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环保时事

最新文章

搜尋結果共 1713 篇文章

气候变迁是薪水和退休金小偷! 2050全球人均收入少19%

你知道吗?气候变迁是薪水和退休金小偷! 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最新研究估计,2049年气候变迁预计将造成每年38兆美元的经济损失。 2100年,损失还可能再翻一倍。 38兆美元的损失有多大?大概是整个欧盟全年GDP的2倍多,美国全年GDP的1.5倍,或是台湾2023年GDP的近30倍。 该论文研究过去40年来气候对全球1600多个区域的经济影响,如年均温的变化如何影响经济成长率的变化,再用电脑模拟预测未来走势。结果发现,跟「无暖化」的情境相比,26年内,气候变迁将导致全球人均收入减少18.8%。 尽管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经济损失,但是,损失最大的是那些最穷、历史累积碳排最低、最不需要为碳排负责的国家。该研究估计,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收入损失比最富的国家还高出61%;历史碳排最低的国家,收入损失比历史碳排最高的国家高出40%。 「这些现象再次突显了气候冲击普遍存在不公。」该论文说。 从区域来看,富裕的北美和欧洲受到的损失最轻,人均收入预计下滑11%;台湾所在的东南亚和东亚,预计减少19%,略高于全球平均;最惨的是南亚和非洲,收入减少超过22%。 这仅仅是看收入损失,但气候变迁还增加了其他生活成

从空气抓二氧化碳!全球最大碳捕捉工厂在冰岛一年抓下8600辆车的排碳

全球最大的直接空气捕捉(Direct Air Capture, DAC)工厂「猛玛」(Mammoth)8日在冰岛启用,每年可移除3万6000吨的二氧化碳,约等于减少8600辆车的碳排。跟目前最大的同型工厂相比,足足多了八倍。 产能跃升成本降低不易2021年,瑞士新创公司Climeworks启用直接空气捕捉工厂「欧卡」(Orca)。欧卡厂位在冰岛,每年可捕捉4000吨二氧化碳。捕捉到的二氧化碳交给冰岛合作伙伴Carbfix进行碳封存,当年是全球最大的直接空气捕捉与封存(DAC+S)工厂。 「欧卡」源自冰岛语的orka,意思是「能源」。欧卡厂启用不久,Climeworks随即开始兴建猛玛厂并在两年内完工。猛玛厂每年可捕捉3万6000吨二氧化碳,是欧卡厂的九倍。 减碳缓不济急,许多专家将希望寄托在负碳技术。一般听到的「碳捕捉」是将火力发电厂、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分离、压缩,再送去封存;「直接空气捕捉」则是拦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外媒以「巨大空气清净机」、「二氧化碳吸尘器」形容。 《卫报》解释,工厂先利用强大的风扇将空气吸入收集器,再利用碱性过滤器吸附二氧化碳。等过滤器充满了二氧化碳,收集器就

再生料验证在国际塑胶税发展趋势下所扮演之角色

因應歐盟2021年開始向成員國收取塑膠稅作為復甦經濟之新增稅收項目,近年又面臨全球塑膠公約等國際減塑浪潮,國際間逐漸形成針對塑膠產品或原物料收取環境稅之政策發展趨勢。在這個發展趨勢下,再生料驗證作為產業溝通工具,能夠與國際政策扣合,達到節稅效果,在產品競爭力上扮演重要角色。 塑膠稅起源 近年來,減塑一直都是國際談判桌的重要議題,雖然經歷COVID-19影響有暫緩趨勢,但在疫情後之現在,限塑、減塑議題又重返熱潮,尤其預計於2024年訂定之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s Treaty),將對世界各國產生法律約束力,可預期將對塑膠產業造成新一波挑戰。 為因應COVID-19對全球產業造成之衝擊,歐盟於2020年推出NextGeneration EU 經濟復甦計畫,新增塑膠稅作為提升歐盟整體預算的重要措施之一,並自2021年開始徵收。 其徵收依據係以歐盟統計局(Eurostat)資料為基礎,針對成員國前一年度之不可回收再利用塑膠包裝廢棄物(non-recycled plastic packaging waste)總量,以每公斤0.80歐元之費率課徵,預計每年可產生約60億歐元稅收

