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News

Latest Articles

搜尋結果共 1713 篇文章

EU releases new version of WEEE FAQ document

The European Union released a new version of the WEEE FAQ document on November 15, 2013. Related topics: Chemical testing, RoHS testing, SVHC testing, Taiwan-Prohibited Substances Management Platform. The European Environment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DG) recently issued a new version of the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Equipment, WEEE Directive 2012/19/EU) first draft of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FAQ).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assistance to competent authorities and stakeholders by elaborating o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Directive, which entered into force on August 13, 2012. The first draft clearly states that from August 15, 2018, all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such as lamps and lighting equipment, consumables, components, toner cartridges and frequency converters) must comply with the new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 The Directive has been rewritten to enhance the collection, reuse and recycling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It also further stipulates the relevant responsibilities of retailers for end-of-life equipment. When the sales area of an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retailer reaches 400m2, the retailer is obliged to accept products that consumers want to scrap. As long as they are small waste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with an external size of no more than 25 cm, the retailer must provide free recycling and sorting services. . The FAQ document is not legally binding but will be updated when necessary. Source: Draft-FAQ on Directive 2

EU ECHA launches public consultation on 7 SVHC proposals

歐盟ECHA針對7項SVHC提案展開公眾意見徵詢 ECHA日前針對新增7項SVHC至後選清單提案展開公眾意見徵詢。 這7項SVHC當中,瑞典提出硫化鎘(cadmium sulphide)為致癌物質,且根據REACH法規第57f章節,可以被視為需被關注之物質。斯德哥爾摩則提出環亞乙基硫脲(imidazolidine-2-thione; 2-imidazoline-2-thiol)具有生殖毒性。 荷蘭提出3項SVHC,其中兩項皆是偶氮基的染料化合物分別為disodium 3,3\’-[[1,1\’-biphenyl]-4,4\’-diylbis(azo)]bis(4-aminonaphthalene-1-sulphonate)以及disodium 4-amino-3-[[4\’-[(2,4-diaminophenyl)azo][1,1\’-biphenyl]-4-yl]azo] -5-hydroxy-6-(phenylazo)naphthalene-2,7-disulphonate。另一項為醋酸鉛。這3項SVHC提案皆為致癌,致突

China is about to publish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中國即將公佈《電子電氣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 近日,由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主辦的2013電子污染防治英雄會在京召開。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黃建忠會上表示,《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已基本完成修訂,改名為《電子電氣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預計今年秋季將正式公佈。 《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2006年2月發布,2007年3月1日實施。因與歐盟2006年7月1日實施的《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指令)相似,該辦法又被業界人士稱為“中國版RoHS (China RoHS)”。  黃建忠指出,“《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與國際並未接軌”,中國是電子電器產品生產和出口大國,但在該領域開展的污染控制工作目前僅限於電子資訊產品,既不適應電子電器產品領域節能減排行動的需要,也不能與國際上開展的電子電器領域有害物質控制計劃接軌。因此,2010年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啟動《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修訂工作。 據透露,即將出爐的《電子電氣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做了一些改動。於適用對像上,將原來的“電子信息產品”改成了“電子電氣產品”,調

加拿大發布斯德哥爾摩公約POP最終更新版本

加拿大發布斯德哥爾摩公約POP最終更新版本 加拿大政府已經根據《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Stockholm Convention on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發布了加拿大國家實施計劃(National Implementation Plan, NIP) 更新後的最終版本。 該文件的目的是向締約方和公眾澄清加拿大的計劃、政策和專案,以便實施2009年公約新增的9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相關義務。 這9個POPs如下: 1.           α-六氯環己烷(α-六氯環己烷;α-HCH); 2.           β-六氯環己烷(β-六氯環己烷;β-HCH); 3.           林丹

