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环保时事

最新文章

搜寻结果共 1712篇文章

ISO 14067:2018 产品碳足迹盘查说明

近年来,全球掀起减碳热潮,纷纷进行各项温室气体减量措施及减碳管理。因此,ISO组织于2013年公布碳足迹ISO/TS 14067技术规范,为企业所生产之产品及服务提供一种计算碳足迹的方法,进行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之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盘查与分析,以了解碳足迹并揭露排碳资讯给重要利害关系人,借以重新规划出更好的低碳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ISO组织于2018年月份发布了ISO 14067:2018产品碳足迹-温室气体量化的要求和指南取代了技术规范ISO / TS 14067:2013,同时ISO 14067:2018也升级为国际标准。新版标准的关键改变是为强化对外沟通及加重量化,纳入多个标准架构流程,改版重点包含: 表一 ISO14067:2018各章节变更差异说明 章节 差异说明 4.应用 调整文字,并与ISO14026沟通要求一致化 5.原则 (1)相对应-功能单位(CFP)/宣告单位(Partial CFP) (2)删除5.13Participation参与& 5.14Fairness公平 6.量化方法 6.1新增系统性量化碳足迹参考准则(Annex C) 6.2 PCR引用标准修

环评增量抵换增加农业部门 农机具汰换、鱼塭水车改良也可获碳权

2020年起,我国50公顷以上的园区开发都需提出温室气体抵换承诺。近期环保署扩大抵换来源种类,并新纳入农业部门减碳,这也是农民除了植树造林、禽畜粪处理之外,首次有机会从减碳行为中获益。环保署19日修正发布「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审查开发行为温室气体排放增量抵换处理原则」(简称「处理原则」)。农民汰换老旧农机为电动形式、渔船集鱼灯改为LED灯、养殖水车换成高效省电设备,都能获得减碳额度。 农委会表示,目前正在研拟合理的金额,将以补助形式向农民收购减碳额度后转卖给开发单位,希望今年就可以开始收购。 环评开发抵换原则 新纳农业减碳类别 为促进环评开发单位进行温室气体减量,环保署在2020年发布「处理原则」,要求符合50公顷以上园区开发、工厂设立、天然气以外火力发电、汽电共生厂兴建者,应提出增量抵换承诺,以抵减开发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处理原则」2020年发布后,共列出五大抵换来源,环保署1月19日修正再新增多种抵换来源,并纳入农业、运输部门减碳。农业方面,汰换老旧农机为电动农机、汰换渔船旧集鱼灯为LED灯、鱼塭增氧设备改为高效省电设备都可为抵换来源;运输方面,则是增加「汰换老旧汽车为电动或油电

不让中美超前 欧盟提「绿色政纲产业计画」抢洁净科技竞争力

美国于去(2022)通过《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大力补助绿色产业,欧洲市场跟着震荡。担心绿色技术出走,欧盟执委会昨(1日)宣布「绿色政纲产业计画」(Green Deal Industrial Plan),将透过简化法规、快速资金、培训人才、国际供应链合作等方案,确保欧洲净零产业竞争力。 在这项计画架构下,执委会预计提出「净零产业法」(Net-Zero Industry Act),加速净零产业布局。虽然「绿色政纲产业计画」有助欧洲对抗中美的绿色补助,但该计画提出后也有负面回应。欧盟理事会预计在2月9-10日开会讨论,预计将有一番激辩。 四大政策确保净零技术领先 1日由欧盟执委会提出的「绿色政纲产业计画」由四​​大计画组成。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欧洲决心引领洁净技术革命,要在快速发展的净零产业中维持领先地位。 在法规简化方面,执委会将提出「净零产业法」,简化申请与审查流程,并订定业界标准,让技术得以规模化生产。此法案将搭配《关键原物料法》(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协助欧洲制

