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News

Latest Articles

搜尋結果共 1713 篇文章

亞洲地區化學品規範紛紛上路 企業積極因應

2014年亞洲地區的化學品規範有相當長足的進展,經濟部工業局彙整亞洲相關化學品管理法規表提供廠商參考使用,此外提醒企業應注意未來12個月韓國、中國、台灣、馬來西亞法規的重要發展與重點稽查: 韓國REACH: –              2015年1月1日起製造或進口新化學物質與年噸數大於一噸之既有化學物質需進行年度通報,且實施新化學物質與優先既有化學物質之註冊規範; –              組成聯合會,同時展開註冊檔案編制 (包括少量物質登錄); –              與歐盟REACH聯合會商榷數據分享事宜; &

中國鐵腕治理環境汙染 今年CO2排防強度降低逾3.1%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表示,要鐵腕治理環境汙染,今年(2015)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均要減少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別減少3%和5%。 李克強在全國人大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推廣新能源汽車,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積極發展水電,安全發展核電,開發利用頁岩氣、煤層氣。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工業、交通、建築等重點領域節能。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大力推進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 報告指出,要打好解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中國節能環保市場潛力巨大,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深入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區域聯防聯控,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促進重點區域煤炭消費零增長。 除了要擴大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更要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江河湖海水汙染、水汙染源和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實行從水源地到水龍頭全過程監管。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作好環保稅立法工作。 根據中國將要重點執行的節能減汙排碳發展計劃,我國專注於發展節能減汙排碳設備、零部件之中小企業廠商也能夠加強自我企業競爭力,投入中國內需市場。 資料來源:&nbsp

塑膠創新應用 讓植生牆更永續

熱愛植栽的民眾應該會發現,我們生活周邊,慢慢的可以看見越來越多的建築外牆或室內牆被多樣的植物覆蓋\。甚至有些走在綠色潮流前端的環保人士,在自家牆上種植可食用蔬菜或香草。在過去必須有大片平面土地才能達成的綠色植栽,由於科技的進步,轉變成只需要塑膠容器以及固定支架裝置,就可以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裡,看見大片綠葉,或是呼吸清淨空氣。 植生牆在1930年代就已經被發明,但是,直到最近幾年,由於塑膠的用途多樣化以及民眾與大自然連結的需求增加,才漸漸普及。 要建構植生牆,必須從可以盛裝植物、土壤以及水的容器開始。由於塑膠輕量、堅固、不會鏽蝕的特性,因此塑膠成為作成可大可小植生牆架構的最佳選擇。這些塑膠構成的植生牆除了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小確幸外,同時也可以減少我們的環境足跡。 –              節省用水:塑膠易於塑型的特性,使得植生牆盆栽容器在設計階段,就能夠一併將滴水/澆水系統内建於盆栽容器內,藉由容器上下堆疊的特性,使水可以由上而下的重複利

TSC 與SISC合作制定永續農特產品規範

非營利團體農特產品監管指標 (The Stewardship Index for Specialty Crops, SISC) 以及可持續發展聯盟 (The Sustainability Consortium, TSC) 於3月2 日公佈合作制定永續農特產品規範以及報告指引,冀望藉由兩個單位的合作,將農特產品永續發展指標一致化,減少農特產品利害關係人的資訊收集與報告負擔。 TSC擁有來自各行各業的 90 多家會員企業,这些企業的員工總數超過850萬,總營業額超過2.4萬億美元。可持續發展聯盟是一個會員遍布全球的组織,會員透過合作推動創新,進而改進消費產品的可持續發展,並奠定科學基礎。TSC藉由開發透明的方法、工具和策略,促進新一代產品和供應網絡的形成,解决環境、社會和經濟方面的需求。TSC同時提倡可靠的、可持續和透明的流程與系统。 SISC則是由一群農民、食品公司以及其它大型零售業者共同組成的非營利組織,共同推動為非大宗農產品的農特產品供應鏈的永續發展。SISC為了鼓勵農特產品供應鏈能夠為環境盡一份心力,因此出版了農

網路攻擊 成為企業永續頭號威脅

國際組織企業持續營運協會 (Business Continuity Institute) 公佈最新的橫向檢視報告2015 (Horizon Scan 2015)。報告結果顯示,網路攻擊 (Cyber Attack) 成為企業公認的頭號持續營運威脅。特別值得注意的還有供應鏈中斷,與去年相比,威脅程度向上提升了11個名次。 這份每年發表的BCI Horizon Scan報告透過問卷,彙整分析了全球760家企業針對持續營運的準備程度。其中,82%的企業認為網路攻擊位頭號威脅,其次有81%的企業擔憂無預警發生的IT停運,還有75%企業害怕遇到如Sony在2014年經歷的資訊洩漏事件。最近一份產業報告更指出跨國型大企業平均每年花在網路相關犯罪的金額高達7600萬美元以上,而且每年以至少10.4%的速度增加。 今年全球排行前10名的企業持續營運威脅如下: 1.          網路攻擊 (前進1名) 2.   &nbs

