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环保时事

最新文章

搜尋結果共 1713 篇文章

GRI發布最新4.0版指引

全球永續報告協會(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s, GRI)在其2013年於阿姆斯特丹舉辦的全球會議發布最新永續報告指南版本,簡稱G4,並強調新版的永續報告指南將更重視實質性。 GRI表示,鼓勵企業只提供與其業務相關之經濟、環境及社會揭露和指標,將使報告企業和報告時用者專注於真正具有影響力的問題,產生更具可信度的報告。修訂後的G4報告指南也將有助於企業產出原物料永續相關資訊,並可納入綜合報告中。 G4聲稱是一個更”使用者友善”的版本,對於新的永續報告撰寫者來說更是操做簡易。G4同時也和國際上不同的永續報告架構接軌,包括經濟合做暨發展組織(OECD)的跨國企業指南 (MNE Guidelines)、聯合國全球盟約原則 (Global Compact Principles)以及聯合國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Guiding Principles on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 G4版本主要變更如下: –         

抑制氣候變遷 大陸迅速承擔要角

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大陸與美國並駕齊驅,在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方面迅速扮演領導角色,但報告也警告,世界溫室氣體排放量仍持續大幅增加。這分名為「關鍵10年:國際對氣候變遷的行動」(The Critical Decade: International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的報告,回顧過去9個月的行動,由設在澳洲的獨立機構氣候委員會(Climate Commission)所編製。 這分報告共同作者、氣候委員會要角佛蘭納瑞(Tim Flannery)說,中國大陸電力需求成長率減為一半、大幅提升再生能源產能、排放成長率減少的速率快於預期。不管出於什麼理由,這些成果自有其分量。中國大陸在氣候變遷問題的領先群中迅速升至重要地位。 報告指出,中國大陸2012年在乾淨能源投資了651億美元,比2011年增加了兩成。這在20國集團(G20)中傲視各國,占去年總投資額的30%。美國排名第二,投資再生能源356億美元。佛蘭納瑞指出,1年之內,全球再生能源激增,太陽能發電能力增加了42%,風力發電增加了21%。 有別於全球在生能源投資激增,報告顯示,全球碳排放量持續強勁增加,對

美國EPA 2013年工作計劃針對阻燃劑展開評估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將阻燃劑列為2013年的化學品風險評估主要焦點。EPA公佈將進行全面評估的七種物質如下: l            1.2-ethylhexyl ester 2,3,4,5-tetrabromobenzoate (TBB) 4,5-四溴苯甲酸; l            1,2-ethylhexyl 3,4,5,6-tetrabromo-benzenedicarboxylate, or (2-ethylhexyl)-3,4,5,6 tetrabromophthalate (TBPH) 四丁基氢氧化鏻 l            tris(2-chloroethyl) phosphate (TCEP)&

到2020年中國低碳投資每年需2430億美元

中國發改委委託氣候組織和中央財經大學撰寫的報告稱,到西元2020年,中國每年要為清潔能源開發籌集高達2,430億美元的資金。該報告將於本月提交給中國政府。 中國去年(2012)在可再生能源上的投資為677億美元,比2011年提高20%,在2012年全球清潔能源投資整體下滑的情況下,投資佔全球四分之一。 報告指出,為了幫助達到減少碳濃度和低碳能源目標,到2020年,中國需要支出的資金規模將是去年的3.5倍之多。 中國計劃到2020年國內15%的能源需求由低碳能源滿足,2011年至2015年將碳濃度減少17%,到2020年達到將碳濃度減少為2005年碳濃度的40-45%之目標。 報告指出,要達到這些目標,需要在2015年投資高達3,330億美元的資金,至2020年投資4,130億美元。 目前的公共和民間資金不足以完成投資,融資缺口約為2015年GDP預估值的2%,或為每年高達2,140億美元資金,到2020年資金缺口將高達每年2,430億美元。 報告同時指出,“雖然資金缺口很大,但佔GDP的2%相對不大……中國領導人有辦法彌補缺口。” 資料來源:   &nbs