和自然共同创造 环署携手丹麦邀「设计界诺贝尔奖」作品在台展出

全球面临气候及生态危机,如何为环境问题寻找解方,成为当代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环保署昨(31日)揭开「台丹环境教育合作与环境设计大赛展览」序幕,在台北西本愿寺展出「环境关怀设计竞赛」得奖作品,并邀请丹麦Index设计大奖(The Index Award)作品共同参展。 著名的「海洋吸尘器」(Ocean Cleanup Array)海废清除计画就曾获The Index Award大奖。环保署「环境关怀设计竞赛」则是2015年起比照The Index Award,以永续及创新为主题的奖项,至今已举办四届。此次展期从即日起至2月5日止。 The Index Award 设计界诺贝尔奖 近年得奖者倾向「和自然共同创造」 丹麦非营利组织The Index Project主办的Index设计大奖(The Index Award),有「设计界诺贝尔奖」之称,总奖金高达50万欧元,是世界上奖金最高的设计奖。历届得奖、入围的除了特斯拉、乐高等知名品牌,更有不少从这个大奖中脱颖而出的新创团队。 The Index Project教育总监安德森(Charlotte Høeg Andersen)表示,著名的海废

首份全球碳移除报告:自然界帮忙储存20亿吨二氧化碳 气候目标差距仍大

科学家警告,全球暖化1.5°C内能否达成,不只减碳要给力,还得加紧脚步部署二氧化碳移除。以牛津大学史密斯企业与环境学院为首的科学家,20日发布《全球碳移除报告》(State of Carbon Dioxide Removal),该报告是全球第一份追踪碳移除的独立科学评估。 《全球碳移除报告》估计,目前陆地上的移除量——例如透过植树造林、林地复育等传统碳移除方式——约为每年20亿吨二氧化碳。报告估计,2050年每年碳移除须达40亿吨。根据暖化情境的不同,目标差距预料将在2030年显现,且将会逐渐扩大。 种树也是碳移除——减碳有具体目标,碳移除须跟上 不同于碳捕捉及封存(CCUS),碳移除(CDR)是指捕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且长存下来——时间尺度可数十年至数千年(for decades or millennia),形式可储存于陆地、海洋、岩层、产品中。碳移除如何帮助我们达成气候目标?联合国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IPCC)在去年4月发布的报告指出,要将全球暖化限制在1.5°C或低于2°C的升温目标,二氧化碳移除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最新《全球碳移除报告》报告显示,控制暖化所需的「二氧化碳移除」

拜登政府发表最新气候指引 所有联邦专案必须计算碳排放

美国白宫发布最新气候变迁指引,要求联邦机构在审查洁净能源和其他基础设施提案时,必须根据《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规范,将温室气体排放纳入考量。 NEPA是美国第一部主要环境法,1970年由美国前总统尼克森(Richard Nixon)签署生效。 NEPA要求联邦机构在拟定重要计画前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NEPA仅适用联邦计画,包括由联邦提供全部或部分经费,或是须通经联邦许可审查的计画。 这份指引由白宫环境品质委员会(CEQ)发布,将取代2016年提出、但后来遭川普撤销的排放指引。 新指引让审查标准更加明确,并明列出符合标准的工具与实务范例。 CEQ主席马洛里(Brenda Mallory)表示,新指引有助提高气候智慧(climate-smart)与韧性,进而实现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所提的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新指引强调「合理原则」(rule of reason),要求专案审查的分析深度应与其影响成正比。此外,新指引鼓励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较低的计画,这类计画将比高排放的计画更易通过审查。 新指引也要求联邦机构必须量化间接排放数据。 CEQ表示,「这么做有助降低法律争议,

ISO 14064-1:2018组织型温室气体盘查解析

2018年12月19日ISO组织正式发布ISO 14064-1:2018温室气体-Part 1:组织层级温室气体排放与移除之量化及报告附指引之新版规范。 本次新版规范与2006年版差异如下: 1. 盘查报告边界: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需要量化,并建立文件化程序以界定组织边界外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那些要纳入报告边界及盘查清册内。 2. 量化程序:量化数据区分为一级数据(primary data)、特定厂址数据(site specific)及二级数据(secondary data) ,量化方法还需考量技术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3. 增加名词定义项目:​​ a.增加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定义:为组织营运和活动的排放源,不归组织所有或控制(通常发生在上游和/或下游链中)。 b.增加生物物质(biogenic material)与土地使用相关用语定义。 c.明确区分出组织、利益相关方及验证,相关名词用语解释。 4. 增修ISO 14060系列温室气体标准之间的关系 (详如表一所示)。 5. 增加ISO 14060系列标准背景说明:ISO 14060系列标准为量化、监控、报告、验证或验证温室气体排放和移除提供了完整和