加拿大發布新的兒童珠寶安全指南

加拿大發布新的兒童珠寶安全指南 加拿大衛生部公佈了一項新的兒童珠寶飾品產業指南,此指南乃根據加國的《消費產品安全法》(Canada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Act, CCPSA)下的《兒童珠寶條例》(Children’s Jewellery Regulations)彙整提供給產業所需符合的信息。 該文件解釋兒童珠寶的法規定義為珠寶的製造、大小、裝飾、包裝、廣告以及銷售皆是針對年齡15歲以下的小孩,但是偶爾穿戴的獎牌、獎章等類似產品則不在此限。 指南也強調法規中兒童珠寶必須同時符合總鉛含量小於600 mg/kg以及鉛釋出量小於 90 mg/kg的規範,以及加拿大衛生部提出的兒童珠寶中總鎘含量小於 130 mg/kg的倡議。 詳細內容請參考附件:Industry Guide to Children\’s Jewellery_英文版。 資料來源:    Chemical Watch (2013-06-28) (PIDC 編譯) 附件檔案:Industry Guide to Ch

美國加州發布更新版的65法案化學物質安全標準

美國加州發布更新版的65法案化學物質安全標準 加州環境健康危害評估辦公室 (The California Offic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Hazard Assessment, OEHHA) 已根據加州第65號法案發布受規範的化學物質之安全標準的更新列表。 此更新版的安全標準包含了最新的致癌物質無顯著危害風險標準 (No Significant Risk Levels, NSRLs),以及具生殖毒性化學物質的最大允許\劑量標準 (Maximum Allowable Dose Levels, MADLs)。 詳細內容請參考附件: Proposition 65 NSRLs for Carcinogens & MADLs for Chemicals Causing Reproductive Toxicity_英文版。 資料來源:    Chemical Watch (2013-07-12) (PIDC 編譯) 附件檔案:Proposition 65

歐盟6國聯合發佈成品中SVHC因應指南

歐盟6國聯合發佈成品中SVHC因應指南 歐盟6個會員國的執法當局於近日聯合發佈了成品中高關注度物質(SVHC)的因應指南,以期指導成品中含SVHC的供應商正確履行對應歐盟REACH的法規義務。 由於在歐盟REACH指令中規定,SVHC於成品中的含量不得超過0.1%重量百分比,但是成品的定義於各個歐盟會員國並不盡相同。這6個歐盟會員​​國包括比利時、德國、丹麥、法國、挪威以及瑞典,他們認為SVHC在複雜成品中的含量計算(是否超過0.1%)應該以主要零部件為單位成品基準,而不是整個由許\多零部件組成的物品,在指南文件中也用了一些物品包括塑膠椅子、自行車、沙發、電纜、衣服、電子產品等舉例說明物品中SVHC的含量應如何計算。 指南還強調,無論一件成品是單獨銷售還是作為另一個組裝物品的零部件,這個成品中的SVHC資訊應該是一致的。此外,指南文件還指出物品的供應商應該說明物品中所含的SVHC物質是否需要符合REACH法規的其他監管措施,以免SVHC在成品中的用途被限製或禁止。 詳細內容請參考附件:Guidance for Suppliers of Articles the REACH duties

美國EPA擴增安全化學物質表

美國EPA擴增安全化學物質表 美國EPA為了因應環境化設計安全產品標示專案 (Design for the Environment (DfE) Safer Product Labeling Program) 推出安全化學物質表 (Safer Chemical Ingredient List) 不定期的將符合此專案要求的安全化學物質增加至這個清單,並鼓勵產業使用這些對身體及環境健康風險較低的化學物質來取代有害物質添加。 美國環保署於7月24日於安全化學物質清單新增了132項安全化學物質,其中119項長見於商業及消費產品中的芳香劑,這些芳香劑為清單中新增的品項。 這個清單從2012年9月12日起到現在共有602項化學物質,提供製造商、消費者以及環境和人體安全倡議人士作參考。 詳細清單內容請參考美國EPA網站: http://www.epa.gov/dfe/saferingredients.htm#collapse 資料來源:    Chemical Watch (2013-07-24) (P

中國公佈新批准的食品包裝材料添加劑

中國公佈新批准的食品包裝材料添加劑 根據《食品安全法》和《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行政許\可管理規定》的規定,經審核,中國國家衛生暨生委辦公廳擬批准4種新的食品包裝材料添加劑以及1種新的樹脂材質 – 環氧丙烷改性的乙烯-乙烯醇聚合物。 這4種新的添加劑如下: –               3,4-二乙酰氧基-1-丁烯 (DAB); –               N-乙烯基甲酰胺的均聚物; –               N-乙烯基甲酰胺與乙烯胺的聚合物鹽酸鹽; &#82