Apple、Dell及其它電子產業加入CDP供應鏈碳揭露倡議

會員包括Apple、Dell、IBM等國際電子大品牌的電子行業公民聯盟 (Electronic Industry Citizenship Coalition,EICC),日前與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合作,將攜手推廣電子產業供應鏈的溫室氣體報告與減量。EICC成為全球第一個和CDP供應鏈計劃合作的產業聯盟。 EICC將鼓勵電子產業供應鏈中的所有企業,藉由填寫CDP供應鏈問卷來揭露企業自身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這是EICC會員可以嘗試盤查製程上的溫室氣體排放熱點,並藉由這個機會尋求減排以及環境改善的措施。EICC指出,和CDP供應鏈合作將可觸及電子產業供應鏈的源頭,帶動產業鏈共同節能減碳。 所有供應鏈中的企業都將獨自完成填寫CDP問卷,並透過CDP的記分方法學,綜合產出最後得分。分數的目的在於建立產業基線,並鑑別溫室氣體表現最佳的企業領袖。 CDP的問卷填寫從每年的4月1日開始,於7月31日截止。今年,EICC與CDP擬共同發佈電子產業溫室氣體報告趨勢,並協助EICC會員建立產品供應鏈溫室氣體盤查清冊。 根據EICC的年度報告指出,截

善用自然韌性 國際投1億美元做「生態防災」

今日,越來越多國家改從生態著手,減少災害風險並建構氣候變遷韌性。 第3屆世界防災大會(DDR)於日本仙台落幕,世界各國200多名代表,在會中承諾以生態防災取向(Eco-DDR)減緩災難風險,並探討生態減災取向的挑戰與機會,以及往後如何加速實踐生態減災、建構全球的災難韌性。 聯合國全球災害風險減災評估報告第15版中記載,解決環境退化問題、重建紅樹林和森林等生態系統以緩衝災害,以及擴大環境衝擊評估,都是2015後的重要減災議題。 強化濕地、海岸功\能 國際計畫投入1億美金 「超過95%的災難和水有關,因此可透過永續管理溼地減少災難風險。」溼地國際組織執行長Jane Madgwick說。 海地內政部民防局長Alta Jean Baptiste強調永續管理海岸線的重要性,尤其是海地這樣的發展中島國。海地環境部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合作,保護海岸和海洋生態系統,透過漁業和海洋觀光業賺取具有永續性的收入,並加強地方的災難韌性。 由世界銀行和聯合國共同管理,全球最大的環境計劃基金──全球環境基金(GEF),更承諾投入1億美金的資金,資助布吉納法索、斯里蘭卡和哥倫比亞的Eco-DRR計畫。GEF

Walmart launches sustainable leadership e-commerce store

Walmart昨日(2月24日)推出永續領袖電子商城 (Sustainability Leaders Shop),提供綠色消費者更多元的產品選擇,這個商城也是Walmart 和消費者溝通其永續指標 (Walmart’s Sustainability Index) 的方式之一。 Walmart永續指標乃由2009年與永續發展聯盟 (The Sustainability Consortium,TSC) 合作建構出的一套供應商永續指標,用來評估供應商公司整體而非單一產品的表現,指標包括環境與社會面向。在此之前,這套指標只用於Walmart供應鏈管理,但是藉由永續領袖商城的建置,Walmart永續指標則成為鑑別供應商是否在環境面以及社會面都負起企業責任的標準。 上架於永續領袖商城的產品照片上會標示特別標章,和其它同類型產品生產廠商相比,得到永續領袖標章的產品之生產廠商,在永續指標評估得分最高或是至少得到80分 (以滿分100為例)。但是,永續領袖標章乃是對產品製造商永續作為的肯定,並不代表其產品相較於其它同類型產品更為環保。

世界經濟論壇:地球十大危機 缺水居首位

近期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全球風險報告(Global Risks),列出接下來10年「影響全球穩定的十大威脅」,其中有許\多大家熟悉的問題,像是高失業率、戰爭、傳染病,而水資源危機更是直接迫切的全球危機之一。 加州缺水 全球陷缺糧危機 水資源日漸減少、競爭越來越激烈,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都受到影響。地區水資源缺乏除直接影響地方社群,也很可能引發全球性的後果,例如美國的水資源缺乏會影響全球糧食貿易,包括榖物、水果和堅果。 美國生產全球32%的玉米和31%大豆,兩種都是重要糧食作物。因此,全美最大農業生產州–加州的缺水問題,可能影響全球產品價格與可得性。 水價上漲更能吸收工業、能源產業來搶水 不管是美國本土還是全球,農業和工業用水競爭情形正在惡化。由於人口成長、都市化和氣候變遷等因素,發電、化學品生產、石油和天然氣田都在和農業競爭有限淡水資源。 發電和地方水資源的取得息息相關,是高度耗水的產業。根據MSCI (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 MSCI) 全球永續研究,發電設施消耗的總水量是其他所有工業加總的11倍。 同時

