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News

Latest Articles

Search results: 1712articles

REACH FAQs

1. Does injection molded product manufacturers directly export to the EU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REACH? In this regard,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notification of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control of restricted substances in product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ithin the supply chain, etc. 2. Are polyethylene films, direct exporters related to REACH? Same as above 3. Who should be informed? Notify to the 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ECHA. 4. What if I make a mistake in judgment? Misjudgment will bring huge losses to the company. For example, products cannot enter the EU and are subject to huge fines by EU member states. You may consider asking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to assist you. 5. Assuming that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are detected after testing, should EU customers be required to report it and when? When a substance of very high concern is detected and the following four conditions are met, ECHA needs to be notified: 6. If registration is not required, what do we need to do? ? If you need to consider risks such as notification of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control of restricted substances in product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ithin the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interruption, etc., to carry out these tasks, you need to know the ingredients, ask suppliers to provide or third-party testing, and customers You may be asked to provide it later. 7. What does the exporter of electronic items, not intentionally released, need to do if the manufacturing ingredients are on the list but not directly to the EU? Risks such as notification of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control of restricted substances in products, information transfer within the supply chain, and supply chain interruptions need to be considered. 8. What if it is in the authorization list? Depending on the product type, supply chain level, role within the supply chain, customer requirements, etc., you may need to consider applying for authorization,

REACH’s impact on traders and their responses

The "European Union Regulations on the 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 (REACH) is called "the most complex foreign technical barrier with the widest impact that China has ever encountered". The scope and extent of its impact can be imagined Know. The impact of REACH on differ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can be easily found in various media and professional journals, which is very helpful for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So, does REACH only affect product manufacturers? Does REACH have any direct requirements for dealers who export to the EU? Will it have an impact? What are the impacts? What needs to be done to ensure normal trade? These will be the main focus of this article, and they are also issues that European dealers must pay attention to. 1. Distributors and export trade categories The REACH regulations clearly define "distributors", which refer to natural or legal persons in the EU who only store substances or place substances on the market for third parties, including retailers. Distributors within the scope of this definition obviously refer to companies established in the EU that are engaged in product storage or sales. Domestic distributors do not fall into the category of EU distributors. The dealers considered in this article are enterprises that only engage in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do not produce themselves, especially those that export to the EU. If a dealer is producing at the same time, he is actually a "non-EU manufacturer" within the scope of REACH, and the terms of "non-EU manufacturer" apply, which is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article. Judging from the registered address and scope of operations, distribution

IECQ QC 080000 Standard Interpretation Part 3

7.1 有害物質減免過程和產品實現的策劃ISO9001的要求應與下列要求同時使用。 組織應策劃和開髮用於有害物質減免產品實現的過程。   在策劃有害物質減免產品實現中,適宜時,組織應確定以下方面:a)有害物質減免產品的質量目標和要求b)針對有害物質減免產品確定建立有害物質減免過程、文件並提供資源的需要c)針對有害物質減免產品所要求的驗證、確認、監視、檢驗和試驗活動以及產品的接收標準。適宜時,應包括信息服務提供者。d)使用受限物質的過程的程序文件或作業指導書,以便在污染存在時包含預防的內容。e)需要用於證明有害物質減免實現過程和獲得的產品滿足要求的證據。f)有害物質減免策劃輸出的形式應適合於組織的運作方式。 注1:用於確定某產品有害物質減免過程(包括產品實現過程)及資源的文件可以稱為質量計劃。 c.現場審核;d.不定期抽查(根據風險分析確定頻次決定抽查方案);e.客戶送的試樣管理。 產品實現過程是指用於形成產品的所有過程。實際上是某個產品從客戶需求到產品量產化的過程。與產品的設計開發過程不同,產品設計過程是將法規、技術、安全、功能、市場或其他產品需滿足的要求轉化為產品的技術規範

