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迁挑战日益严峻,各国对地球环境保护与永续发展相关议题的关注日益倍增,且在各行业逐渐发酵,使「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相关应用工具因应而生,并扮演企业实现净零目标的关键角色,为政府、企业与投资者共同创造实现环境永续的工具及机会。然而,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源与辅导明显不足,爰需政府协助培育更多相关人才,以降低中小企业实践净零转型的门槛,并为中小企业提供专案绿色金融服务,借以因应气候变迁对中小企业的冲击与影响,并开启实践 2050 净零排放目标的道路。
壹、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迁挑战日益严峻,各国对地球环境保护与永续发展相关议题的关注日益倍增。不仅如此,永续发展的议题在各行业逐渐发酵,使「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相关应用工具因应而生,并扮演企业实现净零目标的关键角色,进一步使企业营运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不仅如此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企业在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的表现,他们希望将资金投资在具有环境永续意识的企业。因此,绿色金融的发展为政府、企业与投资者共同创造实现环境永续的工具及机会。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定义,为环境保护而创建的金融商品或服务(包括贷款、融资、债券、保险和投资等),皆可称为绿色金融,借以协助公、私部门和非营利机构的资金流向永续相关事业,并提升企业投入 ESG 转型计画。因此,绿色金融亦被称为「永续金融」(Sustainable Finance);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2019)定义,「永续金融」系指将 ESG 原则纳入营运决策、经济发展及投资策略;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WEF)说明,「绿色金融」系能同时满足资本主义和环境保护的解决方案,并预估至 2023 年,全球绿色债券的市场价值将突破 2.3 兆美元(约 65 兆新台币)。
综上,「绿色金融」在国际间定义与内涵亦可从低碳、气候、绿色、环境及永续概念区分,促使政府透过金融相关政策与工具协助企业实现永续发展相关计画与目标。然而,企业发展往往在营运与环保间达成最佳的资源配置规划,是故绿色金融所扮演的角色与协助将系企业实现净零转型的关键。对此,我国政府于去(2022)年 3 月发布「2050 净零排放路径」,并将绿色金融列入十二项关键战略中,力求企业实践净零排放目标时,亦能藉由绿色金融工具的应用,实践企业营运及环境两者兼具之永续发展。
贰、现况:
一、 国际趋势
为积极迈向环境永续的目标与愿景,绿色金融工具将扮演关键角色。根据气候政策倡议组织(Climate Policy Initiative, CPI)2022 年研究指出,2011年至 2020 年间累计承诺气候融资约 4.8 兆美元,年平均成长率约 7%,但目前的成长率恐无法满足全球暖化及摄氏 1.5 度的温升情境。为此,CPI 进一步说明,若要实现《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到 2030 年每年至少需要 4.3兆美元的资金。此外,私部门投资虽逐年正在增加,但仍未达到净零转型所需的规模和速度,年均成长率(4.8%)低于公部门(9.1%),爰近年各国政府纷纷积极提出绿色金融相关机制,以协助私部门加速绿色投资。
为落实净零排放目标及气候风险管理,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于 COP26 成立「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lasgow Financial Alliance for Net Zero, GFANZ)」,力促各国与金融机构响应,并承诺为净零转型挹注所需资金。对此,欧盟于 2018 年提出在 2020 年正式发布「欧盟永续分类标准(EU Taxonomy Regulation)」,以提高企业 ESG 资讯透明度,并促使欧盟实现 2050 的气候目标。该标准亦成为多数国家的参考方向,以促进资金投入真正符合永续发展的领域,并对减碳产生实质贡献。
为提高 ESG 相关资讯透明度,2021 年 11 月由国际财务报导准则基金会(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Foundation, IFRS)成立的国际永续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ISSB),亦致力于推动永续资讯的揭露及整合。为此,ISSB 制定一套适用全球性的资讯揭露标准,并发布 2 份草案,包括「一般性揭露(IFRS S1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Disclosure of Sustainability related Financial Information)」与「气候相关资讯揭露(IFRS S2 Climate-related Disclosures)」,此 2 份草案系基于「气候相关财务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的四大构面进行建构,包含治理(Governance)、策略(Strategy)、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指标和目标(Metrics and Targets),以利金融市场评估气候相关风险与影响。
