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紐西蘭管制牛羊打嗝、放屁 歐洲也祭出畜牧減排政策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5%來自畜牧業,牛隻打嗝和放屁排出的甲烷占了其中一大部分,不僅紐西蘭去(2022)年底傳出要課徵「牛屁稅」,荷蘭、歐盟也相繼推出畜牧業污染管制措施。這些政策是否會加速畜牧轉型,或是會讓肉品或乳品的採購轉往管制較鬆的產地,農民面臨新挑戰。 畜牧業管制加嚴 歐盟、紐西蘭、荷蘭相繼推新政策 甲烷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牛隻是農業甲烷排放的主要來源,2022年農業甲烷排放量達142公噸,是石油業甲烷排放量的三倍。 為對抗氣候變遷,超過150國簽下「全球甲烷承諾」(Global Methane Pledge),目標是2030年將大氣中的甲烷減少30%。紐西蘭政府創下首例,打算根據飼養的牲畜數量、使用的肥料和能源效率等因素向農民徵稅,俗稱「牛屁稅」。 此外,歐盟現正研議修正工業排放指令(industrial emissions directive,IED),要對27個成員國的農場實施排放限制,預計將減少牲畜的數量,引發義大利和德國農民反彈。德義兩國的牛肉產量超過全歐產量的1/4。 工業排放指令是歐盟監管工業設施和集約化畜牧場污染的主要規範,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