速食革命!法元旦起速食内用禁「一次性餐具」

法国的连锁速食店正在为他们数十年来最大的改变之一做准备,因为政府禁止任何人在现场吃喝时使用一次性盘子、杯子和餐具。 从元旦开始,麦当劳、汉堡王、星巴克和SUBWAY等连锁店正面临环保主义者所说的一场「革命」,因为法国开始采取开创性的新措施来打击浪费。许多速食业使用的经济模式建立在一次性盒子、杯子和包装上,顾客在吃完后直接将其从托盘中倒进垃圾箱。 根据新规定,任何超过 20 个座位的餐厅——包括员工餐厅、连锁面包店、快餐店和寿司店——都必须为内用的顾客提供可重复使用、清洗的杯子、盘子和餐具。法国约有 30,000 家速食店每年提供 60 亿顿餐,估计产生 180,000 吨废弃物。 环保组织表示,其中 55% 是由内用的人产生的。 该法律仅涉及顾客内用时使用的餐具,任何外带的人,例如麦当劳,都将继续收到一次性包材。但环保团体希望一次性的外带包材未来也能改变,例如顾客可以为可重复使用的包材预留押金并退回。 新法律意味着内用汉堡和三明治不能再装在盒子里,但可以继续用纸包裹。 所有其他食物——包括薯片、鸡块、披萨、冰淇淋或蛋糕——必须盛放在可重复使用的餐具中,饮料必须装在可重复使用的杯子中,并

比利时非政府组织与理发店合作 回收剪下的头发来保护环境

比利时各地的理发师正在清扫顾客剪下的头发并将其装袋,然后将其交给一个非政府组织Dung Dung,该组织负责回收这些头发以保护环境。 头发回收专案将一缕一缕的头发送入一台机器,机器将它们压制成方形的垫子,可用于吸收油和其他污染环境的碳氢化合物,或制成生物复合材料袋。 专案共同创办人 Patrick Janssen 解释说,1 公斤(2.2 磅)的头发可以吸收 7-8 升(1.8-2.1 美国加仑)的油和碳氢化合物,并表示可以将垫子放在下水道中吸收水中的污染,在污染物到达河之前。 「我们的产品更加合乎道德,因为它们是在当地制造的……它们不是从地球的其他地方进口的。」他如此告诉路透社。 「他们是来这里解决当地问题的。」 该专案在其网站上表示,头发具有强大的特性:一根头发可以支撑自身重量的 1000 万倍,并且可以吸收脂肪和碳氢化合物。由于其角蛋白纤维,头发具有水溶性和高弹性。 布鲁塞尔 Helyode 沙龙的经理 Isabelle Voulkidis 是全国数十名向该项目支付少量费用以收集剪发的美发师之一。 「就个人而言,激励我的是,当我知道用它可以做很多事情时,我觉得现在把头发扔进垃圾桶

加拿大2026年实现20%新售车款为电动车或采混合动力设计

加拿大政府稍早宣布将强化其未来零碳排放发展目标,其中将提早于2026年实现20%比例境内新售载人座车、卡车与休旅车都必须采全电,或是混合动力形式设计。 在此之前,加拿大政府原订目标为15%比例,而此次不仅将2026年的目标提高至20%,更预期在2030年让此目标高至60%,并且在2035年让境内所有车款均以零碳排放形式打造。 而加拿大政府预期,若能顺利实现逐年减少碳排放量的话,预期在2026年至2050年间将能在能源总花费精简高约340亿加币 (约新台币7644亿元)。 目前载人座车的碳排放量,约占加拿大境内碳排放量总和的10%左右,虽然加拿大政府已经制定相关零碳排放发展目标,但实际上仍未在加拿大境内范围强制执行,甚至魁北克省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更有自己提出规定。 此次提出强化零碳排放发展目标,相关规定预计会在2023年内正式提出,未来无法配合的车辆进口商、制造商将会依照加拿大环境保护法开罚。 为了鼓励消费者换购电动车,加拿大政府预计在2027年以前于全国境内出资安装超过8万5000座公共充电站,借此扩大加拿大境内使用电动车的基础建设规模,另外也将针对一般消费者提供最高5000加币补助,

