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环保时事

最新文章

搜尋結果共 1713 篇文章

歐盟六銀行投資100億歐元促進循環經濟

包括歐洲投資銀行(EIB)在內的六家歐洲國家投資銀行共同投資100億歐元用於促進歐盟境內的循環經濟。他們希望通過貸款和投資,加速向永續和循環經濟的過渡轉型。 這六家國家投資銀行合作籌組的「循環經濟聯合倡議(Joint Initiative on Circular Economy簡稱JICE)」,計畫在未來五年(2019-2023年)共同投資至少100億歐元,用在支持歐盟的循環經濟專案與計畫的發展與實施,透過倡導垃圾減量、提高資源效益、並推動創新方案達到循環經濟目標等。 銀行將以本身的金融專業知識和財務能力,透過「循環經濟聯合倡議(JICE)」專案,為符合條件的專案項目提供融資貸款、股權投資或擔保。對象不限規模大小,可以是公部門單位、民營企業、或研究機構等。 該投資針對整個價值鏈中的所有階段,例如從產品設計之初就考慮到產品生命週期結束後的垃圾減量或甚至沒有垃圾產生的問題;在產品使用階段,則通過進行維修和重複使用來延長使用壽命;到產品使用之後,旨在材料再生使用或運用在產生熱能。同時,這項投資專案還會運用信息技術(ICT)和數位化加強循環經濟策略的落實。 EIB總裁Werner Hoyer博

越南電力集團(EVN)要求各直屬單位推動發展屋頂太陽能項目

EVN於2019年7月23日發布第3832 / EVN-KD號函,向當地電力、發電公司和發電機組以促進發展屋頂太陽能。目前,當地系統電源處於非常困難的狀態,因此EVN要求各單位推動太陽能發電以補充系統供電。 根據各單位的調查結果報告,EVN旗下發電公司和發電機組的屋頂太陽能有效安裝總潛力為22,217 kWp。該集團要求各單位需在2020年第一季度,比之前所定的2020年12月31日(於5/23所發出的2641/EVN-KD號函),提早完成屋頂太陽能發電的安裝。 也根據單位對於電力公集團單位屋頂太陽能發電報告,到2019年6月30日,總安裝容量為11,325 kWp,比總安裝潛能容量28,000 kWp,達到40.4%。該進度不符合該集團於2019年6月30日前完成的要求。該集團要求各單位主動分配資金、加快實施進度,並於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安裝。 根據單位對於客戶屋頂太陽能發電報告,到2019年6月30日,客戶總安裝容量為154.6 MWp。電力公司進一步加強屋頂太陽能通信,將客戶與供應商聯繫起來,為客戶連接太陽能電力創造最有利電網條件和簽訂從客戶購買太陽能電力合約,力爭到20

加拿大兩年內禁用一次性塑製品 要求商家回收再循環

針對聯邦政府將要求塑膠製造商和使用塑膠包裝的公司負責塑膠產品的回收和再循環,加拿大低碳經濟的領軍人物、被譽為「低碳先鋒」的湯友志博士說,企業比政府更會動腦筋,企業也具備更多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資源,在塑膠產品的回收和再循環方面更能提高效率。 他說:「人類確實需要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做更多的事情,包括防止塑膠進入環境或生態圈。限制或減少使用塑膠袋便是其中一個方法。」他又說:「研究並生產出低成本的、以生物降解材料製造的塑膠材料替代產品;盡可能循環利用塑膠材料,減少使用一次性的塑膠袋。」 台灣已全面使用環保紙杯 綠的小窩珍珠奶茶連鎖店的東主徐宏益指出,台灣已全面使用環保的紙杯來取代塑膠製的飲料杯,至於吸管是採用甘蔗為原材料製成的,飲料杯口封膜的原材料則是以玉米來製作的。 他說:「在使用環保紙杯來取代塑膠杯後,杯中盛裝的珍珠奶茶就看不到了,網紅的杯子也消失了。另外,紙杯還存在容易滲漏的問題,不能像塑膠杯那樣較長時間地保存飲料。」 徐宏益表示,儘管聯邦政府將在2021年前禁用一次性使用的塑膠製品,但該公司計劃在明年就開始使用從台灣引入的環保紙杯、吸管和杯口封膜。 資料來源:明報 (2019/06/

