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环保时事

最新文章

搜寻结果共 1712篇文章

环署推离岛超商减废指引 最少包装兰屿7-11先行

每逢观光旺季,离岛便时常传出垃圾爆量,环保署昨(5)日发布「离岛便利商店源头减废服务设计指引」,引导离岛便利商店以裸卖、大包装、替代材质三大原则,透过商品重新包装及陈列方式减塑。 今年6月开始,兰屿两家7-ELEVEN门市就将过往常见的满架宝特瓶、塑胶容器部分改为易回收的铝罐、裸卖商品与大包装家庭号商品。环保署推估,实施后每年约可减少近1.3公吨的塑胶垃圾。而7-ELEVEN也承诺,年底前将有九成离岛门市采行指引,转型为绿色门市。 裸卖、大包装、替代材质 离岛减废指引订三大原则 离岛观光蓬勃发展,但岛屿腹地狭小、交通不便,衍生的垃圾难以处理,长期困扰地方。台湾各离岛合计有百余家连锁便利商店,生产出许多塑胶垃圾。环保署回收基管会助理环境技术师张绍欣表示,今年初陆续和7-ELEVEN及全家共同协商,公布「离岛便利商店源头减废服务设计指引」,让离岛门市减塑有原则可循。 这些原则包括「最少包装」、「以大代小」、「替代材质」,部分连锁超商业者也承诺据此减少塑胶用量。例如,兰屿两间7-ELEVEN已将部分宝特瓶饮料改为易回收的铝罐(替代材质);并以大包装取代多个小包装食物及饮料(以大代小);而可以

去年市占仅11% 2040全面电动化目标落差大 电动机车产业提建言

依国家发展委员会「2050净零碳排路径」规划,我国预计在2030年达成市售电动机车占比35%,并于2040年包括新售小客车一同全面电动化。而由电动机车相关业者组成的「台湾智慧移动产业协会(SMAT)」则在今(1日)发布「2022台湾电动机车产业政策建言书」,针对电动机车目标提出2030年先达成50%,同时也鼓励地方政府制定比2040年更早达标的时程。 SMAT建议政府透过提高补助诱因、健全友善环境,或是以政策奖励企业选用电动运具作为其推动ESG之方案等策略,加速达成运具电动化目标。立委王婉谕跟民间团体也提醒,「人本交通」才是运输部门减碳的关键,应更积极推动绿色公共运输。 为达2040新售机车全面电动化 产业界吁加强中期目标 国家发展委员会今年3月公布我国「2050净零碳排路径」,运输部门方面,2019年运输部门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3699万公吨CO2e,占全国12.8%,其排放来源主要为公路运输,约占96.8%,由此可知推动公路车辆低碳或零碳化,为运输净零排放之首要路径。 目前国际趋势多以电动车取代传统燃油车,因此在净零策略中也特别加入了「运具电动化」。国发会规划,目标在2030年达成电

科学家开发新型树脂 制成风机叶片后可回收做成小熊软糖

风靡全球、Q弹有嚼劲的小熊软糖是许多大朋友的童年回忆。你能想像吗?未来小熊软糖的制作材料可能来自回收的风机叶片。美国科学家正在研究新型的复合树脂,这种树脂做成的风机叶片在到达使用期限后,可回收再制成小熊软糖。 为达成碳中和目标,很多国家大力推动风电跟光电等再生能源。不过,风机叶片的回收是个问题。目前的风机叶片大多由玻璃纤维制成,旧型风机叶片可长达半个足球场,新型15MW风机的叶片比百米跑道更长。叶片回收再处理不易,因此除役的风机叶片大多以破碎后掩埋处理。 为了让风力发电更环保,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研究员利用玻璃纤维、植物衍生聚合物与合成聚合物制成新的复合树脂,可来制作风机叶片。这种特殊的叶片可以被回收、分解、再制成风机叶片,也可以做成其它东西──例如:有嚼劲的软糖。 研究团队23日于美国化学学会上发表成果。 《卫报》报导,「我们回收食品级的乳酸钾,并用它来制作小熊软糖,我自己也有吃。」报告作者朵根(John Dorgan)说。 朵根解释,来自玉米或草的碳原子与来自化石燃料的碳原子没有不同,它们都是全球碳循环的一部分。我们证明了田间的生物质(biomass)能制成塑胶,再回收制成食品。 这款