全台第三家EV100企業-台灣大承諾2030年全面使用電動車

台灣大哥大10日宣布,上月29日通過EV100申請,5月10日正式加入「EV100全球倡議」(Electric Vehicle 100%),成為全台第三家通過EV100會員。台灣大承諾將於2030年前全公司交通載具100%電動化,台灣大公務車與公司車皆改為電動車。 讓公司車隊先電動化 EV100去年成績斐然 台灣大在2022年加入RE100全球倡議,是當時台灣首家率先加入的電信業者,承諾將於2040年達到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今年5月,台灣大再加入EV100倡議。該倡議同樣由The Climate Group所提出,提倡齊聚企業之力,讓電力交通運輸在2030年成為新常態(the new normal)。 根據EV100上個月發佈最新年報資料,截至2023年,128家的EV100企業成員總共在全球增加了23萬餘輛電動汽車,較去年增長57%,是該項倡議發起至今的最佳成績。EV100也要求成員興建電動基礎建設,包含設置充電樁。去年,EV100總計在全球安裝了5000多個充電站。 最新宣布加入EV100的台灣大,則透過自建的MyCharge充電平台,從消費者端推動節能永續新生活,解決電動車

台灣第一個碳標籤認證草莓-台一休閒農場

台灣草莓也有碳標籤了。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執行台一休閒農場草莓鮮果碳足跡盤查,經過一年的輔導,通過環境部審查,成功取得「產品碳足跡標籤」(以下簡稱碳標籤)。這張標籤紀錄著草莓從生產到廢棄回收的碳足跡排放量。苗栗農改場表示,未來將輔導業者針對碳排熱點進行精準減碳,也歡迎消費者選購有碳足跡標籤的產品,一起推動業者減碳產業轉型。 農業部6日發布新聞稿表示,苗栗農改場執行台一休閒農場生產的「400g塑膠手提盒草莓」碳盤查,成為台灣第一個擁有碳足跡標籤的草莓。苗栗農改場指出,台灣自2009年推動碳標籤制度以來,共有500多件產品取得碳標籤,但多集中於食品與製造業,農產品相對較少。草莓碳標籤的取得,不但可擴大碳標籤的農產品,更能促進綠色消費。 苗栗農改場呂秀英場長表示,草莓碳足跡以環境部公布之「碳足跡類別規則(CFP-PCR)生鮮水果」為依據,紀錄草莓從生產到廢棄回收的碳足跡排放量。 盤點結果顯示,台一休閒農場生產的「400g塑膠手提盒草莓」,總碳足跡排放量為1.1kg二氧化碳當量(CO2e)。各階段碳足跡比例依序為: *原料取得占68.81%*製造占30.81%*使用占0.33%*廢棄處理占0

對氣候變遷不孤單!「氣候咖啡館」陪你面對末日焦慮

你是否曾在「開冷氣」與「拯救北極熊」兩種選擇間掙扎?又或是試圖說明自己不生小孩是因為人類已經對地球造成太多環境負擔,而被長輩斥為無稽之談?今年是科幻災難片《明天過後》上映20週年,我們似乎距離電影中因極端氣候帶來的末世災難越來越近,焦慮不安在這個世代的人們內心裡不斷發酵、膨脹。而「氣候咖啡館」(Climate Café)的出現,便是希望讓有相同焦慮的人們能夠聚在一起互相療癒。 抒發極端氣候帶來的焦慮,氣候咖啡館成療癒平台 根據非營利組織Force of Nature(2019 年,由時年僅19歲的 Clover Hogan 創立的倡議組織,目標是針對氣候變遷推動系統性的改革)的統計,目前有49個國家曾舉辦氣候咖啡館,並累計辦理190場以上。最早的一場氣候咖啡館,可能是2015年在蘇格蘭由Jess Pepper主辦,最初的起心動念是來自於某次他結束一場社區型的演講後,會後人們紛紛想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來對抗氣候變遷,讓他發現比起組織倡議、一次性會議,人們更需要的是傾訴。 基於相似理由,來自非營利組織氣候心理學聯盟(Climate Psychology Alliance)的 Rebecca N