IECQ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nd Answers

1.有的企業認為只要有測試報告中顯示了鉛、鎘、汞、六價格等重金屬的含量,即用於判斷物料的RoHS符合性。比如說,有的企業把所收集來的為關於歐洲EN71-3玩具安全標準方面的測試報告用於判斷RoHS符合性。是否可接受?答:不可接受的。 EN71-3 -9的規定是一定環境下的“溶出量”,而RoHS是材料“含有量”,兩種測試的製樣方法不一樣,測得的結果可能差異很大,測試數據不能相互代替。 2.所採購的的零部件包含多種顏色,但測試報告中只顯示出其中一個顏色物料的有害物質含量。這樣的報告是否可被用於判斷物料的RoHS符合性?答:不可以。 3.組件中只有一項單一均勻材料的測試結果時,是否可用於判斷整個組件的RoHS符合狀況?答:不可以。只能證明此一種產品是符合的。 4.針對生產過程可能存在污染工序,通常採取切換清洗的方法防止交叉污染,但其效果難以證實。有哪些參考建議(或經驗)的做法?答:根據污染的風險程度來定清洗和確認的方法。清洗能力證據可以從幾個方面考慮: 5.對於已經完成RoHS的切換的工廠,所有產品都需要且滿足RoHS要求,這個時候標識是否是重點管控的項目?答: 6. 怎樣確認供應商提供的物

歐洲化學總署正式公告15項高關注物質 NO.39/2008

歐洲化學總署正式公告15項高關注物質 NO.39/2008 歐洲化學總署(ECHA)之會員國委員會於2008年10月7日及8日在芬蘭赫爾辛基召開會議,依照委員會決議,將公告需經授權之15項高關注物質(Substance of Very High Concern, SVHC)於官方網頁。15項SVHC  蒽 (Anthracene) 氧化雙三丁基錫  4,4-二氨基二苯甲烷 氯化鈷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五氧化二砷  鄰苯二甲酸甲苯基丁酯 (BBP) 三氧化二砷  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DEHP) 三乙基砷酸鹽 二甲苯麝香 砷酸氫鉛  六溴環十二烷 重鉻酸鈉二水合物蒽 短鏈氯化石蠟(C10-13) SVHC候選清單於2008年7月由7個會員國依照REACH指令中附錄十五格式提交,共建議16項化學物質,並於2008年7至8月公告並接受公眾商議。基於利害關係人以及會員國意見,會員國委員會於會議中,一致確認除了“三乙基砷酸鹽”已在公告商議階段時無異議通過成為高關注物質外,另14項化學物質並列為須經授權之高關注物質。而先前被列

EU REACH:最新動態 NO.40/2008

EU REACH:最新動態 NO.40/2008 歐盟及歐洲經濟共同區的生產者或成品進口商的成品若含有REACH指令中高關注物質(SVHC)候選清單上之任一物質,其濃度超過0.1%且超過一噸(被生產或被進口成品中每年每家公司),生產者或者是成品進口商者必須義務性地通報歐洲化學總署。相關通報時間規定如下: 2010年12月1日之前所公告之SVHC,其通報時間不得晚於2011年6月1日。 2010年12月1日當日及之後被納入之SVHC,其通報時間不得晚於該項物質被納入後六個月。 最新公告  REACH FAQ 2.3版 – 於2008/11/06公告,此版新增六個與註冊相關之問題。請連結至http://echa.europa.eu/reach/faq_en.asp。 附錄五及廢棄物之指導綱要草案 – 歐盟執行委員會已完成並公告附錄五、廢棄物及回收物質之指導綱要草案。這兩份文件已經交付給歐洲化學總署作為未來與會員國及利害關係人的合作與開發。 此外,REACH法規中附錄17之危險物質亦將於2009/06/01開始執行。 高關注物質(SVHC)規定REACH法規第33條第