新北市发布2050净零白皮书 明年迈向无煤城市、2030年减碳30%

新北市政府昨(24)日发布「新北市2050净零路径暨气候行动白皮书」,同时提出《新北市气候变迁因应行动自治条例》草案,每年将投入200亿元在「能源转型效率提升」、「智慧运输」、「循环经济」、「韧性调适」四大面向,包含社区低碳改造、建置地热发电示范区及推动太阳光电公民电厂、2030年禁止提供一次性用品及2035年公务汽机车全面电动化等,预计在2030年减碳30%(1337万吨),并于2050年达成净零碳排。 住商成最大排碳源! 新北首创社区「节电诊所」、推家户能源管理系统 「新北市2050净零路径暨气候行动白皮书」涵盖住商、环境、工业及能源、运输等不同部门,预计每年投入200亿元执行减碳策略。同时,也正研拟《新北市气候变迁因应行动自治条例》草案,为建筑、商业、产业及交通等各项减碳措施订定法律基础。 同时也将成立「新北气候基金」,将未来所征收的碳费用于校园、家户或团体的能源转型工作,包含设备能效提升及再生能源设置等。 据统计,新北市在202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1,784万公吨,较基准年(2005 年)减少约 6.7%,人均碳排则降低 13.5%。其中,排放占比为住商部门39.41%、工业

抢救沙拉大作战 阿宅用火箭科技与热力学打造爆红的「食物尿布」

每天,全球有超过1/3的食物还没吃,就进了垃圾桶。食物浪费占全球8%的碳排,是航空业的三倍。如果食物浪费是个国家,它会是全球第三大碳排国。 一位加州的航太工程师柏根(Bill Birgen),为了拯救自己便当里奄奄一息的沙拉,在发明喷射机和火箭的空闲,发明了一个……「食物的尿布」,意外拯救了百万吨的食物浪费,以及生产食物所需的能源、水、和资源。 他坦承,最怕打开便当看到烂掉的波菜。 「菠菜叶很娇贵,一湿就会受损,不但湿漉漉,还软趴趴,甚至粘糊糊,完全不能吃。」柏根向美国食品科技媒体《The Spoon》透露。 拯救奄奄一息便当沙拉的「食​​物尿布」 「他看着他的午餐说『我的午餐太悲惨了——我得做点什么』,坐下来,他做出一些原型,」SAVRpak的共同执行长,柏根的创业伙伴斯塔福德(Grant Stafford)回忆。 这张意义上的「尿布」,长得就像饼干里常有的防潮干燥剂,但没有任何化学物质,外面是用纸浆制成,里头包着冰,用食品级黏胶。使用时撕下背胶,贴在便当盒、外卖餐盒或食品包装里,触感冰凉。 其秘诀是「热力学」。 沙拉会看起来奄奄一息,薯条会软掉,饭菜会糊掉,头号元凶就是水蒸气。 烹调后的

环团统计:2021年前20大排碳企业 19家绿电占比不到1%

施行至今快两年的用电大户条款,要求契约容量5000瓩(kW)以上的企业需在五年内履行使用10%绿电的义务,随着检讨期限将至,台湾再生能源推动联盟(TRENA)19日公布2021年度统计,显示国内排碳量前20大的企业中,使用绿电占比最高的台积电,绿电也仅占用电量的4%,其余19家连1%都不到。 这20家企业碳排放占了全台总排放量的44.6%,TRENA呼吁企业应积极改善,并希望政府加严对用电大户的要求。立委亦呼吁行政部门加速推出能源三法修正草案,以配合国家净零目标,建构更完整的绿电供需系统。 排碳大户只用少少绿电 仅台积电占比超过1% 台湾再生能源推动联盟调查,2021年度国内碳排放量前20大的企业之中,仅少数业者有建置再生能源自用,其中绿电占比最高者是台积电,使用量超过4%,而其他企业绿电占比连1%都不到。端看数据,次高者为中国石化约0.87%,第三名的台湾中油则约0.14%。 进一步检视TRENA提出的报告,其数据来源为各家企业公开的ESG报告书,因各家资讯揭露程度不同,导致计算方法略有差异。如台积电仅公布全球用电量约160亿度,换算在台湾使用6.6亿度绿电才得出4.11%的数据,与