中國企業聯盟標準發布《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

中國企業聯盟標準發布《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 日前,《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企業聯盟標準發布,長期以來奶瓶產品安全標準缺失狀況得到彌補。 標準由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聯合海內外奶瓶主要企業及專業檢測機構編制起草。 作為奶瓶產品生產和出口大國,中國迄今尚未制訂相關的國家安全標準和行業安全標準,市場銷售的相關產品,有的只標注國外標準,有的只標注國家材料和衛生標準,有的標準錯誤,還有很大一部分未標注任何標準,違反了中國產品品質法、《標準化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還有一部分產品標注了企業標準,但企業間的標準不統一,產品品質參差不齊。 奶瓶產品安全標準的缺失,直接導致企業執行產品標準存在漏洞,造成政府監管缺乏依據,產品品質安全無法保障。 在編制起草「聯盟標準」過程中,重點參考了歐盟、美國、日本以及台灣等國家嬰幼兒奶瓶安全標準。主要內容包括:奶瓶安全要求、標識、機械物理和化學性能試驗方法、判定準則以及包裝貯存運輸等。其中,奶瓶的機械物理、化學性能等重點指標緊跟國際標準要求。 按照計劃,這一「聯盟標準」擬於明年3月正式出台並實施。中國國內相關檢測機構將依照「聯盟標準」檢驗測試聯盟成員

日本化審法新增兩種第一類化學物質

日本化審法新增兩種第一類化學物質 日本經濟產業省(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簡稱METI)於2013年7月5日宣佈於化審法中新增2項第一類(Class I)化學物質。 第一類(Class I)化學物質為具有持久性、高度生物蓄積性或對人類以及食物鏈上方生物有長期毒性。這些有害物質的製造商和進口商必須於生產或進口前獲得許\可證明。除非是法規描述的豁免用途,否則使用以及進口含有此類有害物質的產品皆是被禁止的。 這兩種物質如下表:            英文名                       CAS #        &nbsp

歐盟新增PAH到REACH附錄17提案通過

歐盟新增PAH到REACH附錄17提案通過 近期,歐盟確認了在REACH附錄17中增加成品中多環芳香烴(PAHs)的限制。預計此提案將於2013年10月底左右發佈在歐盟官方公報上,並於2015年末正式生效。   REACH法規附錄17第50條主要是限制輪胎的填充油中的多環芳香烴(PAHs),此次提案將多環芳香烴。具體提案如下: –               應設置成品中會接觸消費者的塑膠或橡膠零部件中PAHs的含量限值小於1mg/kg。 –               針對兒童用品及玩具,其兒童會接觸的橡塑膠零部件中含有之PAHs含量不得大於0.5mg/kg。 –      

歐盟官員提出宏偉能源和氣候目標

2013年10月28日,歐洲13名環境部長呼籲歐盟制定更宏偉的2030年能源和氣候目標,否則歐洲在這方面可能落後於其它國家。  一份長達40頁的報告顯示,歐洲各國環境部長呼籲歐盟改革其排放交易體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 ETS),並稱保護環境的行動與限制能源價格的努力未必互相衝突。環境部長們指出,一些歐盟國家的可再生能源比重較高,而能源價格相對較低,而且還能因可再生能源技術輸出而獲益。  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戴維(Edward Davey)在布魯塞爾的會議上指出,歐盟在這個市場上一直佔著領先地位,但中國和美國也將此視作機遇,正在迎頭趕上。  英國也指出,歐盟承諾到2030年碳排放需較1990年減少50%,其中10%可來自國際碳補償,其餘則屬於歐盟內部減排。  雖然13名環境部長均認為需要積極採取行動,但在細節上還是存在分歧。英國主張的只是碳減排目標,丹麥則提出碳減排、可再生能源和節能三個目標,葡萄牙甚至還提出了第四個目標,即改善能源基礎設施。  截至目前為止,歐盟設定了三項20