綠色和平組織公布第十版「Guide to Greener Electronics」 NO.42/2008

綠色和平組織公布第十版「Guide to Greener Electronics」 NO.42/2008 自2006年8月第一版電子企業綠色評鑑(Guide to Greener Electronics)以來,綠色和平組織每三個月更新一次評比,並於2008年11月24日發行最新第十版,共評鑑了18家世界知名大廠,產品涵蓋電腦、手機、電視和遊戲機。 評鑑重點此次評鑑延續第八版重點,依據15項準則評鑑各個大廠,內容涵蓋: 產品中是否使用特定的有害物質 2010年12月1日當日及之後被納入之SVHC,其通報時間不得晚於該項物質被納入後六個月。 改進與氣候和能源相關的企業方針及實踐 評鑑排名  Nokia以6.9分蟬聯第一名,Sony Ericsson、Toshiba與Samsung並列第二名,緊追在後的是Fujitsu Siemens與LGE。 Motorola、Microsoft、Dell以及Apple沒有任何對於減少暖化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或時間表。只有Fujitsu、Philips以及Sharp支持2020年前減少30%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而HP和Philips更明確承諾,將減少在

美國《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 》 NO.41/2008

美國《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 》 NO.41/2008 美國總統布希於2008年8月14日簽署《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Consumer Product Safety Improvement Act of 2008,簡稱CPSIA)。該法規授權並擴大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更大權力,以防止不安全產品進入美國,以彌補現行美國消費品安全法的不足。 《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重點內容 禁售任何對象為12歲或以下兒童、含鉛量超過規定的產品,鉛含量上限並分階段限制實施。2009年2月10日起含鉛量上限值為600 ppm,第二階段於2009年8月14日起允許限值改為300 ppm,3年後即2011年8月14日起允許限值改為100 ppm。 家具、玩具及其他兒童產品的面漆含鉛量上限,自2009年8月14日起按重量計將由目前的0.06% 調低至 0.009%。 對於鄰苯二甲酸雙-2-乙基己基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以及鄰苯二甲酸丁苯甲酯(BBP)下達永久限令。 對於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DIDP)以及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實行過渡期限令,直至慢性危

IEC 62321 Ed.1即將正式發行

IEC 62321 Ed.1即將正式發行 NO.37/2008 IEC 111/116/FDIS最終國際標準草案版,歷經兩個月的投票(2008年8月1日起至2008年10月3日),已於2008年10月14日在其官方網頁公佈通過表決之結果。 111/116/FDIS投票主旨為是否同意發行最終國際標準草案版(FDIS;Final 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為國際標準。投票結果整理如下: 通過準則 結果 投票P-會員:25     贊成P-會員:25 = 100 % >= 67% 通過 總投票數:29 總反對票數:0 = 0 % <= 25% 通過 最終決定     通過 除希臘、以色列、波蘭以及葡萄牙四個國家棄權外皆投贊成票。表決結果為贊成最終國際標準草案版為國際標準,IEC62321 Ed.1此一國際標準即將正式發行,但其出版日期未定。SGS將密切留意相關最新消息,如有任何問題,煩請不吝撥冗來函或來電聯繫本公司客服人員。 SGS為IEC禁用物質檢測專案小組 (IEC/TC 111 WG3) 的成員,除通過

Announcement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dure of China RoHS Management Catalog

中國RoHS管理目錄制定程序公告 NO.38/20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電子信息產品汙染控制重點管理目錄制定程序》共十六條。目的為客觀、公平、公正地制定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重點管理目錄,以目錄管理方式禁止或限制在電子信息產品中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其中第五條列出了確定產品進入重點管理目錄應當遵循的原則: (一) 選擇產量較大,應用廣泛,其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對環境威脅、破壞大、對人體健康損害大的產品及材料; (二) 選擇含有有毒有害物質被無毒無害物質或低毒低害物質替代技術上已沒有障礙,經濟上可行的產品; (三) 選擇雖無法實現有毒有害物質替代,卻可以滿足有毒有害物質限量標準要求,且滿足限量標準的產品生產在技術上已沒有障礙,經濟上是可行的產品。 (四) 選擇國際公約中明確規定因污染嚴重而被限制的產品。 (五) 選擇其他應該被列入重點管理目錄管理的產品。 公告中其餘需注意的重點有: 電子信息產品汙染控制重點管理目錄由電子信息產品商品名稱、限制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質種類及其使用期限組成,並根據實際情況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要求進行逐年調整,採取逐批次頒布的方式循序漸進逐步增加。 工