日本擬於《有毒有害物質控制法》增加5種有害物質

2013年4月12日,日本厚生勞動省 (MHLW) 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了通報,擬於《有毒有害物質控制法》(The Poisonous and Deleterious Substances Control Law)中增加5種有毒有害物質,相關物質或含有這些物質的製品將被判定為有毒或有害物質。 目前該通報處於60天的公眾評議期,預計於2013年7月1日會通過,並於2013年7月15日生效。 5個有毒有害物質如下:            物質名稱                       毒性分類             

美國綠色電子EPEAT標章首次對電視進行評估

美國綠色電子EPEAT標章於今年初推出IEEE 1680.2(電視)標準之後,日前正式開放註冊,第一批得到EPEAT電視認證廠商包括LG以及三星。 EPEAT環境評估機制原由美國推出,針對評估電子產品的多元環境績效標準。自2006年以來,EPEAT一直是電子產業可持續性評估的黃金標準,其初衷是為了幫助公司、政府以及消費者購買對環境更加有善的個人電腦及顯示器。起初EPEAT僅適用於桌上型電腦、手提電腦和電腦顯示器等產品,目前已逐漸擴展到家電產品領域。 根據IEEE 1680.2標準,電視得要達到24個”必要 required”的要求(criteria),如果電視產品要拿到金牌EPEAT Gold等級,則需要達到另外29個”選擇 optional”要求。IEEE 1680.2經過了4年的時間,由上百位從環保團體、製造業、研究單位、回收業者以及公部門的利害相關者代表共同產出。 自2006年到現在,EPEAT評估機制對環保的推動效果也是相當可觀。消費者因為選擇購買在EPEAT註冊之電子產品而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於1,100萬輛美國汽車一年的排放量,有毒物質排放量降低了3

韓國4月將採用新修訂的黏著劑標準

根據今年2月韓國技術標準局提交於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通知,韓國計劃於4月採用修訂後的黏著劑安全標準。經由一個60天的磋商期,建議標準生效日期將會是2013年12月或更晚。 修訂後的主要變化將有兩個。 PHMG (polyhexamethylene guanidine) 和PGH (oligo(2-(2-ethoxy) ethoxyethyl guanidinium chloride) 的使用將被限制在家用化學品中。此外,內容物成分及有害標示的規定將被導入到新修訂的標準中,新標準中針對“毒性”標示也會有更嚴格的規定。 該標準要求含有粘合劑之家用化工產品製造商或進口商取得產品安全認證,每個產品型號都需經由該機構指定的檢測實驗室核發產品安全證書。製造商或進口商還必須在產品上市前或是從海關清關前向安全產品認證機構申報,以取得上市許\可。 去年,韓國向WTO通報了立法限制使用於空氣清新劑、除臭劑及其他家用化學產品之相同的物質。 資料來源:    Chemical Watch (2013-03-07) (PIDC&

聯合國:全球主要生產加工產業每年造成7.3兆美元環境損失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4月15日發表媒體通報稱,由該機構所屬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研究經濟學(TEEB)”國際項目委託英國著名環境諮詢公司TruCost編撰完成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包括農業、林業、漁業、採礦業、石油和天然氣勘探等在內的一些主要生產和加工產業每年所造成的環境、衛生及關乎人類福祉的其他關鍵要素的損失高達7兆3000億美元,急需國際社會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以確保生態可持續性發展。 這份標題為《自然資本處於風險――企業最大的100項環境外部性 (Natural Capital at Risk – The Top 100 Externalities of Business)》的報告指出,全球企業每年造成的環境損失約為4萬7000億美元,相當於主要產業環境衝擊導致之環境成本總額的65%。其中大部分來自溫室氣體排放、水和土地的使用,其環境成本分別占總量的38%,25%和24%;此外,空氣污染、水土污染以及廢物處理導致的損失分別為7%,5%和1%。 報告稱,具有最大環境破壞性的產業目前是燃煤發電,尤其是在亞洲和美洲,其每年因為溫室氣體排放、大氣污染以及健康支出增加等所造成的損失在