鋰對於歐盟的綠色和數位轉型至關重要

鋰是歐盟根據《關鍵原料法》列出的 34 種關鍵原料之一,也是歐盟尋求放棄化石燃料並轉向清潔能源的關鍵組成部分。 歐盟理事會最近通過的《關鍵原材料法案》(CRMA) 為歐洲工業在 2030 年實現關鍵礦物 10% 的提取、40% 的精煉和 15% 的回收,轉型的關鍵材料當中有34 種關鍵材料和17 種策略材料,而鋰是非常重要的原料之一。 為什麼是鋰? 根據歐盟能源轉型計劃,該礦物將會因電動車和能源儲存系統所需的大量電池生產而面臨增加的需求。國際能源署(IEA)估計,到2040年,全球對鋰的需求將與去年相比增長42倍。 “主要是未來的汽車、公車和卡車將會消耗所有的鋰” 比利時魯汶大學永續金屬與礦物研究所所長Peter Tom Jones告知Euronews。 鋰是一種非常輕的礦物,在促進綠色和數位化轉型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有助於應對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 “越來越多的公司將擁有可再生電力生產設施,他們把這些電力存儲在大型固定電池中,以便將其用作智能系統,無論是將電力存儲起來還是將電力送回電網” Jones補充。 鋰可以從硬岩或(

2028年綠氨就可運抵台灣 睿禾控股簽訂台灣首張海外綠氫合作開發協議

台灣公司睿禾控股2日在澳洲簽署台灣第一張海外綠氫合作開發協議H2U。H2U是大型綠氫開發專案,由台、日、韓、澳業者共同合作。睿禾控股是這項專案的台灣區獨家合作業者。 H2U的目標是2032年年產400萬噸的綠氨,第一期計畫預計2028年開始生產,年產100萬噸的綠氨,同年度綠氨即可運抵台灣,提供台灣產業具競爭力的低碳原料。 H2U跨國計畫 2028年預計產100萬噸綠氨 H2U計畫位於澳洲昆士蘭,由台灣睿禾控股、日本三菱重工、韓國東西電力、澳洲皇家孚寶及奧瑞康公司共同開發。藉由澳洲便宜的綠電與土地,提供具有價格競爭力的綠氫。 H2U所生產的綠氫與綠氨,部分供澳洲當地業者使用,其餘出口。由於液態氫的運輸仍在試驗階段,因此須將綠氫轉化為綠氨,以綠氨形式出口到台灣、日本、韓國。H2U的計畫目標是2032年年產400萬噸的綠氨。第一期計畫預計於2028年完工,年產100萬噸綠氨。 2日下午,睿禾控股在台灣駐澳代表徐佑典與昆士蘭副州長狄克(Cameron Dick)的見證下完成簽署。狄克指出,這是昆士蘭生產的綠氨出口到台灣的第一步,也是台灣與昆士蘭雙邊關係的重要里程碑。徐佑典則表示,澳洲豐沛的天

英環團揭非法溫室氣體走私歐盟 大宗HFC冷媒來自中國、土耳其

常用做冷媒的氫氟碳化物(HFCs)易導致全球暖化,歐盟正加速淘汰,但隨著管制加嚴,售價跟著上升,不法份子嗅到商機。英國環保組織「環境調查署」(EIA)4月公布調查結果,犯罪份子為高利潤鋌而走險,將大批來自中國與土耳其的冷媒走私到歐洲,增加氣候危機。 HFCs主要用於冷凍設備、電子清洗等等領域,雖然不會破壞臭氧層,但具有高溫暖化潛勢(GWP),會加速全球暖化。因此,歐洲與其他工業國均承諾2036年使用量將比2012年減少85%,不過,這項商品還是在市面流通。 「在歐洲市場上要找到非法HFCs並不難」, 環境調查署資深氣候專員瓦爾拉芬斯(Fin Walravens)告訴《Euractiv》,「只要能成功偷渡最污染、最髒的氣體,等同可以賺到最多錢」。他說,非法HFCs貿易不僅加劇氣候變遷,也涉及重大逃漏稅。 環境調查署曾在3年前發表調查報告 ,揭露非法HFCs透過羅馬尼亞走私進入歐盟。今年4月的更新調查《更加寒慄》(More Chilling Than Ever)進一步揭露走私管道。走私商主要從土耳其和中國採購HFCs,經保加利亞等國進入歐盟,再銷往希臘、德國、法國、義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