EU REACH:SVHC候選清單最新動態 No.35/2008

EU REACH:SVHC候選清單最新動態 No.35/2008 歐盟化學署(ECHA)執行長 Geert Dancet 於9月17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危險物質取代研討會(Substitution Conference)中對於「授權程序」做出現況講解,也針對先前釋出的REACH高關注物質(Substance of Very High Concern, SVHC)清單進行進度說明。Dancet 先生解釋,如果進度與預期一致,日前公布16項SVHC清單將於10月表決。首批清單有四項物質較具爭議性,十月召開之第四次「會員國委員會」(MSC)會議將討論是否納入SVHC清單。 六溴環十二烷(HBCDD)(主要意見來自工業界) 蒽(Anthracene)(主要意見來自工業界) 環十二烷(Cyclododecane)(一會員國及工業界不支持此物質提名) 二甲苯麝香(Musk xylene)(主要意見來自工業界) 什麼是高關注物質(SVHC)依據歐盟新化學品法規(REACH),被納入附錄XIV之 SVHC清單為  符合67/548/EEC指令所列第1或第2類有致癌,誘導突變及生殖毒性 (Carcinog

歐盟危險物質指令第30次修訂 NO.36/2008

歐盟危險物質指令第30次修訂 NO.36/2008 2008年9月15日發行的歐盟官方公報中,委員會公佈2008年8月21日裁定的2008/58/EC指令,並於2008年10月5日開始生效。此為危險物質指令67/548/EEC的第30次修訂,歐盟各會員國必須於2009年6月1日前將該指令轉換為國內法。 2008/58/EC修訂內容2008/58/EC指令,修訂67/548/EEC指令對危險物質之分類、包裝及標示之規範,此乃因部分新物質或現有物質之分類及標示資訊須予以更新。此次附錄I物質清單: 共列入800多種化學物質(近290種致癌、導致基因突變和影響生殖能力的CMR (Carcinogenic, mutagenic or toxic for reproduction) 物質) 新增380個物質 對516個物質的分類與標籤進行修改 刪除了3個物質 刪除附錄I中的Note 6 及其相關資料 其主要內容修訂方向: 例如,苯(benzene)已被列為致突變物質(mutagen)。因此,所有含有苯之物質均應予以區隔分類 含鎳(Nickel)合金產品導致人體過敏的主因為鎳的釋出量,而非合金含鎳的

綠色和平組織公布第九版「Guide to Greener Electronics」 NO.34/2008

綠色和平組織公布第九版「Guide to Greener Electronics」 NO.34/2008 自2006年8月第一版電子企業綠色評鑑(Guide to Greener Electronics)以來,綠色和平組織每三個月更新一次評比,並於2008年9月16日發行最新第九版,共評鑑了18家世界知名大廠,產品涵蓋電腦、手機、電視和遊戲機。 評鑑重點 此次評鑑延續第八版重點,依據15項準則評鑑各個大廠,內容涵蓋: 藉由移除有害物質來整頓各大廠產品 有責任地取回/回收廢棄產品 改進與氣候和能源相關的企業方針及實踐 詳細的改版評鑑重點可參閱SGS的2008年第25期電子報綠色和平組織公布第八版「Guide to Greener Electronics」。 評鑑排名 前五名 第九版 第八版 1 Nokia Sony Ericsson & Sony 2 Samsung – 3 Fujitsu Siemens Nokia 4 Sony Ericsson Samsung & Dell 5 Sony – 相較於第八版時因為評鑑重點改變,進而導致整體評鑑分數