每年成長一個百分點 美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首次超過燃煤

美國再生能源(包括生質能、地熱能、水力、太陽能和風力)的裝置容量已首次超過燃煤。根據非政府組織「Sun Day Campaign」的分析,今年前四個月,美國總裝置容量中再生能源佔比為21.56%,煤炭佔比下降至21.55%。 SUN DAY的分析是根據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FERC)最新的「能源基礎設施更新」月報資料,截至今年4月30日的前四個月,共增加了18座風力電廠(1545MW)和102座太陽能電廠(1473MW),再加上四座新設水力發電廠(29MW),足以讓再生能源占美國總裝置容量的比例達到21.56%。相比之下,煤炭的佔比下降至21.55%(低於一年前的23.04%)。 根據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Energy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Analysis(發布的另一份報告,4月份再生能源預計產電多於煤炭,部分原因是季節性影響所致。同時,美國大幅削減了對煤炭的需求。美國能源資料管理局(EIA)表示,自2008年達到高峰後,美國煤炭消費量已下降39%,是40

科學家成功把4號塑膠轉化為航空燃油

科學家已經找到將塑膠廢棄物轉化為航空燃料的方法。華盛頓州立大學生物系統工程系副教授雷漢武(音譯)帶領的研究小組將塑膠廢棄物在高溫下用活性炭熔化,產生航空燃料。 根據美國環保署最近期統計資料,2015年全美垃圾掩埋場共收集了2600萬噸塑膠。 2018年1月1日起,中國最近不再接收美國和加拿大的塑膠進行回收再利用,禁止24種固體廢棄物進口,包括塑膠瓶中使用的低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中國過去至少處理了全世界廢紙、金屬和舊塑膠出口總量的一半,2016年為730萬噸。 科學家保守估計,現在全世界每年至少有480萬噸塑膠進入海洋。 在實驗中,雷漢武和研究團隊針對低密度聚乙烯進行測試。他們混合了多種廢塑膠,如水瓶、牛奶瓶和塑膠袋,並將它們磨成米粒大小。接著,將塑膠顆粒置於溫度範圍在430°C至571°C之間的管式反應器中,下方放置活性炭。碳是一種催化劑,能加速化學反應而不被反應消耗。 「塑膠難以分解,必須添加一種催化劑來幫助打破化學鍵。塑膠中含有大量的氫,是燃料中的關鍵成分。」雷漢武說。 一旦碳催化劑完成任務,就可以分離出來並重新用於下一批廢塑膠。催化劑失去活性後也可以再生。 測試不同溫度和幾

梅伊推新法 英國挑戰2050淨零碳排放

英國首相梅伊欲在下台前留下一些政績,她推動修法在2050年前達到淨零碳排放(net zero carbon emissions)目標,使英國成為第一個達成淨零碳排放的經濟大國。 梅伊12日在國會提出「氣候變遷法」修正案,將使英國成為七大工業國(G7)國家中第一個將淨零碳排放寫入法律的國家。 環保團體表示歡迎,但對於梅伊的計畫將允許英國透過國際碳信用額度(carbon credits)機制達成目標感到失望。據此機制,一國若超標,可向其他國家購買碳信用額度。 財政大臣韓蒙德(Philip Hammond)表示,欲達到該目標,估計將有1兆英鎊的開銷,恐造成公共服務預算刪減。首相府上周否認韓蒙德的說法。 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以行政立法性文件(statutory instrument)加入修正案,意味不需要國會議員表決通過。 法國今年提出淨零排放法案,其他較小國家像是芬蘭已設定在2035年達標,挪威則在2030年。 英國氣候變遷委員會建議達標日期設在2050年。不過梅伊拒絕該委員會針對國際碳信用額度的意見,委員會主席古莫(John Gummer)上月表示,不使用國際碳信用額度「至關重要」。