綠色企業興盛,英國以加強綠色出口機會為目標

英國小型綠色企業尋求出口低碳產品及服務的比例在過去兩年內增長兩倍的情形,顯示出英國新興小型綠色企業的快速擴張在出口帶動的復甦上扮演一主要的角色。由碳信託(Carbon Trust)執行的調查顯示,英國四分之三的中小企業正規畫在接下來的兩年內擴張至新的市場,而美國、德國、中國大陸、印度、中東及澳洲皆被認為是具吸引力的出口市場。 調查也指出,儘管處於嚴峻的經濟環境中,綠色企業仍持續擴張。超過半數的綠色企業表示在過去一年內它們創造了新的工作機會,且三分之二的綠色企業認為他們在接下來的一年內計劃創造更多的工作職缺。 資料來源:    綠色貿易資訊網 (2013-05-14)

美國百貨商場 成立塑膠包裝材回收機制

美國Simon Mall 百貨首創於商場內設立內有塑膠打包機的 ”Plastic Room” 塑膠回收室,用來收集商場內零售商會產生的大量一次性塑膠包裝材。 Simon Mall 發言人指出,商場內販售的商品通常會用PE塑膠袋或收縮膜外加紙箱來保護商品,商品上架 前,拆卸這些塑膠袋或收縮膜造成為量不小的廢棄塑膠垃圾,而這些一次性使用的塑膠包裝材通常都很乾淨,如果經由正確的管道回收,後續的清潔處理再生流程會比從城市廢棄物中分類回收的塑膠廢棄物單純,對環境的負面衝擊相對也可減少許\多。 因此,Simon Mall擁有的3個百貨商場率先引進塑膠打包機,並於商場內設置塑膠包材回收室以統一回收這些乾淨的一次性塑膠包材。零售商將廢棄後的塑膠包材送至 “Plastic Room”,這些塑膠包材由打包機壓縮成不佔空間的塑膠方塊。 Simon Mall為了減少對環境的負面衝擊,主動回收商場內零售商產生的廢棄塑膠包材,同時也求助於美國化學委員會 (American Chemistry Council) 協助找尋適當回收處理業者

歐盟公布危險物質 玩具禁用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指出,即日起兒童玩具必須遵守歐洲新禁令,不能使用數十種科學家說可能導致癌症、傷害生殖能力或引發過敏的化學物質。 歐盟執委會今天(2013年7月19日)強調:「從現在開始,製造玩具時,不能使用會致癌、會導致基因突變或影響生殖力的物質,也不能使用清單中55種會引起過敏的香料。」 歐盟執委會還規定,有11種物質,廠商必須在標籤加上警語,警告這些物質「可能是過敏原」,並加強限制鉛或鋇等19種所謂「重金屬元素」。 歐盟執委會工業執行委員塔加尼(Antonio Tajani)強調,如果有新的科學評估出現,執委會將再立即提出新規定。 玩具指令全文請參考附件:EU Toy Directive _ 英文版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3-07-22) 附件檔案:EU Toy Directive_英文版.pdf

菲律賓Makati市六月起 將執行最嚴格的塑膠袋禁令

馬卡蒂(Makati)是菲律賓馬尼拉大都會的城市之一,為菲律賓人口排名第16的城市,同時是菲律賓的金融中心。這個等同於台北信義區的城市,將於六月起執行東南亞最嚴格的塑膠袋禁令,禁止塑膠袋、保麗龍以及其它非生物可降解的一次性使用材料。 固體廢棄物管理條例於2003年通過,預計塑膠袋禁令原訂於2013年1月1日展開,但是於去年底再度延展至2013年6月1日開始執行。馬卡蒂市長Jejomar Erwin Binay指出,全市大約有17,500家食物零售商以及餐\館,他們有超過9年的時間為這個禁令做足準備。 根據該條例,違反者可被罰款、監禁或兩者兼而有之,行為嚴重者更有被吊銷營業許\可證的可能。 廠商必須於2013年6月3日至7日間提交店內的塑膠袋、保麗龍以及其它非生物可降解的一次性使用材料存貨清單,以免受罰。 資料來源:    Cleanbiz Asia (2013-05-28) (PIDC 編譯)