绿岛租借循环杯试办半年 离岛垃圾处理仍不易

疫情趋缓,国内旅游复苏,兰屿及绿岛涌入大量游客,却也带来不少废弃物,岛上掩埋场已堆成一座垃圾山。由于离岛垃圾转运回台成本高,台东县环保局虽努力清运,但治标不治本,呼吁游客到离岛旅游,应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从源头减少废弃物。 绿岛今年展开免费循环租借杯服务,试办将近半年,岛上更不乏店家加码响应,提供餐盒租借,邀请游客实践环保「免废」旅游,希望大家来到绿岛是留下美好回忆,而不要留下垃圾。 跨海翻山处理垃圾 离岛掩埋场近乎饱和 每到观光旺季,每日数千人涌入离岛观光,商机和垃圾一同到来。不管是观光客使用的一次性盥洗用品、免洗餐具、塑胶袋、饮料杯等,都对离岛造成不小负担。 过去台东县没有焚化炉,兰屿及绿岛的垃圾都要先跨海运到台东,再转运、绕行半个台湾,到屏东、高雄等外县市处理,运送费用非常高昂,导致废弃物转运发包经常流标,大量废弃物只能暂置岛上掩埋场。 根据环保署掩埋场资讯系统,兰屿掩埋场总容量约3.9万立方公尺,目前只剩41立方公尺,垃圾几乎爆满;而绿岛掩埋场总容量为5.4万立方公尺,目前剩余空间不到20%,大量废弃物在美丽小岛堆出一座垃圾山。 今年,台东焚化炉正式启用,首要任务就是解决两个离

减少海洋塑胶污染有新招 荷兰在河道口设泡泡防线

卡特韦克(Katwijk)是荷兰的滨海小城,旧莱茵河(Oude Rijn)流经此处进入北海。五年前,梵代夫特(Claar-els van Delft)注意到海滩上的塑胶垃圾并开始捡拾。 「河口附近有各种塑胶垃圾,从卫生棉条导管、笔刷刷毛、洋芋片袋到饮料包装,应有尽有。」在地组织「海岸克星」(Coast Busters)共同创办人梵代尔夫特说。他认为这些垃圾并非游客弃置,也不是海漂垃圾,而是来自附近的河口。 2018年当地社群展开拦阻海洋塑胶的行动,甚至得到邻近地区政府、民众的支持,并获得商业赞助。 2022年7月,卡特韦克成功完成第一个由社区主导的气泡墙(bubble barrier),利用气泡与水流拦截河道中的垃圾。这也是第一条设置在河道入海一公里范围内的气泡墙,等于是垃圾入海前的最后防线。 泡泡推推  河道垃圾集中且不影响船运 气泡墙并非新技术。过去它被用在减少海上漏油的油污扩散,离岸风电产业也来用它来降低工程噪音。这次,气泡墙被应用在收集海洋垃圾。 「在河道底设置把有孔洞的管道,再将压缩空气送入管道,就会产生气泡。气泡往上冒出的同时,顺便将塑胶碎片推升到表面,再加上水流,