欧盟减碳重大协议:建筑与运输碳市场IN 免费排碳配额OUT

欧洲议会代表与欧盟国家代表18日针对欧盟碳交易市场(EU-ETS)的重大改革达成协议,将逐步削减碳排放配额,促使ETS涵盖产业的碳排放量在2030年相比2005年减少62%。此外,欧盟也将针对建筑与道路运输推出新的碳交易市场──「ETS 2」。新协议要等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通过才会正式生效。 碳市场缩减配额 碳排目标再加严1% 欧盟碳交易市场管制高耗能的能源业、钢铁业、矿业、造纸等近1.1万家企业,相当于近半的欧盟境内排放。欧盟的目标是2030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要相比1990年减少55%,因此,碳市场改革势在必行。 欧盟碳市场是利用总量管制来降低碳排。减碳有成、排放低于管制配额的企业会产生可交易的碳权。减碳不足的企业则须购买碳权来抵销碳排。每吨碳的交易价格则依配额与碳权供需而浮动。 谈判从16日展开,历经30小时才达成协议。代表们决定,2030年欧盟ETS涵盖的温室气体排放要比2005年减少62%,比原本欧盟执委会提议的61%多了1%。 为达成这项目标,ETS将在2024年一次性地削减9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配额,并于2026年再减2700万吨。在2024年至2030年间,每年的配额

IEA:能源危机让绿能加速冲 未来5年可建完过去20年的量

俄乌战争让全球陷入能源危机,为降低国际能源价格影响,再生能源快速扩张。据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发布的《再生能源2022年报告》(Renewables 2022),未来五年全球再生能源装置容量将成长近一倍,可望超过燃煤,成为最大的电力来源。这个趋势也有助于控制全球暖化的增温于1.5°C内。 为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各国加速建置再生能源。在政策跟投资的加持下,IEA预估,过去用了20年时间才完成的建置量,未来只要用5年就可以建完。 IEA估算,2022年至2027年间,全球再生能源装置容量将成长2400GW(百万瓩),相当于中国的总装置容量。这五年的电力扩增计画中,再生能源就占了九成以上。预计到2025年初,再生能源将超过燃煤,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 「乌克兰战争是欧洲再生能源进展的关键点」,IEA预计,未来五年(2022年~2027年)欧洲新建再生能源将是过往五年期间增量的两倍。 中国、美国和印度也都有明显的增长。 IEA指出,中国未来五年新建再生能源的容量约占全球新增容量的一半;美国今年刚通过《降低通膨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也有助再

全球最盛大青年生物多样性论坛:人类行为需改变 公平正义不能缺席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6日开幕,近200国的代表汇聚到加拿大蒙特娄,要为未来十年生态订下全球关键协议。就在各国歧见众多,磋商进度缓慢之际,距离会议中心步行不到15分钟的蒙特娄旧港,也汇集了3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他们之中,最小的仅10岁。他们不仅要驱动协议前进,更想用行动来扭转生物多样性加速流失的命运。 恢复自然不能等 50国青年力力促联合国具体行动   联合国第15届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正在蒙特娄举办,会议的重大使命就是订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纲要》(Post 2020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为未来十年如何展开行动订下具体目标与准则。 全球青年生物多样性网络(Global Youth Biodiversity Network,GYBN)5~6日举办全球最大的生物多样性青年论坛。创办人舒瓦赭(Christian Schwarzer)上台疾呼,「今年,我们要确保各国代表听到我们的声音。」   科学家指出,未来十年,全球将有近百万种物种濒临灭绝。青年们希望各国不要只给个空洞的承诺。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原民青年述说,家族在同一片土

国人手机回收率落后国际 超商、清洁队全台收机不间断 转卖、维修也很永续

台湾有超过五成的民众身边都有几台闲置不用的手机。但你知道吗? 100支iPhone约可提炼出0.97克的金、7.5克的银、710克的铜;回收1万支省下的生产耗能,相当于140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我国手机回收率虽逐年提升至12%,但与国际平均15~20%仍有一段差距。根据环保署调查,民众不愿将手机拿出来回收的原因,包括不知道去哪里回收、缺乏回收奖励,以及担忧个资外泄。 手机的循环之旅:拆解、精炼、再利用   旧手机回收去了哪里?不论是交给超商、电信业者、手机门市或清洁队,手机的循环之旅都即将启程。环保署回收基管会电子电器与资讯物品管理组组长李志怡受访表示,手机循环过程中,人工拆解或后端精炼都有可能衍生出无法再利用的废弃物,因此需由合格业者处理。而可再利用的塑胶、贵金属,则会各自进入合适的循环制程。 以iPhone为例,100支iPhone约可提炼出0.97克的金、7.5克的银、710克的铜,提炼出的贵金属都可以进入再利用制程。回收每万支省下的生产耗能,相当于140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李志怡解释,手机虽属一般废弃物,但内含有害成分,因此需要交给公民营的「甲级处理机构」处理