改善動物福利、善用能源 畜牧業減碳最高可達30%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6日發表研究指出,若畜牧業者改善作業技術,不需重建整個生產系統,也能減少碳排放達30%。方法包括,改進飼養、動物健康管理和糞便處理技術,運用沼氣發電和省電裝置等。 FAO專家說,此份新報告已經過架構修正和納入最新數據,並依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27日發表的最新指導方針所撰寫而成。FAO指出,畜牧業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高達每年7.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佔人為溫室氣體排放14.5%。FAO資深政策官員Pierre Gerber說,「計算出的碳排放絕對容量和2006年的報告非常類似。」 2006年FAO曾發表《牲畜的巨大陰影:環境問題與選擇》報告,指出全球的肉製品生產過程排放的溫室氣體佔總排放量的18%,比全球的汽車、火車和飛機加起來還多。 FAO仔細分析了畜牧業供應鏈每個階段的碳排放量,包括生產、飼料運輸、農場能源、動物消化和糞便腐爛乃至屠宰後的運輸、冷凍和包裝。報告指出,畜牧業的主要碳排來源分別是: –           &nbsp

聯合國環境署頒地球衛士獎

聯合國環境署當地時間9月18日晚在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辦聯合國旗艦環境獎「地球衛士獎」的頒獎典禮,為對環境保護做出重大和積極貢獻的先鋒和開拓者們頒發這一榮譽。美國的科技巨頭谷歌地球副總裁BrianMcClendon和地理信息系統(GIS)開創者JackDangermond因提供強大的工具監測地球環境狀態,榮獲今年的「地球衛士獎」。 2013年環境署「地球衛士獎」的其他獲獎者包括:歐盟環境事務專員JanezPotocnik、慢食運動創始人CarloPetrini、巴西環境部部長IzabEllaTeixeira、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教授VeerabhadranRamanathan和墨西哥獅子山戈達生物圈保護區MarthaIsabelRuizCorzo。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署執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納表示,「領導力和願景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向包容性綠色經濟轉型的標誌。我們正走在向綠色經濟轉型的道路上,去年召開的里約+20峰會的會議成果為這一轉型之路提供了新動力。」 他補充,「今年地球衛士獎的獲獎者們正在積極採取行動和制定政策,加速向綠色經濟轉型的進程。因此,他們照亮

全球糧食浪費嚴重 加劇溫室氣體排放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週三發布題為《糧食浪費足跡》(The Food Wastage Footprint)的報告稱,全球糧食浪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超過中國和美國以外其他任何國家的排放量。 全球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糧食被浪費,浪費量大約為13億噸。與此同時,生產和處理糧食所需的能源、水和化學製品也被浪費。因為生產這些被浪費掉的食物,幾乎用掉俄國伏爾加河一年的水流量,這些未被吃掉的食物佔據近14億公頃的土地,而根據這份報告,14億公頃的土地等於是全世界農地面積的28%,且這些未被吃掉的食物還為地球增加33億噸的溫室氣體。聯合國糧農組織在報告中預測,糧食浪費產生的碳足跡,相當於每年排放33億噸二氧化碳。 如果把糧食浪費造成的碳排放看成一個國家,那麼則是繼中國和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這表明更有效地使用糧食,將能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抑制氣候變暖作出巨大貢獻。 在已開發國​​家,多數糧食浪費與消費者購買太多、把沒吃的扔掉有關。在開發中國家,農業效率低且缺乏適當的存儲設施,是造成糧食浪費的主要原因。 聯合國糧農組織估算,基於生產者價格,不包括魚和海鮮,一年所浪費糧食的經濟損失約為7,

北京霧霾惡化 祭出停駛停工

北京昨天發布史上最嚴空汙應急預案,包括停課、停產、停工、停駛!今後一旦發布「紅色」預警,將實施汽機車「單號單日,雙號雙日」措施,在此基礎上北京公務車再停駛30%,市屬公務車停駛達80%;中小學、幼稚園停課;空氣嚴重汙染時,將對相關企業採停產限產措施。 北京霧霾惡化,面對空汙頻繁,北京昨天動員十餘單位開記者會,發布《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這是近年北京所採取最嚴、最強勢應急手段。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方力強調,預警訊號盡可能一天前發布;市交通委副主任方平則說,應急限制措施只有在出現極端汙染情況,發布「紅色」預警,才會採取短暫管理措施。 方平表示,多類車輛不在停駛之列,包括軍警、消防、救護、工程、出租車、大客車、殯葬車、「使」字車等。納入停駛公務用車也不包括中央黨政機關用車,至於這類公務車數量,方平並未透露。 北京市信息化委副主任李洪說,發布「紅色」預警後,企事業單位根據情況可實行彈性工時;按空氣重汙染期間工業企業停、限產分預案確定名單,對有關企業實施停產或限產減排30%汙染物措施。 大陸氣象局在今年9月間制定新空氣汙染標準AQI,將空氣汙染氣象條件預報等級由「好」到「極差」畫分為6級,