威尼斯2023年新税上路 极端气候迫水都转型

有着知名运河与丰富建筑、历史、文化资产的威尼斯,曾是跨国贸易重镇,有着「亚得里亚海女王」、「漂浮之城」与「众桥之都」等诸多美丽的头衔。其盛名吸引众多海内外一睹风采的游客,也为这个精巧的历史古城带来庞大压力。 为了控管游客数量,威尼斯政府决定开征新税,希望有助于引导城市走向更永续的旅游型态。 最受影响的,将是当天抵达、当天离开威尼斯的一日游旅客。依照规划,2023年起,旅客将须预先在专属的应用程式上预约并先付款。金额预计是淡季时3欧元,旺季时上看10欧元。 已有在威尼斯预定住宿过夜的旅客,则不会被收取这笔费用。这是因为自从2011年起,威尼斯已经向过夜旅客收取一笔数欧元的城市税。许多欧洲国家都有类似的旅客税,但常包在酒店或机票费用中,而较不易察觉。 另外,威尼斯居民、学生与通勤者也不在新旅客税的征收范围中。据知前来拜访亲戚、参加葬礼的访客也不需支付这笔费用。 谢绝「速食式」观光客,朝永续旅游转型 在永续意识崛起中,越来越多城市希望走向质重于量的旅游型态。当局逐渐了解,大批只是来快闪、自拍后就离开的旅客,对城市是弊大于利。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真正关心、也愿意多花时间认识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度旅客。

美国史上最大气候支出 国会通过《降低通膨法案》

上周五(12日)美国众议院以220票对207票,通过4300亿美元的重大医疗保健和气候计画《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总统拜登(Joe Biden)随即表示,这是美国人民的胜利。 《降低通膨法案》包裹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气候变迁投资,约3700亿美元将用于降低碳排放和推广绿色技术。专家估计,法案有助于降低美国的碳排放,相比2005年水准,2030年可减少约40%。法案另提供640亿美元用于缓解医疗保健问题。 美史上最大气候支出   缩水版《重建美好法案》终于通过 拜登于竞选期间提出「重建美好」计画,并于2021年提出《重建美好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但法案未能获得关键议员支持而卡关,经协商修正后改名为《降低通膨法案》。参议院7日通过《降低通膨法案》,众议院12日通过后,本周拜登签名就可生效。 《降低通膨法案》将对获利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课征15%的最低税,并对库藏股增收1%税。预计10年间增加税收7400亿美元,3000亿美元用于削减联邦赤字,其余用于气候与健保医疗支出。 众议院进步派抱怨,《降低通膨法案》的

认购「碳权」挺公益 社福机构换老旧灯具 成全台首创公益碳权专案

减碳做公益已成为具体实践。全台首例公益碳权专案,透过捐款协助桃园脊髓损伤潜能发展中心汰换高耗能灯具,取得180吨碳权,再以每吨2000元提供B型企业绿藤生机认购,减碳收益回归公益,社福团体更能省下每年130万元的电费支出。 协助社福机构汰换老旧灯具 全台首例公益碳权诞生 全台首例公益碳权是阳光伏特家与花旗(台湾)银行共同发起,透过协助桃园脊髓潜能发展中心汰换老旧灯具,取得减量成效型 「碳权」(carbon credit)。行政院能源及减碳办公室副执行长林子伦、国发会副主委施克和、环保署常务副署长沈志修也出席昨天(9)记者会,见证我国首例公益碳权。 针对公益碳权模式,阳光伏特家创办人暨台湾绿能公益发展协会理事长陈惠萍解释,企业透过捐款帮社福团体汰换耗能设备或设置再生能源,再经由碳盘查、由环保署评估碳权抵换额度,以十年为单位确认具体减碳效益。 例如这次专案就取得十年累积180吨,相当于每年1500棵树的减碳量,此「公益碳权」再由台湾绿能公益协会售予绿藤生机,每吨贩售新台币2000元,不仅协助绿藤生机的减碳目标,同时替桃园脊髓潜能发展中心节省了130万元的电费支出。 实践「公正转型」 国发会