歐盟天然氣市場將逐步轉型到氫氣

綠電發展成熟,但重工業與交通的低碳轉型無法只靠綠電,還需要氫能。歐洲議會11日通過新法,確定歐盟天然氣市場與基礎設施將逐步轉型到氫氣,為工業的低碳轉型建構氫能市場與輸氫網路(氫網)。法案尚須歐盟理事會表決,才能正式上路。 為工業低碳轉型 歐盟確定走向氫能 歐洲議會11日通過氫能與脫碳氣體市場套案(hydrogen and decarbonised gas markets package),鼓勵投資氫能,並加速轉型到生質甲烷(biomethane)與低碳氫等永續能源。 《Euractiv》報導,歐洲議會議員蓋爾(Jens Geier)表示,這是「歐洲氫市場發展的法律基礎、逐步淘汰天然氣的開始」。另一位議員布澤克(Jerzy Buzek)則稱,未來能源市場將有兩大來源——綠色電力與綠色氣體。 歐盟的目標是2030年底將溫室氣體淨排放相較1990年水準削減至少55%。根據《Hydrogen Insight》,歐盟界定了「低碳氫」及其衍生物(例如合成甲烷)的定義,這類氫氣在生產過程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會比天然氣減少七成。 歐盟執委會在2021年提出了氫能草案。蓋爾指出,歐洲的鋼鐵與化學產業要脫碳並

K-pop綠色覺醒 BTS東家推隨機小卡用「水溶性塗層」 韓網全炸鍋

近年綠色風潮吹進韓國K-pop娛樂圈。日前,防彈少年團(BTS)、NewJeans等知名團體的所屬經紀公司HYBE宣布推出環保專輯,除了專輯外殼、內容物都將改用更永續的環保材質,甚至將推出「水溶性塗層」的小卡,這也讓入了小卡坑的粉絲們一片譁然、怨聲四起。 小卡衝高銷售佳績 專輯本體淪為垃圾 K-pop圈盛行小卡文化。同一張專輯公司會出不同版本、不同通路的小卡,以增加買氣。對於想集齊全套小卡或是想收藏本命成員小卡的粉絲來說,不僅要有購買多張專輯的財力,還得有十足的運氣。有的粉絲則是為了參加偶像的「簽售會」,想增加中籤機率,而購買大量專輯。 不過,當收集到需要的內容物後,這些重複購買的專輯本體就可能被丟棄在路邊,造成浪費亂象、也讓垃圾增加。 因此,BTS東家HYBE在上個月18日宣布,未來旗下藝人推出的Weverse版數位專輯,將改為更永續的設計。所謂的數位專輯,並沒有實體CD,僅提供一張數位卡,掃描上面的QR Code後,就可以在特定App或平台上聆聽音樂或觀看寫真,原本應該是很環保的設計。不過,唱片公司為了滿足粉絲的收藏需求,大多會附上隨機小卡或其他品項。 HYBE預計將專輯外殼、內容

