一年的试验计画,由云林县口湖乡台子村10艘渔船共10人,从2023年1月至9月期间,在台西乡、四湖乡、口湖乡和东石乡四个地区,记录在沿岸海域以刺网捕捞到海废的数据,累计504笔调查。调查位置附近有蚵棚、离岸风电场、六轻石化厂、垃圾掩埋场和掩埋复育场。 结果发现,94%捕捞作业会捞到海洋垃圾;9个月内清除了313.59公斤共4680件海洋垃圾,垃圾组成以塑胶和渔业垃圾为主,也有不少家庭垃圾,例如球鞋、宝特瓶等。 参与分析数据的国立海洋大学海洋事务与资源管理研究所研究助理邱靖淳表示,四个区域的垃圾数量,会因为收集垃圾的渔船数量而有影响,但以平均计算,

绿色和平国际供应链脱碳评比 台积电、和硕并列东亚第三

绿色和平昨(21)日发布「2023国际供应链脱碳报告」,针对在东亚地区设厂的11家消费性电子业重要供应商的减碳和再生能源行动,评比对象包含台积电、和硕与鸿海三家台湾企业。报告指出,台积电与和硕总体评分等级有提升,并列东亚第三名,鸿海则没有进步维持排名后段。整体的表现仍不够积极,对比其他企业再生能源占比中位数为20%,国内企业仍有大幅落差。 高耗电产业面临脱碳压力 电子供应链再生能源占比上升 绿色和平东亚办公室连续两年展开电子供应链脱碳调查,今年针对在东亚地区设厂11家消费性电子业重要供应商,分析各厂的减碳和再生能源行动,于昨(21)日发布「2023国际供应链脱碳报告」。调查对象包含中国的立讯精密、京东方,韩国的LG、samsung等,台湾则有半导体龙头台积电、最终组装大厂和硕与电子零组件大厂鸿海共三家企业。 绿色和平分析,这11家企业大多数仍高度仰赖化石燃料电力,目前这些企业的再生能源占比中位数为20%,相较前一年度(2021年)约增加10%。绿色和平强调,单看消费性电子产业中的半导体业,预计2030年碳排放量将达8600万吨,若要达成抑制全球升温1.5°C目标,各企业应积极规划203

SRF厂抗议多 环团忧引进远洋垃圾 循环署承诺不会让进口废塑胶做燃料棒

由可燃垃圾做成的「固体再生燃料」(SRF),近年被政府视为转废为能的关键,发展的同时,建厂却屡屡在地方引起争议。时代力量立委陈椒华14日召开公听会,邀请环保团体及政府单位一同讨论。环保团体质疑,SRF发电并非国际上认可的绿电,也忧心业者大举投入SRF,若垃圾不够烧,恐致国外废塑胶流入国内。资源循环署当场承诺,会禁止国外废塑胶进口做成SRF;至于将SRF从再生能源除名的修法诉求,则未获能源署回应。 由废纸、废塑胶制成的固体再生燃料(SRF)。资料照/摄影:陈昭宏 环团批SRF「假绿电」 烧废塑胶等同烧化石燃料 为增加废弃物处理量能,政府近年鼓励民间设厂将废塑胶、废纸等可燃垃圾破碎、分选后压制成SRF,卖给工厂及电厂,转废为能。若发电效率达25%,业者可获每度近3.95元的再生能源趸购费率。然而环保团体指出,烧废塑胶等同烧化石燃料,SRF发电是「假绿电」。 时代力量立委陈椒华举办「SRF烧废弃物发电非绿能,规范不足争议大」公听会,邀请环保团体、环境部、经济部及地方环保局代表出席讨论。 台南社大副研究员林政翰表示,国际再生能源总署(IRENA)所定义的绿电,并不包含烧塑胶发电,呼吁能源署修法

企业水足迹盘查概要

碳循环与水循环是影响地球气候系统的关键,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对地球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而水分于循环过程中会吸热,具有冷却、降低温度的作用。 全球均温每升高1°C,水资源就减少20%。 气候变迁造成地球的水循环失衡,频繁的缺水已成为已开发国家疲于奔命的新挑战,如2022年美国加州遭逢1200年来最大的干旱,欧洲则是经历了500年来最严重的大旱,河川枯竭,冲击航运、发电、粮产和供应链。 2000年以来,全球的旱灾频率和时间增加了29%,科学家推测:2030年全球用水缺口将高达40%,7 亿人口恐因严重缺水而迫迁,2050年旱灾将影响全球3/4以上的人口,缺水引发的抢水大战,恐导致政治动荡,粮食短缺,经济衰退。 根据联合国数据,20亿人缺乏安全的饮用水,23亿人生活在缺水国家,1/5的河流流域因洪水、新建水库和干涸等问题产生快速变化。 水不仅是气候危机的受害者,而且是气候危机的推动者。 干旱导致火灾使生物多样性大量损失,其中,若湿地的消失代表正在耗尽地球上最大的碳储存量,而土壤湿度的下降降低陆地和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的能力,它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将这些自然生态系统变成温室气体排放源,对全球变暖

不只回收手环!身价32亿的环保天团Coldplay,还有这些减碳创举

英国摇滚天团Coldplay(酷玩乐团)来高雄世运主场馆开唱,两天吸引破16万人参与。演唱会上,Coldplay发放可回收使用的LED手环,台湾第一天手环回收率就高达93%,全球排行第四。 Coldplay也是全球第一个发布永续报告书的乐团,究竟他们还有哪些减碳创举? ESG风潮吹进文化、音乐产业,结合永续、减碳概念的演出形式也如雨后春笋。身价32亿元的Coldplay长期响应「环保永续」,阔别6年再度登台举办演唱会。除了吸引逾5万人入场朝圣,缔造场内外同时最高人数近8万7000人的纪录,也带起一连串减碳行动。 2022年3月起跑的「环境友善」巡回演唱会:星际漫游(Music of the Spheres),以99%使用再生能源的永续城市──哥斯大黎加为首站,中场来到台湾高雄。 创举1》演唱会回收LED手环,台湾回收率93% 这次世界巡演,Coldplay 依旧在观众入场时发放由植物性、可堆肥原料制成的LED手环,取代粉丝自备的萤光棒,待演唱会结束后回收,并于下一场重复使用。演唱会现场萤幕也显示世界各地LED手环回收率,没想到演唱会首日高雄就缴出93%回收率的亮眼成绩,仅次于日本东京(9

error: 内容保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