韓國K-REACH即將實施

2013年4月底,韓國國會通過了韓國化學品註冊與評估草案 (即Draft Act on Regist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hemicals),所有被規範的有害物質於2015年1月1日起,都需要註冊以及評估。 由於該草案沿襲了歐盟REACH法規的理念和與之有諸多相似之處,其被業界稱為韓國REACH (K-REACH)。與歐盟REACH法規的頒布情況相似,韓國REACH的發布也歷經多時。K-REACH與歐盟REACH法規類似,也是一部對於物質進行規範的法規,其內容也框架性地涵蓋\了註冊、評估、授權、限制這幾方面的內容,與歐盟相似,如有害物質的註冊需要韓國境內的唯一代表 (OR)來完成。 目前K-REACH規範化學物質製造商以及進口商有提供韓國環境部風險評估報告之義務,物質使用者則不在此義務規範內。物質安全使用資訊也被要求由供應鏈上游向下傳遞,供應鏈上游廠商包含物質製造商以及進口商。製造商亦有於供應鏈傳遞風險信息的義務,對於產品含有有害物質量高於1噸/年,且濃度在成品中高於0.1%時,亦應對其進行通報,成品中含有有害物質,但是在使用期間不會釋

亞太「物質流」大調查:資源消耗太快 恐無法支應經濟成長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最近公布一份針對亞太地區最全面性的「物質流」和「資源生產力」趨勢報告,警告亞太目前的資源消耗速度,恐將無法繼續支持亞太快速的經濟成長和生活方式改變;並強調此區的「物質密集度」,也就是「每一美元GDP所消耗的物質」,是世界其他地區的3倍,需要高度關注。 趨勢報告中點出,亞太地區從1970到2008年,建築用礦產的消耗量增加了13.4倍,金屬礦石和工業礦物消耗量增加8.6倍,化石燃料增加5.4倍,生質能增加2.7倍。數據顯示,以這樣的消耗速度,該地區的物質需求將越來越依賴於進口,並且無法維持其經濟成長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目前的消耗速率對環境也存在負面的影響。 雖然UNEP的報告並未包括台灣,但台灣也在國科會下設立物質流資料庫建置計劃,從2011年分析來看,台灣開採、進口物質總量近4億噸,產出的物質中,排放到環境的空氣污染物佔了2.8億噸,出口物質則有0.42億噸。 參與研究的李育明教授指出,「物質流分析」是用來分析一特定區域內物質使用狀況的系統方法,並檢視從開採、使用到廢棄的物質流動情形。目前國科會物質流資料庫已更新至2011年,2012研究成果預計2013年底出

因應日本化審法 第二階段小量新化學物質通報義務即將開始

依據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公告的《化學物質審查規制法》簡稱化審法(Chemical Substances Control Law,CSCL)規定,於2011年4月1日起,要求日本境內的製造商與進口商,進行所謂的新化學物質年度通報作業,若無依法進行通報,則將會面臨可能無法順利製造或進口的情況。 日本經濟產業省於去年(2012年)12月公告今年(2013年)有通報義務之新化學物質生產/進口量以及通報期間。所謂的小量新化學物質指年製造/進口量小於或等於1噸,因此今年針對小量新化學物質的通報義務期間如下:            階段                       新化學物質生產/進口期間     &nb

美國明尼蘇達州禁止兒童護理產品含甲醛

美國明尼蘇達州長Mark Dayton已簽署立法禁止兒童護理產品含甲醛,進而使明尼蘇達成為美國第一個制定這類法案的州。根據這項立法,從2015年8月1日開始,所有針對8歲以下兒童使用的上市護理產品,如乳液和洗髮精,皆不得含有甲醛以及釋放甲醛之物質。 州長同時也簽署了一項禁止嬰幼兒奶粉及嬰幼兒食品容器中添加雙酚A的法案。自2014年8月1日起製造商將不能販售有意添加雙酚A的上述產品。而此項禁令將從2015年8月1日起對上述產品的零售商生效。 這兩項法案中也特別提出,用於替代收影響產品中的雙酚A、甲醛或釋放甲醛物質之化學物質必須非已知的致癌物、內分泌干擾物、導致遺傳傷害物或具有發展、免疫、神經及生殖系統之毒性物質。 資料來源:    Chemical Watch (2013-05-23) (PIDC 編譯)