英國油漆回收創新商機

英國油漆回收商看準一般DIY消費者用剩的油漆及油漆桶下場多被囤積在倉庫角落,因此推動回收、創造商機。據估計英國每年約浪費5000萬公升油漆,數量足以填滿20個奧運標準游泳池,每個家庭平均也有17.5個廢棄空桶。 發跡於Leeds的油漆回收聯盟Community RePaint為減少油漆進入垃圾掩埋場汙染土壤,推出74項計畫協助家庭減少廢棄具危險性的垃圾,並提供慈善機構、社區團體及低收入戶以低價購入回收油漆來整修牆面及木製家具的方案。 油漆回收聯盟其中一項最大的計畫是由英格蘭西北部Wirral一家公益社會企業ReciproCity所執行,ReciproCity協助建材行推出材料互換方案,消費者視需求以用剩的材料加上價差補貼換取店內其他產品,對預算有限的消費者來說是一大福音。去年該計畫即已收到來自大眾、製造商及批發商捐贈共81,100公升的油漆。 回收的油漆存放於Birkenhead附近的倉庫,出售前皆經過工作人員檢查,確保品質無虞。雖然品牌樣式不盡齊全,但所有產品皆以每公升1.20英鎊的價格出售,不到原價的10%。ReciproCity兩年前開始與Newlife環保油漆公司合作,Newl

迪士尼綠能計畫 減少園區50%的碳排放

迪士尼積極在旗下園區發展綠能計畫,目標是在2020年前,讓旗下樂園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2年大減5成。 美國佛州迪士尼將在今年底前啟用新的太陽能發電站,這座緊鄰著迪士尼動物王國園區的發電設備,由超過50萬片太陽能板組成米奇的形狀,發電量將達50百萬瓦特(MW)。這座發電站有助迪士尼在2020年前,讓全球樂園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12年減少50%。 迪士尼樂園、體驗和消費品董事長查佩克(Robert Chapek)表示:「我們在全球的迪士尼樂園投入神祕魔法,要持續降低我們的環境碳足跡。」 據迪士尼表示,這座太陽能發電站的發電量將足以供應1萬個家庭年度用電,每年能減少超過5.7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於路上減少9,300輛汽車。 再生能源 迪士尼是要角 太陽能發電站的能源不會直接進入迪士尼主題樂園,而是流入當地的電力網。在消費者逐漸重視企業發展綠能計畫同時,迪士尼成為再生能源的重要支持者之一。 據Cone Communications 2017年的研究顯示,79%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傾向購買對社會或環境負責任的企業推出的產品。 迪士尼動物、科學、環境團隊副總裁潘寧(Mark Pennin

氣溫若升高0.9℉ 地球會生病 4億人口缺水嚴重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今年10月8日在韓國仁川,發布報告警告全球暖化發生如不遏止,將產生更嚴重的氣候變遷相關災難。 根據其最新公布的全球升溫特別報告指出,19世紀以來地球溫度已升高華氏1.8度(攝氏1度),未來若持續升高華氏2.7度(攝氏1.5度)或甚至華氏3.6度(攝氏2度),這0.9度溫差對地球有天壤之別。 舉例來說,多了這0.9度,全球數千萬人口將面臨致命熱浪侵襲、缺水與沿海淹水等災難,北冰洋在夏天也可能沒有結冰,熱帶地區的珊瑚礁也會消失。 「紐約時報」從報告中整理出以下七大項目,探討地球在升溫華氏2.7度與3.6度之間,這0.9度溫差有什麼差別。 北冰洋:若溫度升高華氏1.8度,夏天大多數時間仍有海冰;若升高2.7度,北冰洋無海冰的機率大增十倍,導致北極熊、鯨魚、海豹與海鳥的棲息地大片消失。 熱浪:若溫度升高華氏1.8度,估計全球14%人口將受到嚴重熱浪影響;若溫度升高華氏2.7度,受影響人口將倍增有餘至37%,而且熱帶地區出現極不尋常酷暑的天數將增加最多。 缺水:若溫度升高華氏1.8度,全球都會區面臨嚴重缺水的人口估計有3億5000萬人;若溫度升高華氏2.7

8城市面臨沉沒威脅 各政府不該再沉默

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已使許多濱海城市面臨沉沒危機,英國慈善組織疾呼各國政府挹注資金,助數百萬家戶對抗「滅頂」之災。 《法新社》報導,基督教援助協會(Christian Aid)研究了全球8座人口總數達1億人、處境岌岌可危的城市,包括印尼雅加達、泰國曼谷、奈及利亞拉哥斯、菲律賓馬尼拉、孟加拉達卡、中國上海、美國休士頓,及英國倫敦。 其中,雅加達正以每年25公分的速度下沉。雅加達與曼谷、休士頓及上海,在未來極端氣候、暴雨、大潮的肆虐下,若未妥善因應,恐於數十年內淹沒。 此項呼籲呼應了聯合國將於下周公布的環境報告,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將提出數據,檢視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1.5度內的影響。不過,即便各國能將溫度控制在此範圍,仍將對海岸城市帶來災難性衝擊。此前研究顯示,若全球溫度上升2度,海平面將推升50公分。 這些城市下沉的肇因,多半是人為因素。有著1,000萬人口的雅加達,是13條河流的匯流點,由於半數人口無法取得自來水,非法超抽地下水之情事時有所聞,導致地層下陷。休士頓人口不斷成長,為了供應自來水,土壤也