沙漠產蔬菜 杜拜斥資上億美元興建「超巨」垂直農場

隨著全球資源分配及糧食問題受到重視,不少國家在食物保存、研發灌溉方法,以及如何生產更多可食用作物及蔬果等面向上做努力。像挪威的種子銀行(Svalbard globale frøhvelv)、以色列的滴灌技術(Drip irrigation system)等。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最近致力興建和執行的「超大垂直農場」GigaFarm也是其中之一。 ►杜拜在2022年宣布啟用全球最大的「垂直農場(Vertical Farm)」。圖片來源: Intelligent Growth Solution(IGS) GigaFarm計畫再蓋垂直農場,面積達8.3萬平方公尺 先前杜拜在2022年宣布啟用全球最大的「垂直農場(Vertical Farm)」。這個占地面積約3.1萬平方公尺的室內農場,就位在距離杜拜市區約40公里處的「阿勒馬克圖姆國際機場」(Al Maktoum International Airport)內。農場內堆疊成塔的箱盒托盤裝著各式作物,不僅只需少量的土壤和水分就能存活,每年更能順利收成達約百萬公斤的高品質蔬菜。 不過,俗話說「青出於藍勝於藍」,杜拜的另一頭現在也已開始實施G

人工智慧如何幫助亞馬遜每年節省 50 萬噸包裝

Amazon 每天向 19 個國家運送 2000 萬件包裹,需要大量的紙張、紙板和塑膠包裝,弄清楚如何有效地包裝所有這些物品對環境和自身利潤都有好處。 所以在2019年,亞馬遜推出了自己專有的人工智慧模式來減少包裝浪費,結果根據公司數據,五年後,它每年幫助節省至少 50 萬噸包裝,這大約相當於 7,750 架波音 737 飛機的重量。 為了處理大量的包裹,亞馬遜的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名為「包裝決策引擎」的人工智慧模型,來預測最有效的包裝選擇,例如: 確保一組晚餐盤能獲得一個堅固的箱子,而毯子則不需要。 該模型使用自然語言處理和線上商店中每件商品基於文字的數據,包括產品名稱和描述等基本資訊,它還收集來自退貨和產品評論的反饋,並整合有關收到損壞產品的資訊,它將所有數據與物品到達亞馬遜倉庫時使用特殊電腦視覺通道拍攝的照片結合,這些照片為公司提供了每個物體的確切尺寸的詳細資訊,並從多個角度捕獲圖像,幫助其確定最佳的包裝方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該模型在識別特定物品方面增加了更多細微差別,例如,成人尿布等個人物品不會在沒有包裝的情況下運輸,以節省材料,而具有強磁鐵的產品會得到足夠的保護,以便它們能夠

以終為始,掌握綠色循環設計關鍵

循環經濟下的設計思維改變 早期所談及的「綠色設計」,通常都是以材料的選擇管理、減少包裝與運輸方式,乃至最後廢棄時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為主,基本上是架構在「綠色生命週期的環保4R理念(Reduce源頭減少、Reuse循環使用、Recycle回收再製、Replace 替代材料)」之上,以達到降低污染,改善全球環境生態之影響。然就隨著國際間永續發展趨勢下的產業變革與綠色轉型,設計的思維也隨之變化。 過往傳統產品設計開發的過程中,產品設計師主要多以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出發為概念,強調的是從產品面出發,如外觀上的美學、材質的耐用性與觸感、產品易用性與操作流暢性等細部的設計考量為主。然而,現在的產品設計不只強調外觀酷炫,也不只是改用綠色材質,更要能與環境和平相處,要能做到循環永續的目標,即便產品生命週期結束,也不會成為環境的負擔。因此,我們要從綠色設計進階到循環設計。而「循環設計」與過往的產品設計的共同點皆是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顧客導向思維,而差異則是在於「循環設計」主張以去物質化、使用具循環經濟價值的永續材質與回收系統為優先,全盤考量商業價值面向。從有形到無形的審視產品循環效益,為各種議題尋求創