2013海洋健康指數顯示 糧食供應仍然是極大關注

海洋占地球面積70%以上,海水占全球水資源的97%,全球超過40%人口居住於距海100公里的海岸地區,提供每人每年平均約17公斤的蛋白質,海洋相關經濟產業每年產值達3-6萬億美金,對於人類的貢獻不言可喻。而海洋環境因為人類運用而造成的壓力、破壞也日益嚴重,包括氣候變遷導致海水酸化以及各類汙染。 因此,一個客觀並能量化海洋目前狀況的方法學 – 海洋健康指數(Ocean health Index, OHI)在各界的期待下產生。OHI是一個通過整合和收集研究數據並進行科學分析,建立了多角度的、全面的評估和監測海洋健康的體系,從10個指標面來評估海洋生產力:糧食供給(Food provision)、確保漁業就業機會(Artisanal Fishing opportunity)、自然資源產品(Natural products)、碳匯(Carbon Storage)、安全海岸線(Coastal protection)、海洋經濟與工作(Coastal livelihoods and economies)、旅遊與度假(Tourism and recreation)、地區

歐洲議會通過歐盟現代化海關法典

2013年9月11日,歐洲議會採納了現代化海關法典。這套法典甫一生效,即會改名為歐盟海關法典,並會簡化歐盟海關程序及擴大集中清關範圍,令企業減少成本。  現代化海關法典將是歐盟各國海關規則及程序的架構規例,將會把現時按個別情況而實行的多種措施訂為法例,能為在歐盟經營的非歐盟企業釐清法例條文。此外,海關規則及程序也會簡化,致使商貿交易更有效率。  歐盟理事會料於未來數週採納這項海關法典規例,因此法典可於2013年11月1日生效。建議規例在歐洲議會採納30個月後實施,換言之,現代化海關法典將於2016年5月1日實施。  現代化海關法典規定經濟營運商與海關之間所有數據、文件、決議及通告的互換,必須採用電子數據處理技術進行,實現無紙化及全面電子化,目標是到2020年底全面使用資訊科技。  新的海關法典原擬於2013年6月24日實施,但由於所需的電子系統尚未準備就緒,因此延遲實施日期。事實上,所有人工操作系統到2013年甚至新海關法典實施後(2016年5月)還是會繼續存在,期間可能會使用非電子數據處理技術。  新海關法典令實施海關決議的規則更加統

U.S. retailer Walmart will eliminate the use of 10 harmful substances in its products

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於日前宣布的一項重大舉措,以解決消費大眾對消費產品中有害化學物質的關注。第一步驟,就是和其供應商合作,討論出10項有害物質的清單,並和供應商攜手淘汰這10項物質的使用。 這個清單將會於Walmart和其供應商討論並決定用哪些較安全的化學物質來取代時公布。這個可持續化學物質倡議(The sustainable chemistry in consumables initiative)將優先針對於Walmart與其子公司Sam’s Club在美國販售的家庭清潔用品、化妝品以及個人護理用品中的有害物質。 上述產品中的有害化學物質將依據其取代性、產品用途和衝擊性的高低做評估。根據該政策,Walmart也將遵循美國環保署(EPA)產品環境設計(Design for Environment, DfE)指引標示自有品牌的清潔用品。從2015年1月起,該政策指引要求特定產品類別之供應商於網站上揭露產品組成成份。Walmart更進一步的要求供應商將此揭露訊息放置於產品標籤上。從2018年起,仍然含有高度關注化學物質的產品,皆需要在產品包裝標籤上揭露這些化學物質組

error: Content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