塑膠吸管扼殺地球 洛杉磯擬2021年全面禁用

(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4日專電)洛杉磯市議會今天通過提案,加碼限制塑膠吸管,研擬2021年全面禁用;提案的市議員秀出一張海龜鼻子插著吸管的照片,強調「濫用塑膠正扼殺地球」。 美國加州從明年1月1日開始限制特定餐廳主動提供塑膠吸管,洛杉磯市議會今天表決通過,打算擴大適用範圍到速食業者。 加州州長布朗(Jerry Brown)9月簽署新法,2019年1月1日開始,除非顧客開口索取,加州境內所有提供完整服務的內用餐廳禁止主動提供塑膠吸管,但不包括速食餐廳。 洛杉磯市議會今天以12比0無異議通過,提議起草法令,要求所有的餐飲場所,除非顧客要求,否則不主動提供塑膠吸管。跟加州限塑措施相比,洛杉磯市準備推動的法令將所有餐廳包含在內,包括速食餐廳。 但經過與速食業者溝通,這項措施允許一個例外條件,針對有得來速車道的餐廳,業者可以告知車上顧客,如果願意的話可以索取吸管。 這項提案起草之後,仍要經由委員會及議會同意通過。提案的洛杉磯市議員歐法瑞爾(Mitch O’Farrell)表示,希望這項法令能在2019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針對員工26人以上餐廳開始實施,10月1日擴及所有餐廳。

韓2019年新規 大型超市禁用一次性塑膠袋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31日專電)南韓環境部今天表示,「關於節約資源及促進資源回收利用的法律修正案」即將生效,2019年1月1日起,南韓大型超市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袋。 根據修訂案,南韓全國2000家大型超市及面積超過165平方公尺的1.1萬家超市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袋,改為提供環保購物袋、紙袋給顧客。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指出,與此同時,南韓全國1.8萬家烘焙店明年起也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 明年1至3月,環境部將與各地方政府積極宣傳修訂案主要內容,努力解決塑膠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編輯:施燕飛)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 (2018/12/31)

台灣對抗氣候變遷 徵碳稅將列選項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4次締約方會議」(COP24)上周六落幕,環保署今天召開記者會說明「成果」,在媒體質疑看不到政府在新聞稿所說的「對抗氣候變遷行動,台灣展現多元活力」,未來有何具體積極的減碳策略?環保署代理署長蔡鴻德說,徵碳稅是選項之一,且再生能源將發展生質能,2025年20%目標應可提升。 碳稅在許多國家已經實施多年,包括德國、丹麥、日本和英國等課徵能源稅或碳稅,一項2010年的統計,英國實施碳稅後,每年減少排放約350萬公噸的碳。台灣訂定2030年總溫室氣體排放較2005年減量20%,2050年減量50%,包括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等學者都呼籲台灣應開徵能源稅或碳稅,使化石燃料相關產業所造成的外部成本內部化。 環保署環管處長袁紹英說,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已要求財政部,在2020年提出規劃課徵碳稅或能源稅的方案。 據了解,財政部規劃是推動能源稅取代油氣類貨物稅,從量加徵碳稅,並檢討貨物稅條例規定的課徵項目。 除了課徵碳稅來減碳的選項,蔡鴻德說,政府有訂定六大部門減碳行動,在能源部門,2025年的20%再生能源,只是計算風能跟太陽能,目前積極推動的生質能如果再算進來,再生能源可以