綠色和平表示: 塑膠回收後更毒,衝擊人體、環境、食物鏈

回收塑膠能解決污染嗎?答案是「不能」。您或許會對這個答案感到訝異,但綠色和平在 2023 年發布的報告《永恆之毒》確實指出,塑膠在回收過程中不僅會增加毒性,也對回收場的工作人員、附近的社區、甚至末端的消費者構成嚴重的健康威脅。 回收塑膠,就是回收有毒化學物質 綠色和平美國辦公室於 2023 年 5 月發布的報告《永恆之毒:塑膠回收對健康威脅的科學研究》指出,塑膠含有 13,000 種化學物質,其中超過 3,200 種已證實對人體有害,還有許多化學物質尚未評估其毒性。因此,一旦塑膠進入回收系統,就等同回收其中的有毒化學物質。 再生塑膠的化學物質通常含量較高,毒性更強,包括苯、有毒阻燃劑、內分泌干擾物質、環境污染物如「溴化及氯化戴奧辛」以及其他致癌物質,這使得再生塑膠不適用於食品級或其他消費用途。也就是說,塑膠本質上並不適合循環經濟。 塑膠回收的三個毒物轉移路徑 幾乎所有塑膠都是碳(多為石油/天然氣)和有毒化學物質組合而成,在回收過程有三個不可控的毒物轉移路徑: 分類不當,以及分類後的特定包裝成分,也可能導致回收塑膠產生毒性,研究發現機械回收一號塑膠(PET#1)可能產生致癌物質苯(ben

吃甲烷的微生物可望消除導致地球暖化的碳排放

新創公司 Windfall Bio 開發了可以解決一些最具挑戰性的甲烷來源的微生物。 甲烷在大氣中存在的頭 20 年裡,其效力大約是二氧化碳的 83 倍,雖然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已承諾在2030 年大幅減少甲烷排放,但最大的人為來源是農業,特別是牛肉和乳製品生產,事實證明,這些排放很難避免。 「這尤其困難,因為農業如此重要,而我們都需要吃飯。」彭博新能源財經技術和創新團隊的助理 Stephanie Díaz 說。 這就是Windfall 希望介入的領域,食甲烷微生物(mems),除了破壞甲烷外,該過程還產生有機肥料,該新創公司目前正在與包括 Whole Foods 在內的客戶試用其技術,該公司為 Windfall 提供了進入其酪農網絡的機會。 Windfall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Josh Silverman 表示,甲烷“一直是一個巨大的盲點”,而MEMS可以成為將有害排放物轉化為有用物質和收入來源的一種方式。 他將微生物與酵母進行了比較; MEMS 喜歡吃甲烷,就像酵母喜歡吃糖一樣, Windfall 的 mems 利用它們吃下的甲烷中的能量從空氣中提取氮,製造出一

福斯電動車銷量暴跌:歐洲人為何回歸汽油車?

隨著消費者重新使用汽油,今年前三個月大眾電動車在歐洲的銷量下降了近四分之一。 該司在 4 月 10 日發布的最新財報中表示,歐洲純電動車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 24%,而中國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 91%。 總體而言,該公司表示其車輛交付量增加了 3%,達到 210 萬輛,主要驅動力來自中國、南美和北美。 內燃機汽車增加了4%,達到197萬輛,過度補償了全電動汽車(BEV) 3% 的小幅下降,達到了136,400輛。在這一領域,中國強勁增長(+91%)未能完全抵銷歐洲的下降(-24%)。 為什麼歐洲人重新轉向汽油? 今年 2 月,歐洲議會投票通過了一項新法律,從 2035 年起禁止銷售汽油和柴油汽車。 新規定是歐盟應對氣候變遷努力的一部分,將加速歐盟邁向電動車的過渡。 儘管如此,正如世界經濟論壇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所強調的那樣,2024 年第一季歐洲電動車銷量仍出現下降,因為該行業仍然面臨成本高和充電基礎設施缺乏等挑戰。 「安永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監管、補貼和激勵措施對推動採用產生了積極影響…但即使有補貼,成本仍然是大眾市場採用的最大障礙之一。平均而言安永指出,電動車的成本比內燃機車型高出四分之

