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007-08年之间的美国知名玩具商Mattel和Fisher-Price在知情的状况下,进口和销售涂料或其他表面涂层之涂料含铅量过高的儿童玩具。这个事件引起了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 CPSC) 的关注,两家厂商皆因这次事件被处巨额罚款。欧盟以及美国政府,更是修法或增订玩具相关法规,限制有害物质于玩具中的使用。
欧盟以及美国针对玩具涂料中的铅含量有非常严谨的限制,但是厂址为于中国制造商生产的玩具,其涂料依然常被检出铅含量超标,并被强制召回。据IBISWorld估计,2014年全球70 – 75%的玩具在中国制造,创造336亿美金的产值。由于产品多元并销售全球,大多数的中国玩具制造商对重金属 (尤其是铅),以及有害化学物质限量都很了解。
代表北美玩具市场85%以上的玩具工业公会 (Toy Industry Association, TIA) 副总Al Kaufman指出,从客观数据来看,玩具制造商,包括中国业者,在品质保证以及国际化学物质要求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制程管控可谓是日益严谨。
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于200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办公室,根据北京CPSC 统计,2008年度中国共有172件产品召回案,其中涂料含铅量超标的案件则有19件。相较于2008年,在2014年度,只有30件产品召回案,其中一案与涂料铅含量超标有关。这些进步,都和更加严苛的法规、铅和塑化剂的更低安全限值、独立第三方公正监测单位以及执法更加确实的边境检查有实质关联。
目前和玩具相关的国际法规有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进步法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Improvement Act, CPSIA) 以及欧盟的玩具指令 (Toy Safety Directive, TSD)。以美国玩具品牌Hasbro为例,从2008年至今,没有发生过产品召回案件。 Hasbro表示,这要归功\于公司内部5大品质要求:
1. 供应商以及代工厂原物料控管,并执行铅和重金属检测;
2. 针对涂料进行铅检测,检测于3阶段进行 – 涂料前、生产中以及产品出货前;
3. 经常性的由Hasbro员工赴代工厂进行无事前通知的工厂安全与品质监测以及稽核;
4. 针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进行独立第三方公正单位检测;
5. 在产品出货至零售商前,对每个环节执行不定期无事前通知的抽查以及检验,以确保涂料铅含量符合国际法规要求。
丹麦玩具品牌Lego则要求供应链厂商呈报原物料中添加的所有化学物质清单,并经由化学物质安全高阶检测分析,将得到资料输入IT系统作源头管理。从2008 – 13年Lego聘请超过20位员工专责于管理超过2,000种原物料,务必确保所有原物料中的化学物质符合国际最新法规要求。因此,Lego可以掌握所有产品中的化学物质含量及品质,不管这个产品是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生产的。
单以一个简单的Lego积木为例,在这批积木出厂前,会有一份超过25页的详细安全评估报告,内容包含元件风险评估、模型审查以及玩具安全报告。而对于一辆由206块零件组成的Lego消防车,在出厂前则会经过供应链中超过1,000个抽查点的安全监控。
CPSC与TSD同时期望,藉由市场监控以及中国官方合作,未来能够再度提升玩具产品安全,更大幅的降低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产品召回案件量。
资料来源: Chemical Watch (2015-04-15) (PIDC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