歐盟2025年前消除塑膠材料中的有害物質

歐盟執委會表示成員國應積極研擬促進循環經濟投資的措施。 依據歐盟區域委員會對歐盟執委會提出的塑膠政策,2025年前有害物質應從塑膠產品中徹底消除。 歐盟區域委員會表示這是必要的措施,如此所有塑膠產品和包裝材料皆可回收再利用。 歐盟區域委員會是由地區主管機關代表所組成的諮詢機構,針對擬立法之議案提出建議,並同意歐盟採取進一步行動的決議。 根據2019年1月公佈的歐盟塑膠政策,2025年預計回收約1,000萬噸塑膠廢棄物。 然而,回收物質中含有有害化學品對於邁向「清潔」循環經濟帶來挑戰。 歐盟區域委員會表示需要堅定的決心以邁向循環經濟,解決與塑膠相關的社會、環境挑戰以及相關問題。 歐盟區域委員會強調創新和投資在循環經濟扮演重要角色,促進社會和環境的變化,這是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關鍵步驟。 歐盟區域委員會表示能源回收比垃圾掩埋更重要,短期內無法回收的塑膠廢棄物或含有有害物質的塑料廢物應透過焚化方式轉換為能源,將具高能量含量的塑膠轉換為熱量和動能。 2018年5月歐盟化學總署(ECHA)承諾鑑定所有具疑慮的化學物質,

南韓擬擴大對電子產品的規範,增加產品類型及塑化劑的管制

南韓環境部研擬擴大對電子產品的毒害物質管制,調整處包含管制產品類型從原本的26項增加到49項;新增4項塑化劑測試,使毒害物質測試從原本的5項增加到9項;並針對未達標者調整罰則。 管制塑化劑的修正案預計2019年7月22日通過,增加產品類型的管制則預計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正式實施仍需等到總統層級的「電子產品暨車輛資源循環法」通過。 新增的23項產品管制類型包含: 除濕機、烤麵包機、電熱水壺、吹風機、電玩遊戲機。 新增的4項塑化劑測試包含: 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酯(B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BP) 違反規範的罰則也有所調整,包含依據先前違規次數增加罰金金額,自願揭露首次違規的業者給予罰金減半。首次違規的罰金為2,000萬韓圜(美金$17,780),第二次違規的罰金為2,500萬韓圜(美金$22,220),第三次違規的罰金為3,000萬韓圜(美金$26,670),原先所有的罰金均為3,000萬韓圜。 南韓環境部表示本次修正系依據產業界的建議及歐盟RoHS2指令(Directive 2015/862/EU) 進行調整。 資料來

面對大量垃圾威脅環境 峇里島2019年起禁用一次性塑膠器具

人進來貨出來,觀光業的興盛或許會「發大財」,但隨之而來對環境造成的汙染,卻經常讓各國出現難以估計的破壞,印尼觀光熱點峇里島近日祭出一項新政策,「將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用具,包括塑膠袋、保麗龍及吸管。」 風光明媚的峇里島,遊人熙來往壤,絡繹不絕來到這個旅遊聖地,水清沙幼成為這裡最大賣點。但是隨著多年來開發,人類造成的環境汙染的惡果亦伴隨而來。 在丹帕沙(Denpasar)沙努爾(Sanur)海灘,不論旅客下船的岸邊,以及離飯店區一小段距離的天然沙灘,堆積了大堆水杯、吸盤等塑膠垃圾,環境令人噁心。 新加坡《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報導,峇里島上面臨垃圾問題,不僅是外來遊客亂丟垃圾、當地業者也缺乏環保觀念,經常隨意傾倒來自飯店及村莊的垃圾,部份工人更貪圖方便,竟隨意將垃圾棄置於海中,讓這些垃圾隨著潮汐和海流,被衝上美麗的海灘。 造成當地海域和海灘遭遇嚴重汙染,縱使印尼政府不時出動大型機器及船隻進行清理,但峇里島的垃圾收集服務及收集垃圾的基礎設備仍不完善,跟不上經濟發展,導致情況愈來愈惡化。 「這裡的垃圾情況真的很糟糕….」在峇里島當導遊的亞沙華(Waya