綠色和平揭國內20大排碳戶減碳成績 台灣美光全數不及格

綠色和平今(10)日發布最新報告,統整包含台積電、群創、中鋼及台塑等國內前20大排碳企業的減碳進度,發現八成企業減碳進度未達聯合國建議目標;再生能源使用占比除台積電外,其他19家都不及格。綠色和平呼籲,排碳大戶應跟上國際減碳趨勢,盡快投入綠電自發自用,負起減碳責任。 多數企業淨零目標落後 減碳進度更是追不上 綠色和平今(10)日發布「氣候行動警示燈:台灣20大排碳大戶的氣候責任」報告,盤點國內前20大排碳企業的減碳、綠電進度等各不同面向的氣候變遷因應行動。綠色和平統計,這20大排碳大戶在2022年占全國排碳量約43.82%,名單包含5家「ICT產業」如台積電、群創、台灣美光、友達、聯電,以及15家「傳統產業」如中鋼、台塑、中油等等。 針對各家減碳目標,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徐祥誠分析,大部分的企業都有中長期減碳目標,但不全然符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建議2030年減排43%的目標,因此有待加強。其中台灣美光更是缺少2050年淨零目標,成20間企業中唯一不及格者。 細看各家減碳進度,IPCC建議若要將升溫限制在1.5℃,全球需在2030年前較2019年減少43%的

研究顯示: 涼爽的油漆塗料可以幫助城市對抗「城市熱島效應」

南洋理工大學 (NTU) 的研究人員在新加坡工業區的屋頂、牆壁和路面上塗上了含有反射太陽熱量添加劑的塗料,今年三月發表在《永續城市與社會》雜誌,此類研究表明,在暖化的世界中,油漆可能是讓城市更舒適地工作和娛樂的關鍵工具。 涼爽的油漆如何幫助減少城市的熱量? 他們在城市的一個區域塗上冷漆後,將溫度和舒適度與鄰近的未塗漆區域進行比較。 研究人員測量了兩個月內的空氣流動、表面和空氣溫度、濕度和輻射,發現塗層區域從建築表面釋放的熱量減少了 30%。這導致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氣溫可下降至 2 度。 該塗料含有反射太陽熱量的添加劑,成功地減少了表面熱量的吸收和散發,與傳統屋頂相比,在陽光明媚的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帶有冷漆塗層的屋頂反射的陽光多了 50%,吸收的熱量減少了 40%,使該地區的氣溫降低了約 1.5 度,對行人來說更加舒適。 城市降溫侵入性最小的解決方案 對那些尋求快速、廉價的方法來對抗熱浪造成的破壞性和惡化影響的城市來說,這些發現可能具有無價的價值。 「這是對城市降溫影響最小的解決方案,與通常需要大規模城市重建才能部署的其他相比,效果立竿見影,」Kiran Kumar Donthu 說。 並

歐盟擬禁二手衣出口 法國:「非洲不該成為快時尚的垃圾場」

過去,將舊衣送往第三世界是慈善行為,如今卻成了環境與社會問題。法國、瑞典與丹麥提案禁止歐盟二手衣出口,上(3)月25日在歐盟環境理事會討論。非洲二手衣組織稱禁令將影響百萬人的生計,竭力遊說歐盟國家不要支持提案。 自己的垃圾自已清 快時尚興起,丟衣服的速度也加快,廢棄衣物何處去?根據歐洲環境署(EEA)2023年的分析,歐盟廢紡織品出口在20年間提高了2倍,2019年達170萬噸,其中46%銷往非洲、41%銷往亞洲。有些二手衣能再銷售,有些降級為工業碎布或填充,有些則進入露天掩埋場或任意丟棄。 25日,歐盟環境理事會開會,法國、丹麥與瑞典聯手提議以《巴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管制二手衣進出口,並要求出口前應先取得進口國的同意。《巴塞爾公約》是管制有害廢棄物的跨國轉移的聯合國公約,特別針對先進國家將廢棄物轉往第三世界。 法國環境部指出,「非洲不該成為快時尚的垃圾場」。《路透社》報導,丹麥駐歐盟副常任代表傑可布森(Soren Jacobsen)在會中指出,紡織廢棄物出口到開發中國家會危害到當地的環境、社會與健康,歐盟應中止這種行為。法國代表也表示,禁令將有助健全歐盟自身

error: 内容保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