森林碳汇是什么? 碳汇如何转「碳权」、申请管道一次搞懂

近年森林碳匯議題受到矚目,在國發會的2050年淨零路徑規劃中,各種方式仍難以削減的碳排,將由碳匯達成碳中和,「森林碳匯」就是選項之一。碳匯的重要性,也讓人們看見森林的保育機會。但碳匯究竟是什麼?地球公民基金會上月底舉辦「種樹造林,可以為台灣增加多少森林碳匯?」講座,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張世杰以家庭收支比喻:「碳匯就是家庭一年可以淨賺多少錢。」 森林碳匯能永久不變嗎?碳匯如何化為碳權在抵換市場中運作,又如何避免「砍大樹、種小樹」的問題,面對我國森林碳權的未來發展,學者齊聚說分明。 不保證穩定成長! 研究:2035年亞馬遜雨林碳匯能力恐歸零 計算出某片森林的碳匯以後,是否就代表它的碳匯能力永遠不會改變?張世杰也提醒,成熟森林的碳匯能力會減弱,且「我們的森林終究只有一定的碳匯能力。」 張世杰以亞馬遜雨林為例,有研究分別量測亞馬遜雨林1985年、2000年及2015年的植物體碳存量,即使整體碳存量仍呈現上升趨勢,但分別比較兩段以15年為一區間的植物體碳存量增量,發現每年新增的碳存量已開始走下坡。 也就是說,亞馬遜雨林的碳吸存能力正逐年下降中,該研究更推測,2035年亞馬遜雨林的碳匯能力恐怕將歸

冷气能效新规2025年上路 每年估省下711万度电

经济部加速定频冷气退场,近期预告提高冷气机的「容许耗用能源基准」(简称MEPS),预计在2025年1月上路。能源局推估,新能源基准上路后,每年约可节省711.8万度电,省下2022万元电费。能源局也提醒民众,选购冷气机时,除了选择变频机种,也可以认明一级能效产品,比较分级标示上的CSPF值,数值越高越省电。 能源局调高冷气能效基准 淘汰耗能定频冷气 近日全台各地高温炎热,躲在室内吹冷气是不少民众避暑首选。不过,在各项电器中,冷气机的耗电量其实名列前茅。根据工研院2021年「家庭用电消费习惯调查」,家庭用电量占比最高的,即为冷气机(29.46%),其次是电冰箱(11.98%)及照明(9.92%);来到夏月,更有将近一半家庭用电来自冷气机(49.25%)。 能源局统计,2021年住宅部门用电约占全国用电18%。为降低住宅部门用电,能源局预告,将在2025年提高「无风管空气调节机」(俗称冷气机)的MEPS,引导业界推出更高效能产品,并促使高耗能的定频冷气退场。 冷气能效看CSPF值 能源基准调高3~5% 2017年起,判定冷气机能源效率的指标,由原本的「能源效率比」(EER),改为采用计入不

热浪袭全欧 大气监测警告 臭氧、PM2.5空污同步恶化

《路透社》报导,近日破纪录的气温和野火肆虐英国、法国和南欧,空气污染也同步恶化。除了热浪跟温室气体相互作用,增加臭氧污染,另一方面,野火让细悬浮微粒PM2.5浓度上升。新研究显示,极端高温与极端的PM2.5同时存在时,将对人体产生更高的危害。 热浪加速臭氧产生  大气监测警告:南欧空污已往北蔓延 欧盟「哥白尼大气监测服务」(Copernicus Atmosphere Monitoring Service,CAMS)的科学家19日警告,南欧和西欧的臭氧污染升高,可能很快会影响到西北地区。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臭氧标准为8小时平均值低于每立方公尺100微克。但英格兰东南部、法国北部和比荷卢地区目前的每日浓度皆超过120微克。 热和阳光与温室气体(如一氧化二氮、一氧化碳、化石燃料燃烧过程所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臭氧污染。 「与这次热浪有关的空气品质问题不容忽视」,CAMS资深科学家帕林顿(Mark Parrington)说,热浪期间臭氧会加速产生,因为这些化学反应发生得更快。 科学家表示,气候变迁之下臭氧污染会增加,而现在不仅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准高出约1.