歐盟通過一次性塑膠製品禁令

2018年初歐盟提案禁止一次性塑膠製品,12月20日歐盟執委會同意通過一次性塑膠製品禁令,該禁令針對海灘上最常見的10種塑膠製品以及廢棄漁具進行管制。 新禁令將帶來環境和經濟雙重效益,預計可減少34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並幫助消費者節省65億歐元的費用。 歐盟表示80%的海洋廢棄物是由塑膠材料所製成,導致90%的海鳥胃裡都含有塑膠製品。 執掌永續發展事務的歐盟執委會第一副主席Frans Timmermans表示非常支持執委會的決定,該禁令可真正保護地球環境與人民,歐盟意識到塑膠廢棄物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展現極大勇氣來面對,將使歐盟成為解決海洋塑膠廢棄物問題的全球領導者。 同樣重要的是,該決議也推動新的循環商業模式,並引領經濟往永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該禁令針對不同產品類別採取不同措施,是目前最嚴格的法令。 本周達成的臨時決議仍須經過歐盟議會及理事會的正式批准,待批准後,新指令將公佈於歐盟官方公報上,兩年後成員國開始實施。 資料來源:Chemical Action (2018/12/21)、PIDC編譯

遏止海洋污染 歐洲議會高票通過限塑法案

為遏制塑料製品對海洋污染日益嚴重的勢頭,歐洲議會今天(24日)以壓倒性多數投票通過限塑令,歐洲聯盟所有成員國將禁止使用塑膠餐具等一系列一次性塑膠製品。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歐洲議會在對這個限塑法案進行表決時,有571票贊同,僅有53票反對。 據報導,被這項法案列入禁止使用清單的物品包括塑膠餐具、餐盤、吸管、攪拌棒、氣球桿、棉花棒等日常用品。該法案同時呼籲歐盟的食品與飲料業者減少使用塑膠杯、塑膠瓶等一次性塑膠容器。 法案並要求,對於其他「尚未有替代品」的塑膠製品,例如漢堡盒和三明治包裝,歐盟的每個成員國必須在2025年前減少25%。 限塑法案在歐盟各國正式生效前,仍須通過若干程序,不過從這次在歐洲議會上獲高票通過來看,預計以後的程序應該都可以通過。歐盟已對外表態稱,希望限塑令可以於2021年前在所有成員國生效。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2018/10/26)

避免氣候變遷失控 聯合國:2020年前須採取行動

隨著2018年將成為有紀錄以來第4熱的一年,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今天警告,全球必須在未來2年採取行動,避免氣候變遷失控帶來災難性後果。 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在聯合國紐約總部發表演說指出:「氣候變遷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關鍵議題,我們正處於關鍵時刻。」 他表示:「如果我們不在2020年前改變做法,將錯過避免氣候變遷失控的時機,這將為人類和支撐我們的所有自然系統帶來災難。」 世界領袖在2015年簽署巴黎氣候協定,承諾連串措施,以限制全球氣溫上升低於華氏3.6(攝氏2度),以及在本世紀末前上升低於華氏1.5度(攝氏0.83度)。 但近來研究顯示,全球偏離原定計畫,可能無法達成目標。 古特瑞斯呼籲政治人物、企業界、科學家和公眾展現更強大的領導力,以「打破僵局」,讓全球走在友善氣候的道路上。 他說:「太多領袖拒絕傾聽,太少人對科學家提出的遠見採取行動。」再過2周,世界領袖將齊聚紐約,出席年度聯合國大會。 資料來源:Worldjounral.com (2018/09/11)

民眾連署請願 法國立法禁丟即期品

減少食物浪費是國際趨勢,法國、英國、日本等政府與通路業者,都有減少食物浪費的具體行動。今年APEC高階會議日前在台舉辦,與會成員國宣示,將比照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2020年減少食物浪費1成,至2030年減少5成。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數據,全球每年損失和浪費的糧食估計近13億公噸,占全球糧食生產總量的三分之一。且全球每年損失與浪費的糧食,其所製造的溫室氣體,比任何一個國家製造的溫室氣體還多。 法國每年浪費的食物高達700萬公噸,在20萬名民眾聯名請願後,2015年完成歷史性立法,禁止面積超過400平方公尺的的大型超市丟棄即期食品,強制捐贈未售出的食物給慈善機構,並祭出7萬5千歐元(約273萬台幣)的違規罰金,還制定國家食物浪費減量目標,2025年時浪費的食物要減一半。 英國大型連鎖通路特易購(TESCO)為減少食物浪費,把大袋蔬菜沙拉改為小包裝,減少買一送一的減價促銷,易造成食物浪費的麵包糕點數量也減少,並與果農與消費者合作,延長水果保鮮時間,還宣導如何利用未變質的剩餘麵包。 日本過去也是食物浪費大國,每年有632萬公噸的食物浪費。前年開始,業者也一改過去賞味期限標示方法,將賞味

error: 内容保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