華盛頓州 超過5000種兒童用品含有高度關注物質

華盛頓一份收集由2012年6月1日到2013年3月1日,兒童用品製造商提交的報告分析顯示,超過5000種兒童用品含有至少一項州政府高度關注的化學物質。 根據華盛頓州《兒童安全產品法》(Children’s Safe Products Act),兒童用品製造商必須針對產品中的高度關注物質提交安全報告。這個報告機制始於2012年,下一次報告提交截至日為2013年8月。 這份分析報告條列了41項出現於兒童用品中的高度關注物質,包含了鎘、汞、鈷、鄰苯二甲酸酯、甲醛、砷、甲苯、甲基乙基酮、十溴二苯醚(十溴二苯醚)以及D4(八甲基環四矽氧烷)。報告指出,兒童用品中含有以上高度關注物質類別有玩具、嬰兒用品、汽車座椅、兒童化妝品和服裝,其中以服裝所涵蓋\的產品數量為最多,其次分別為鞋類、玩具、珠寶、配件以及嬰兒用品。 這份分析報告的作者,Washington Toxics Coalition及Safer States這兩個非營利組織強烈建議其它州政府建立報告產品中的高度關注物質機制,並藉由收集分析報告結果,加強管控有害物質的立法,以確保兒童的健康安全。 資料來源:   &

ECHA公佈並諮詢第九批SVHC提案物質

台灣-RoHS及REACH/SVHC相關服務 歐洲化學總署日前在網站上公佈第九批高關注物質(SVHC)候選清單提案物質。利害關係人可在2013年04月18日前提出對這十項提案物質之評論。這些評論將被納入考量作為決定是否將這些提案物質納入高關注物質候選清單內。 新的十項高關注物質提案列於下表: 物質名稱 EC 號碼 CAS 號碼 高關注物質特性 2-(2’-羥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並三唑(紫外線吸收劑327)2,4-di-tert-butyl-6-(5-chlorobenzotriazol-2-yl)phenol (UV-327) 223-383-8 3864-99-1 vPvB 全氟辛酸Pentadecafluorooctanoic acid (PFOA) 206-397-9 335-67-1 CMR / PBT 氧化鎘Cadmium oxide 215-146-2 1306-19-0 CMR / EQC 2-[2-羥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並三唑(紫外線吸收劑320)2-benzotriazol-2-yl-4,6-di-tert-butylph

ECHA新增54項高度關注物質 SVHC清單增至138項

ECHA新增54項高度關注物質 SVHC清單增至138項 ECHA於日前新增了54項高度關注物質(SVHC)至SVHC候選清單,目前共138項SVHC,進而達到ECHA設立於2012年底完成的SVHC清單目標。最新一批SVHC清單詳情如附件。 資料來源:   Chemical Watch (2012-12-20) (PIDC編譯)                        ECHA Official Website (2012-12-19) (PIDC編譯)附件檔案:SVHC清單.pdf

ECHA公佈2013-2015物質評估計畫草案

ECHA公佈2013-2015物質評估計畫草案 日前,ECHA準備了2013-2015年對捲軸計畫(CoRAP)更新草案,該計畫草案包括REACH法規物質評估過程中提議被成員國評估的116個物質。 赫爾辛基10月23日消息,該更新列表草案中包含63個新選入物質以及2012年2月29日公佈的首次計畫中的53個物質。這些物質將被安排在2013、2014、2015年進行評估。ECHA目前公佈了計畫草案的公眾版本,包括非保密物質名稱、CAS號和EC號碼、暫定評估年限、計畫評估成員國的聯繫方式。 捲軸計畫(CoRAP)進程不包含公眾諮詢內容。ECHA將通過公佈物質列表草案告知利益相關方捲軸計畫進程,並鼓勵物質註冊者開始進行協調行動,儘早與評估成員國交流。 REACH法規要求ECHA在每年的2月28日前向成員國提交捲軸計畫(CoRAP)的年度更新草案。該計畫需要針對疑似人體健康和環境傷害物質進行闡述。在物質評估階段,如果被認為增加資料可以對物質風險進行明確的,該物質的註冊者將可能被要求提供更多的資訊。該評估最終將可能似的疑似風險得到確認,或者確定該物質不構成風險。 目前,ECHA已經向成員國主管當

error: 内容保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