气候变迁也能损害赔偿? 美研究:五大碳排国家致全球损失6兆美元

近年较小和较贫穷的国家在国际气候峰会上努力提出「损失和损害」(loss and damage)资金的概念。他们诉求较早工业化、历史碳排较多的富裕国家,应承担气候变迁第一线国家遭受的财务损失。不过,富裕国家通常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想法。 历史排碳较多的国家应负多少责任?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科学家12日于发表新研究,分析排碳大国对其他国家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美、中等五大碳排巨头共造成全球近六兆美元的损失。作者认为,这项研究可作为气候责任损失赔偿的科学依据。 根据这份发表在《气候变迁(Climatic Change)》期刊的研究,气温升高会导致作物、劳动力或工业产量下降,进而影响经济活动。研究评估了每个国家自1850年以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对气候变迁的贡献度,借此计算个别国家碳排量对他国造成的经济损失。 《美联社》根据研究报导,美国在1990年至2014年间的排碳造成超过1.9兆美元的损失,对委内瑞拉、巴西、印尼和印度个别的影响均超过1000亿美元。除了美国外,前五大排放国还包括中国(1.8兆美元)、俄罗斯(1兆美元)、印度(0.8兆美元)与巴西(0.5兆美元),五国总计造成全球6兆元损失。

湾风电产业发展协会成立 本土供应链放眼「发电机」国产关键技术

「台湾风电产业发展协会」昨(19)日举办成立大会,创始会员包括世纪风电、新光钢、华新丽华、森崴能源、华城电机、士林电机等国内40多家业者。出任理事长的世纪风电董事长赖文祥表示,一支风机从上到下有数百个零件,目前国产化工程大多只是组装,协会的目标是要完善本土供应链,小至螺丝,大到发电机都要自己生产。 串联风电本土供应链 目标「从上到下全部台湾制造」 为了加强国内风电供应链能力,有关业者组成「台湾风电产业发展协会」,19日举行成立大会及第一届理监事会。协会首任理事长由世纪风电董事长赖文祥董事长获选担任。 赖文祥表示,风机的零组件有数百个,而目前推动的国产化政策,大多只是组装工作,重要的发电机等部件更是鲜少用到国产零件,这样对本土产业没帮助。协会的目标是要串起国产供应链,「从一颗螺丝到一个发电机」都在台湾生产。 赖文祥还提到,未来风场数量将倍数成长,待本土供应链成型之后,也可以争取国外发电机厂商来台设厂,引入关键的电机技术。 经济部次长林全能致词表示,国内风电产业确实需要建立在地化的生产能量,筹组协会就像在准备「明仔载ㄟ气力」。未来中央将持续跨部会合作、与地方政府合作,协助产业供应链凝聚上中

玉山金控承诺RE100 金融业首例「低用电企业」身份获准加入

玉山金控宣布19日成为国际再生能源倡议「RE100」正式会员,宣示在2040年达成所有据点100%使用再生能源。值得一提的是,玉山金控每年用电量约4.4万MWh(千度),不符合现阶段RE100加入门槛10万MWh,最终是依循官方对金融影响力的特殊条款才加入成功。 玉山金控加入RE100 承诺2040年达成100%使用再生能源 「RE100」是由气候组织 (The Climate Group)与碳揭露计画(CDP)主导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议,要求加入成员须在2050年以前100%使用再生能源,不少国际知名企业为响应减碳浪潮,纷纷成为会员之一。 玉山金控在19日正式成为RE100会员,为台湾首家以「低用电企业」身分获准加入之金融业,并承诺于2040年达成国内外营运据点100%使用再生能源,中期目标为在2030年达成使用80%。 为此,玉山金控除了汰换耗能空调与照明灯具降低碳排,更将采取自建太阳能发电设备及签署购电协议等管道使用再生能源,截至去(2021)年底已建置装置容量约159瓩(KW)的据点屋顶太阳能光电,也在2021年完成首笔绿电转供,加总起来相当于全年用电量的18%。 玉山金控永续长总