一把螺丝起子轻松维修 模组化环保手机Fairphone 4在台上市

你多久换一支手机?主打模组化、一把螺丝起子就能维修的荷兰环保手机品牌「Fairphone」昨(8日)宣布正式在台上市。 Fairphone主张延长手机生命周期,减少电子废弃物汰换与碳排放,而亚洲市场的第一站就是台湾。第四代「Fairphone 4」手机由皇锋通讯、远传电信独卖,将提供台湾两年、国际三年保固,并承诺五年的零件供应及软体更新。 零件轻松拆换 环保手机Fairphone 4 在台上市   手机为人们带来便利生活,但无论是原物料的开采、还是淘汰后的废弃物处置都造成地球庞大负担,制造过程也屡传出劳动权益问题。来自荷兰的环保手机品牌「Fairphone」在2013年成立,主张生产环境公平、维修设计方便、再利用材质比例高,为市场注入友善环境及人权的替代方案。 Fairphone去年推出第四代「Fairphone 4」,昨(8)日举办在台上市记者会,将由皇锋通讯、远传电信独卖。 Fairphone共同创办人、专案总监Miquel Ballester Salvà表示,欧洲以外第一个进军的市场就是台湾,「能在台湾街头看到人们手里拿着Fairphone 4,是朝公平和永续的世界迈进一步。

伦敦地下防空洞长出零碳农场 运输哩程短 新鲜度绝佳

你眼前有一盘沙拉,包装上说这些蔬菜来自「地下农场」(Growing Underground),你会想到什么?蔬菜不是本来就是从土里长出来的?这里指的地下,是指伦敦地下33公尺处的防空洞。 克拉珀姆(Clapham)位在伦敦南郊。在比地铁更深的地底下,存在一个二战的防空洞。英国农业科技公司「零碳农场」(Zero Carbon Farms)在这里打造一座垂直农场,种植生菜和香料植物。 防空洞种菜的好处是什么?对消费者来说,这里的蔬菜收成后数小时内就能摆上餐桌,新鲜度绝佳。因大型零售商和在地餐馆对其豆苗、芝麻叶和西洋菜的需求强劲,公司预计将种植面积再翻倍。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介绍,这里一年可以收成60次,是传统农场的六倍。跟一般土壤种植方式相比,可减少70%的用水。 垂直农业不是没有缺点,种植环境需经严格控管而且非常仰赖人工照明,电力消耗导致生产成本高昂。但这个农场就建在地下,地底温度稳定,所以全年都能生产。 垂直农场所需的用地也较少。零碳农场指出,这代表着更小的空间就能种植更多的作物,再加上农场就位在城市正下方,运输里程少,排碳也可以降低。这一点有助达成公司成立的初

摊开事废的生辰八字 环署推「资源循环虚拟园区」 从垃圾到产品一次把关

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也将拥有专属的「虚拟园区」了,但这可和元宇宙无关,更不是传统的产业园区,而是环保署推动循环经济的创新机制。这套机制允许企业和中下游的废弃物再利用机构、加工厂组队,打造出一个个「资源循环网络」。由于上中下游业者位处不同县市、却在同一个循环产业链中,事废清理计画可一并打包申请,就像是虚拟园区一样,一次看完废弃物再利用的前世今生。 环保署日前发布办法,有别于过去产业链各家业者的「废清书」须由不同主管单位审查、耗时费力,新作法则是一次邀集地方、中央有关单位以及专家、公协会代表联席共审,省去多余的沟通时间及成本。 上、中、下游管理单位各异 废清书审查旷日废时   台湾强劲的制造业也走向循环经济制程,例如高科技厂蚀刻印刷电路板后,含有铜离子的废酸液不会丢弃,而是送交「再利用机构」做成含铜盐类原料、铜粉原料,进入「加工厂」重新做成产品,如铜金属或各类金属盐,最后回到市场或重回产线。 为了有效管理废弃物循环,环保署规定达一定规模、或是会产出有害废弃物的企业,以及废弃物「再利用机构」都须缴交「废弃物清理计画书」(简称废清书)给地方或中央主管机关,经过审核才能营运。 废清书

