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消滅各種一次性產品所造成的環境負擔,市面上出現越來越多「環保吸管」。但新製造,是不是能真的解決問題?比較基準各不相同,仍難有定論。
這次我們讓數據說話,比較一次性與可重複使用吸管,自製造過程到廢棄的環境影響,究竟有沒有更環保?
哪種環保吸管更耐用? 常見的環保吸管材質比較
首先,我們比較在正常使用習慣下,不同環保吸管與一次性吸管能被使用的次數。鋼吸管因為材質堅固,合理使用次數可達500次;玻璃吸管雖然同屬硬材質,但容易有破裂的風險,則為100次;其餘則是偏向自然材質的竹吸管,因為較易受潮損壞,以50次計算。
玻璃吸管和竹吸管的碳排放量最高!環保吸管碳排居然高於一次性吸管!
無論是購買環保吸管或是一個一次性吸管,不只吸管本體,它的包裝與周邊配件,也需要被納入。因是我們計算各式環保吸管與一次性吸管它附贈的包裝配件,從製造到廢棄過程中,會產生的環境影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號稱「環保吸管」的玻璃吸管與竹吸管,竟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兩種!因為每清洗一次,分別會造成鋼吸管63%的碳排放量,及玻璃吸管與竹吸管41%的碳排放量。且隨吸管附贈的尼龍清潔刷頭,因為上游生產鏈消耗的電力與柴油,還有收納袋製造需要的高電力,讓配件佔吸管組的碳排放量,分別為竹吸管45%、玻璃吸管38%、鋼吸管16%。
紙吸管真的有比塑膠吸管環保嗎!?
回到塑膠吸管最早的替代品——紙吸管。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用到一半,就發現紙吸管因為泡水爛掉,必須再拿新的經驗。當我們因為討厭塑膠吸管,而製造紙吸管,卻忽略紙碰到水容易軟化變形,無法再利用的性質,也忘記生產紙張需要的代價。紙吸管製造過程需砍樹、製紙,包括漂白和成形,捲成紙吸管所耗的材料其實比塑膠吸管還多了4倍!
環保吸管要重複使用超過1000次 碳排放量才會小於紙吸管
塑膠吸管因為極輕薄的特質,相較其他環保吸管每清洗一次、就會超過製造一個塑膠吸管所需的成本。而當我們調整環保吸管的重複使用次數至50次、100次、1000次,讓越多的使用次數來降低單次使用的環境影響,但即便如此,這些環保吸管用超過千次,仍只能贏過紙吸管。
唯一能再降低環境影響的方式,是用「省水的快洗」或「減少購買環保吸管配件」。然而現實是,幾乎沒有環保吸管能被重複使用到1000次,因為使用過程中,常會經歷遺失、損壞、太髒等個人使用狀況,讓環保吸管離你而去。
碳排放量最低的塑膠吸管,難道會是我們的最佳選擇?
讀到這裡,難道塑膠吸管會是最後的救世主嗎?其實不然。塑膠吸管體積小,回收商需要花額外人力挑選、打包,與最終利潤根本無法相比,導致願意回收的廠商很少,全台更只有6個縣市將塑膠吸管列為可回收項目。
儘管塑膠吸管在製造過程對環境的衝擊最小,但在回收困難、無法重複使用的情況下,仍會到環境造成影響,那些沒被完美丟進垃圾桶或妥善廢棄的塑膠吸管,一次又一次流入河川、大海或海龜的鼻孔中,更是不爭的事實。
结论:没有真正的环保吸管!
评估一个物品是否环保,必须从制造、使用、废弃的生命周期中,看它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以环保吸管与一次性吸管为例,替代材质可能在回收上更环保,但在其他方面却会造成更大的环境影响,如玻璃吸管容易破损、竹吸管容易发霉,让它们无法持续使用,必须再买新的;而纸吸管虽然虽然可降解,但在使用过程中,却需要更频繁的替换,增加了废弃物产生。
因此,选择环保产品需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物品能有最长的使用寿命,真正落实永续。无论买哪种吸管,都选配件最少的,清洗时尽可能减少使用洗剂和用水量。而最简单环保的做法,就是不拿吸管直接喝!
※本文与成大环工林心恬教授合作撰写。
※本文转载自RE-THINK〈环保吸管真的环保吗?吸管材质制造到废弃全解析〉,原刊于2023年11月29日。
※更多相关内容,欢迎追踪 RE-THINK 粉丝专页
资料来源:环境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