此外,为透过绿色金融工具加速实现永续发展目标,除须增加金融市场透明度外,公、私部门的合作亦是关键因素。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AS)邀集金融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等代表成立「绿色金融业工作小组(Green Finance Industry Taskforce, GFIT)」,并于 2021 年 5 月公布绿色贸易融资与营运资金框架、气候环保资讯揭露指南及永续基础建设投资等三项原则,以透过制定分类方法,加强金融机构对环境风险管理做法,并改善资讯揭露和绿色金融解决方案,进一步加速推动绿色金融相关机制的拟定与发展;另日本经济产业省(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METI)于 2020 年制定了《2020年气候创新融资战略(Climate Innovation Finance Strategy 2020)》,以促进产业转型及创新先进技术的研发、执行和融资。另于 2021 年由金融厅(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 FSA)、经济产业省(METI)和环境省(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MOE)联合召开「气候转型融资准备工作小组(Taskforce on Prepa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for Transition Finance)」,并邀集 16 位产、学、研界代表,共同研究制定气候转型融资基本方针。
爰此,近年国际间主要国家纷纷运用绿色金融工具协助企业进行净零转型,并实现永续发展目标,进一步建立企业与投资人的永续行动及净零意识。此外,因应金融市场与企业 ESG 相关资讯的揭露及数据搜集,也为现阶段面临之资讯与数据缺口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作为未来绿色金融发展方向之参考依据。
二、 我国绿色金融政策
为引导金融业及企业重视气候变迁及永续发展议题,我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金管会)参酌国际情势,建立可促进净零转型及金融市场有效运作之架构,包括:提升 ESG 资讯揭露品质及透明度、建立永续分类标准、引导金融机构对低碳产业之投融资,借以促进我国企业净零转型的发展与支援,并强化金融机构因应气候变迁风险之韧性。对此,金管会于 2017 年即推动「绿色金融行动方案 1.0」,并着重于鼓励金融机构对绿能产业的投融资,以资金支持绿能产业的发展;后于 2020年 8 月强化绿色金融方案内容,将 ESG 面向纳入「绿色金融行动方案2.0」,期能透过金融机制,促使企业实践 ESG 相关内容的发展,进一步建构完善的永续金融生态圈。
资料来源:金管会,「绿色金融行动方案 3.0」,2022
图 1 「绿色金融行动方案 3.0」精进方向
金管会试图将「绿色金融」朝「永续金融」方向迈进与实践,于2022 年 9 月推动「绿色金融行动方案 3.0」,其核心概念系透过金融资源的整合,建构金融生态圈(包括金融机构、企业、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借以带动各产业迈向净零转型。
资料来源:金管会,「绿色金融行动方案 3.0」,2022
图 2 「绿色金融行动方案 3.0」推动架构
金管会为将绿色和永续发展要素纳入融资工具,并增加投资者及资产管理者将 ESG 要素纳入投资决策考量,并强化「年报资讯揭露」及「投信基金 ESG 资讯揭露」,借以要求公司应揭露营运相关之 ESG 议题的绩效与策略。不仅如此,为了因应「漂绿」的问题,使不当金融商品充斥市场,我国参酌「欧盟永续分类标准」,于 2021 年制定「永续分类标准」,针对国内重要产业列出各别永续程度的衡量标准。此外,亦将气候变迁风险与金融稳定机制纳入监管政策。
我国现阶段绿色金融相关商品除了绿色专案融资、信保基金等融资方案外,亦有绿色债券的发行,截至 112 年 3 月底累计已发行 152 档永续发展债券,发行总额约 4,213 亿元。爰为了促进我国绿色及永续金融商品或服务的发展,政府将持续鼓励金融业者推广绿色金融商品,例如绿色信用卡、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商品,促使政府、企业与社会大众共同实践净零排放目标与永续发展愿景。
参、未来发展
为实践我国 2050 净零排放目标,金管会虽已参酌国际间主要国家作法与发展,推动「绿色金融行动方案 3.0」,以协助企业取得执行低碳技术研发与减碳计画所需之资金。然而,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源与辅导明显不足,爰需要政府协助培育更多相关人才,以降低中小企业实践净零转型的门槛,并于绿色金融行动方案提供中小企业的专案金融服务,借以因应气候变迁对中小企业的冲击与影响,并开启实践 2050 净零排放目标的道路。
主办单位:经济部、经济部中小及新创企业署
执行单位:财团法人塑胶工业技术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