美國半數以上州政府 計劃推動化學物質相關法規

美國環保團體Safer States最新報告指出,2015年美國至少有28個州政府將推動消費者產品相關的化學物質管理相關之法規或政策。 由於美國境內的大型連鎖零售商如Walmart,已經開始要求其供應商針對產品中的高度關注物質 (SVHC) 進行揭露及管理,因此相較於少數州政府將針對特定化學物質設定限用範圍,多達12州將考量立法,要求製造商鑑別、揭露以及/或淘汰受關注的化學物質。預計將要實施揭露政策的州政府包括:California、Connecticut、Delaware、Florida、Massachusetts、Maine、Michigan、Minnesota、New York、Oregon、Vermont以及Washington。 備受關注的特定化學物質類別多屬於阻燃劑、塑膠零部件以及化妝品和消費品中的防腐劑,如甲醛等。12個州政府Alaska、California、Connecticut、Idaho、Kentucky、Massachusetts、Michigan、Minnesota、New York、Tennessee、Washington及Distric

Apple發佈2015年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

Apple日前發佈2015年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 (Supplier Responsibility 2015 Progress Report),報告統整了2014年內完成的633次供應鏈廠商稽核,涵蓋\了19個國家和地區中超過160萬名供應鏈工人,和2013年相比,稽核供應鏈廠商家數增加了40%。 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中詳細闡述了Apple供應商行為準則,依照準則內容揭露供應鏈稽核的好壞結果。其中揭露了15家工廠因為嚴重違反Apple準則而被處以停工處份。 被停工的廠家中,3廠因重複違反環境規則或多次無法提供正式批准的環境衝擊評估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其中,供應商的EIA報告必須重新取得當地環境管理當局的許\可,才能夠再度復工。 5廠由於直接排放未處理的廢氣於大氣中而被停工。Apple於報告中表示,這些廠商後續加裝了廢氣過濾設備,並導入廢氣處理監管程序,確保排出的空氣品質符合環保當局的要求。 另外7廠則因為將未處理之廢水排放至雨水管及污水處理系統中。這些廠商若要復工,必須裝置廢水收集與處理系統。 其它環境稽核結果還

海廢再生丹寧新時尚 菲董籲重視海洋污染

熱愛海洋的人們和時尚愛好者攜手合作「漩渦計畫」(The Vortex Project),作為將海洋塑膠廢棄物改造為時尚丹寧布服飾的新契機。 計畫名稱來自於號稱全球最大垃圾場的「太平洋垃圾漩渦」(Pacific Trash Vortex);顧名思義,「漩渦計畫」主要就是回收海岸邊及海洋中的塑膠廢棄物,強化再利用製成紗線、織物和其他消費性產品的原料。 計畫贊助夥伴之一的美國海洋看守協會 (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 在本月紐約時裝周期間,與環保服飾公司Bionic Yarn於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為「漩渦計畫」舉行開幕式。 面對在場300多位時尚界人士和媒體,海洋看守協會部長Paul Watson表示:「塑膠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使海洋和海中生物窒息。吸管、一次性塑膠袋、6罐裝飲料的塑膠包裝環、瓶蓋\等塑膠垃圾,不是纏住海洋生物,就是堵塞他們的消化系統,導致這些美麗的生物死亡。我們希望,這個計畫能開啟日後許\許\多多有意義的合作機會。」 「漩渦計畫」也將由海洋看守協會進行蒐集、研發創新和意識倡導,並與世界各地的海洋看守協會分會合作,發動

ECHA launches public consultation on decabromodiphenyl ether restrictions

ECHA launches public consultation on decabromodiphenyl ether restrictions ECHA has recently proposed restrictions on the manufacture, use and product marketing of decabromodiphenyl ether bis (pentabromophenyl) ether, decaBDE. The public consultation will run from now until March 17, 2015. The ECHA Scientific Committee encourages all stakeholders to provide comments as early as November 17, 2014 to facilitate the initial discussion meeting of this restriction proposal. Decabromodiphenyl ether is mainly used as a flame retardant in plastics and textiles. Due to its persistence, bioaccumulation and toxicity (PBT), it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substance of very high concern (SVHC). In the EU REACH regulations, decabromodiphenyl ether is also classified as highly persistent and very bioaccumulative, and was included in the SVHC candidate list in December 2012. Source: Chemical Watch (2014-09-18) (PIDC compilation)