非食物類消費性產品風險評估指南草稿公開諮詢 NO.32/2008

自2008年7月15日起,歐盟針對《非食物類消費性產品風險評估指南草稿》(Draft of the Risk Assessment Guidelines for non-food Consumer Products)進行公開諮詢。諮詢對象為會員國主管機關以及利害關係人。諮詢時間自2008年7月15日起至2008年10月15日止,為期三個月。 諮詢目的這份指南是特別針對處理產品安全性指令2001/95/EC架構下的非食物類消費性產品的會員國市場調查機關風險評估者所設計的。旨在建立RAPEX系統,以預防或限制對消費者健康和安全有嚴重危害的產品。指南內容涵蓋下列三個步驟: 線上諮詢線上提供的相關資料只有英文版,而諮詢者可先下載非食物類消費性產品風險評估指南草稿,閱讀了解其詳細內容。線上諮詢作答有90分鐘的時間限制,如未能於時間內完成諮詢提交,其回覆將不會留下紀錄。因此諮詢者可先下載提供問卷並予以作答,幫助諮詢過程順利完成。 目前尚未決定是否會將諮詢者的稿件與整理好的諮詢結果共同公佈,而諮詢者需針對此決定給予回覆。SGS將密切留意相關最新消息,如有任何問題,煩請不吝撥冗來函或來電聯繫本公司客服

歐盟修訂ELV《車輛廢棄指令》排外項目 NO.33/2008

歐盟修訂ELV《車輛廢棄指令》排外項目 NO.33/2008 歐盟委員會於2008年8月23日發行的歐盟官方公報中發表了在2008年8月1日裁定的2008/689/EC指令,該指令修訂ELV(End-of-Life Vehicles)車輛廢棄指令2000/53/EC的附錄II。該附錄為針對ELV指令中條款4(2)(a)的排外清單,而此修訂指令已於2008年8月26日起生效。 修訂內容為了因應科技發展,歐盟委員會自2002年起針對附錄II陸續進行了五次修訂。最近一次為2005年9月(2005/673/EC),其主要內容乃針對即將到期的排外項目討論,以確定該項目是否延續。而此次修訂的準則如下: 多數排外項目於2008年7月屆滿。由於技術發展而可以避免使用或有取代物質的重金屬,其排外期限將不延長。 無法避免使用或仍無替代物質的重金屬則繼續列為排外項目。而歐盟委員會將定期審視該排外項目,給予足夠的時間在未來淘汰。 2005/438/EC指令准許2003年7月1日後上市的車輛零配件安裝於2003年7月1日前上市的車輛(即基於安全理由,2003年7月1日前上市的車輛只能使用原始零配件(即含有重金屬

加拿大批准通過禁用全氟辛烷磺酸 (PFOS) NO.28/2008

加拿大批准通過禁用全氟辛烷磺酸 (PFOS) NO.28/2008 加拿大政府最近批准通過了環境部於2007年1月9日發布有關禁用全氟辛烷磺酸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簡稱PFOS) 及其鹽類和其衍生化合物於消費性產品的法規提案。該法規要求自2008年5月29日起,禁止PFOS的製造、使用、銷售、提供、進口及製造含有PFOS的產品。 該法規是根據加拿大環境保護法1999 (Cana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ct,簡稱CEPA 1999)中第319項的93(1)分項所制定的。旨在防止下列物質於使用時對於環境造成的危害。   全氟辛烷磺酸及其鹽類   含有 C8F17SO2, C8F17SO3或C8F17SO2N基的化合物 在歐洲方面,歐洲議會於2007年投票通過了歐盟危險物質指令(76/769/EEC)的新增修正2006/122/EC,嚴格限制全氟辛烷磺酸 (PFOS) 及其相關物質的投入市場和使用。各成員應於2007年12月27日前將指令內容轉換為其國內法,並於2008年6月27日開