海废标章两年认证18项产品 世足赛球衣、国民蓝白拖彰显循环经济价值

把海废「穿」上身,一点也不稀奇。正热烈开打的世界杯足球赛,德国、西班牙、阿根廷等国家队球衣,就是来自台湾的再生纤维且含海废成分。另有业者开发出全球第一双海废全循环拖鞋「新国民蓝白拖」,使用的海废宝特瓶完全是「台湾制造」,不仅代表我国草根文化,更彰显循环经济的价值。 环保署去年推动「海废标章」,两年来已认证七家企业、18项产品,接下来是把海废标章列入回收基金的绿色费率对象,让采用海废再生原料的业者享有回收处理费率优惠,预计明(2023)年上半年上路。获标章的产品也会列为政府优先采购的环保商品。 新国民蓝白拖连海废都是台湾制造 洗发精也能取得海废标章 由休闲鞋品牌驰绿国际旗下品牌「22制梦所」开发的「GreenPlax® 新国民蓝白拖」,号称全球第一双海废全循环拖鞋,每双鞋体由五个海废宝特瓶、三个回收牡蛎壳再生及部分环保EVA材料再生制成。为了达成「在地全循环」,团队使用的海废宝特瓶除了来自台湾在地,也在台中建置产线以建构本土绿色供应链。 目前开发团队正在进行集资计画,未来也预计捐赠部分所得,除了举办多场全民净滩,同时也承诺会以三倍价格收购拾荒者的宝特瓶,促进海废与陆上宝特瓶的循环。 美妆

2030公车电动化、2040汽机车电动化 交通部提运具净零关键战略

我国2050年净零规划,电动运具是重要的一环。交通部22日召开「运具电动化及无碳化」关键战略社会沟通会议,提出明年起停止补助柴油公车,2030年市区公车及公务车全面电动化,2040年电动小客车及机车市售率100%等目标。 交通部提2030年公车全面电动化、2040年电动汽机车市售率100%   我国2050年净零路径,交通部主责12项关键战略之一的「运具电动化及无碳化」,交通部偕同经济部、环保署、内政部等相关部会规划「提高电动运具数量」、「完善使用环境配套」、「产业技术升级转型」三大策略。 在电动运具数量上,交通部首先规划明年起停止柴油公车补助,2030年汰换1万1700辆市区公车,并达成市区公车及公务车全面电动化,预估一年可减量40.3万公吨;电动小客车及机车将各自在2030年达成市售率30%、35%,预估减量74.8万公吨及59.5万公吨,并在2040年完成100%市售率的目标。 广设充电设施作为配套,交通部锁定公共停车场、电动车经销维修场及加油站等场域建置,同时研拟充电设施规范、充电设施装设申请单一窗口,促进充电设施普及化。而为了降低电动运具门槛,也有各种财务优惠作为

COP27达历史性决议:气候灾害可获道义赔偿

历经30多小时的延长讨论,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7)会员国终于在20日(周日)上午达成「历史性」协议,设立「损失与损害」(Loss and Damage)的全球基金,为排碳不多,却饱受气候灾难的穷国提供财政援助,为期两周的会议也跟着落幕。 除此之外,这场近200国家代表参加、由埃及主办的年度气候盛会没有太多突破。减碳议题并无重大进展,讨论过程反而出现不少后退的声音,威胁要降低承诺,最后大会仅守住平盘。 损失与损害获得环境正义「道德上」的胜利   穷国、富国均无法逃避极端天气的影响,但穷国对抗气候危机的方法有限,往往要承担更大的灾害。 「损失与损害」基金将为救援并协助这些国家重建所需的财务提供援助。过去20多年来,工业化国家虽愿意提供绿色气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却不愿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 《卫报》报导,损失与损害的讨论陷入胶着,周五欧盟才态度大转弯,但要求被归类在开发展中国家的大经济体或排放大国应站在捐助国这边,而非受捐助国,美国则到周六才同意该基金,附加条件则是让脆弱国家优先接受补助。历经彻夜谈判,联合国气候变迁事务官员斯帝尔(Simon Stie

error: 内容保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