「自然为本」调适气候变迁 民间办跨领域座谈 盼生态圈与工程人同阵线

近年国际频频提倡「自然为本」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强调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协助达成气候变迁调适、净零碳排等重要目标,但国内缺乏相关政策与法规,而目前施行的近似概念「生态检核」,又因跨领域沟通隔阂、成效不彰,无法建立全尺度的规划。 台湾河溪网等生态团体16日邀集产官学界、立委洪申翰等人举办「从生态检核到自然解方」研讨会,签署「生态社群跨领域实务合作宣言」,递交给国家发展委员会与公共工程委员会,呼吁建立工程界与生态界的沟通管道,让过去看似冲突的两个领域能够站在同一阵线解决问题。 用自然手段解决人类问题 「自然为本NbS」正夯 联合国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在其最新科学报告(IPCC AR6 WGII)指出,人类社会活动会影响气候与生态系,导致气候变迁冲击、风险越来越复杂及难以管理,建议国际加强保育、修复生态系,才能提升整体气候韧性。研究也发现,比起依赖人造工程抵御气候变迁威胁,自然生态系更可为人类提供调节功能,因此,国际公私部门与公约近年纷纷将「自然为本」(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视为重要解决方案之一。 何谓自然为本?简单来说

地球代谢变差! 研究:暖化合并野火 对甲烷影响是过去所知的四倍

甲烷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效应来源,仅次于二氧化碳。虽然疫情让人类活动减少,但近年甲烷排放量依旧升高。最新研究发现,全球暖化不仅会推升甲烷排放量,还会让大气中去除甲烷的速度变慢。加总起来,全球暖化对加速甲烷排放的影响是过去估计的四倍。 这项研究成果有助解释甲烷排放量的快速增长。这也表示,如不加以控制,与甲烷相关的暖化将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升级。 升温与野火  共同推升甲烷浓度 大气甲烷浓度不如二氧化碳高,暖化能力却很高,它的20 年全球暖化潜势是二氧化碳的86倍。近年全球开始将去除甲烷列入减缓气候变迁的重点。 大约40%的甲烷排放来自湿地等自然资源,60%来自人为活动,如养牛业、化石燃料开采和垃圾掩埋场等。据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的记录,去(2021)年大气中甲烷浓度已超过1,900ppb,几乎是工业化前水准的三倍。 「全球COVID-19疫情肆虐,人为排放的甲烷理应变少。令人不解的是,过去两年间,甲烷排放量的成长速度反而更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家雷德芬(Simon R

台南、新竹海水淡化厂环评过关 日产水30万吨、年耗电增3.8亿度

因应气候变迁,为了防范下一次旱象到来,水利署规划兴建本岛海水淡化厂。环保署昨(13)日举办第423次环评大会,审查「台南海水淡化厂兴建计画」及「新竹海水淡化厂兴建计画」,两案皆决议通过。未来两座海淡厂营运,合计产水量最多可达30万CMD(吨/每日),但每年也将用掉3.84亿度电。 近年供水不稳 水利署:兴建海淡厂增加供水韧性 近年大旱频传,区域供水吃紧问题浮上台面。台南虽有曾文及南化水库,但受丰枯水期影响大,过去十年内,就有七年因降雨偏少,实施民生、产业或灌溉用水减供;新竹则是因为宝一、宝二水库容量较小,长期须调度桃园石门、苗栗永和山水库水源。 为了降低缺水风险,经济部水利署规划在台南将军、新竹南寮沿海国有地兴建海水淡化厂。昨日环评大会上,水利署表示,除了台湾,世界各地也出现破纪录旱象,台湾四面环海,兴建海淡厂有助于提高供水韧性。 由水利署南区水资源局、北区水资源局分别规划的台南海水淡化厂、新竹海水淡化厂,昨日在环评大会上接续过关。新竹厂占地10公顷,产水量10万CMD;台南厂占地则有17公顷,将分两期建置,第一期产水量10万CMD,营运五年后增设第二期,产水量增加到20万CMD,届时

error: 内容保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