RoHS launches consultation on new exclusionary items NO.31/2008

Consultation for new RoHS exclusionary items launched NO.31/2008 The consultation for new RoHS exclusionary items, which has already been conducted twice by stakeholder public consultations, has recently launched the consultation for the fifth application for new RoHS exclusionary items. . No. Issue submitter 5 Lead content in solder used to connect enameled wires (plating <100μm) and copper-clad aluminum wires (copper layer less than 20μm) PSS Belgium NV According to Article 5(2) of the RoHS Directive 2002/95/EC, The EU Executive Commission is required to consult with stakeholders before revising the content of the exclusion items in the appendix. The results of the consultation will be forwarded to the RoHS Technical Adaptation Committee (TAC), and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needs to provide a channel for collect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Article 5(1)(b) of the RoHS Directive, the EU Executive Commission recently received an application for a RoHS exclusion project from the industry. Therefore, Öko-Institut and Fraunhofer IZM have joined forces on behalf of the EU Executive Commission to launch a third public stakeholder consultation on possible amendments to the RoHS Annex. Submitters of amendment requests are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ir wording and the evidence they provide. In addition, the role of the Öko-Institut and Fraunhofer IZM is to collect and evaluate

加拿大北極地區出現大規模冰棚崩解

科學家今天表示,加拿大北邊的北極上個月有面積廣達55平方公里的冰棚崩解,剩餘的冰棚以「大規模且令人憂心」的速度縮小。 他們表示「馬爾侃冰棚」(Markham Ice Shelf)8月初崩解脫離艾士米爾島(Ellesmere Island )。他們還表示,總面積76平方公里的兩大片冰棚,已經從附近的「瑟森冰棚」( Serson Ice Shelf)崩離。 魁北克拉瓦爾大學(Laval University )北方研究中心主任文森(Warwick Vincent)說:「這些改變規模很大,且令人憂心。」 最近數十年來,北極大部分地區氣溫上升的速度,遠快於全球平均溫度,專家認為這種現象與全球暖化有關。

全球暖化海水升溫 強烈風暴威力更猛

根據今天公布的研究,全球暖化可能會增強最猛烈的熱帶氣旋的威力。 研究說,在醞釀氣旋的熱帶地區,海水溫度每上升一度,便可能導致最強烈風暴的數目增加近三分之一。 研究作者在這份刊登於英國「自然」期刊的報告中說:「隨著海水暖化,海洋擁有更多能量能轉變成熱帶氣旋的強風。」 過去學界曾根據過往三十年的觀察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由於海水暖化,颶風威力變得更強烈。 但是對大西洋地區的觀測數據比針對印度洋的氣旋及太平洋的颱風所作的觀測更詳盡,而且歷史更久遠。 為了填補空缺,三位美國科學家研究了自一九八一年至二零零六年所有風暴生成海域的衛星數據。 他們計算風暴數目,以及每次風暴期間的最大風速,並與海平面溫度相比對。 在這二十五年中,學者並未發現整體風暴數目增加。 但在最強烈的風暴,或是強度大約列為最高等級的風暴中,風速均大幅增加。 除了南太平洋,幾乎所有風暴生成海域都出現這樣的趨勢,也就是氣旋越猛烈,變化就越大。 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很明顯是因為南太平洋已經是最溫暖的海域,因此相較於大西洋、印度洋與北太平洋,溫度增加幅度相對較低。 學者在強度較小的風暴中,並未發現風速增加。 由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艾爾斯納領導的研

Review of RoHS exclusion clauses will begin in January next year

The review of RoHS exclusion clauses will begin in January next year. Article 5, Paragraph 1 (C) of the RoHS Directive stipulates that the exclusions in the appendix shall be reviewed at least every four years, or after new items are added. Four years to review it. Oko-Institut Consultants was selected to manage the RoHS Directive review proces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Oko-Institut also has a specially designed website so that the public can access the latest inspection news at any time. The URL of this website is: http://rohs.exemptions.oeko.info/ The first RoHS Directive stakeholder consultation meeting is expected to be held in January 2008, during which the current 29 exclusion clauses and 3 new proposals will be re-examined. Proposal for exclusion clauses. This stakeholder consultation meeting will last eight weeks. In addition to the six restricted substances restricted by RoHS, the EU is also considering adding other hazardous substances and deciding which of RoHS and REACH can most effectively manage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Oko-Institut Consulting Company has also started to identify chemical substances that have not yet been classified as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items currently included in the exclusion clauses do not mean that they will never be exempted from legal control. 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manufacturers still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s of future exclusion clauses. – Reference information

error: Content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