亞洲最永續城市 新加坡、首爾及香港

新加坡、首爾及香港名列全球前10個最環保與經濟永續的城市,分別得到第10、第7以及第8名的成績。 總部位於荷蘭的全球自然與建築資產設計公司Arcadis每年協同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 (Center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 CEBR) ,以三重底線 — 環境、經濟以及社會為指標,評鑑全球50個有名城市,並公布永續城市指數報告 (Sustainable Cities Index)。 名列前10名的城市除了上述3個亞洲城市外,其餘不意外的,都位於歐洲,德國法蘭克福以及柏林分別得到第1與第6名,英國倫敦位居第2,丹麥哥本哈根位居第3,荷蘭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位居第4、5,而西班牙馬德里位居第9。 Arcadis指出,三重底線從經濟、環境以及社會等三個不同的面向來評比各城市的表現是目前最好的評鑑方式。藉由隸屬於這三個面向下的數個子項目,每個城市得到一個綜合成績,使利害相關人了解這個城市還有哪些方向可以再進步。 以新加坡為例,她在環境以及經濟面向得到的分數都很高。環境面向指標包括城市

中國將超越美國 擁有最大新能源車市場

中國新能源汽車可望進入快速成長期,中國科技部發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實施方案 (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計畫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電動汽車體系和產業鏈,及達到新能源汽車500萬輛目標。 據分析,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在最近1、2年超越美國市場,成為世界第一,不過,在二、三、四線城市中,新能源車推廣阻力依然很大。 據中新網報導,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6599輛,年增近5倍。其中,純電動轎車生產2108輛,年增近5倍,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生產2278輛,年增近7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1343輛,年增近6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870輛,年增近2倍。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與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雖然201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銷售仍然落後美國4萬輛,但是,由於新能源汽車本身具有的政策依賴性,以及中國所獨具的政策高效率制度,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在最近1、2年超越美國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在二、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中,多數認為目前當地的空氣狀況還良好,不像一線城市那麼汙染嚴重。同時,相同配置的電動汽車要

歐盟法院釋義REACH指令之成品定義

歐盟法院釋義REACH指令之成品定義 歐盟法院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的佐審官 (Advocate General) 日前特別解釋,根據歐盟REACH指令對於規範成品輸入商對於產品中所含有之高度關注物質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s, SVHC) 的通報義務,不應侷限於狹隘的「成品 (Article) 」定義。 根據歐盟REACH指令Article 7(2),SVHC於成品中的含量若超過0.1%重量百分比,生產商或進口商有義務通報ECHA。Article 33則規範成品中的SVHC含量若超過0.1%重量百分比,供應商有將SVHC的資訊提供給下游廠商以及消費者的義務。 但是於2007年REACH指令開始執行後,多個歐盟會員國紛紛對「成品」的定義有不同的見解。比利時、德國、丹麥、法國、挪威以及瑞典等六會員國認為SVHC在複雜成品中的含量計算 (是否超過0.1%) 應該分別以主要零部件為單位成品基準,而不是整個由許\多零部

德國藍天使和中國、日本環保標章相互認證

藍天使標章 — 乃德國環保標章,同時更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環保標章,現在,將邁向國際化之路。2014年11月11日,在德國柏林,於全球市場國際綠色標章研討會,德國藍天使標章與中國和日本環保標章執行單位共同簽署一份合作同意書,將統一環保標章中的認證項目與要求,以推廣環保標章商品國際化,支援並簡化製造商的認證申請流程。 在德、中、日三國環保標章執行單位相互承認環保標章之後,欲申請環保標章的產品製造商便可以用其國內語言之標章申請表以及文件要求,進行標章申請流程,大幅減少跨國標章申請所面臨的語言隔閡以及翻譯文件等額外費用支出。舉例來說,如果德國廠商欲外銷產品至中國,將來只需要向藍天使標章執行單位RAL gGmbH申請中國的環保標章即可。 德國聯邦環境署總裁Maria Krautzberger在強調消費者產品資訊在國際交易市場上的重要性時表示,這項合作,增加藍天使標章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出口優勢。德國藍天使標章產品製造商在開拓中國與日本市場時,將可以使用當地熟悉的環保標章,使消費者及採購者了解,德國產品除了品質以及技術領先外,同時也是綠色消費的最佳選擇。目前德國藍天使

歐盟REACH法規 SVHC清單增至151項

歐盟REACH法規 SVHC清單增至151項 歐盟化學總署ECHA於12月16日正式發佈了第十批高度關注物質 (SVHC),到目前為止,SVHC清單共有151項化學物質。 下表為此次新增之7項SVHC: 序號 中文名稱 英文名稱 EC號碼 CAS號碼 毒性 145 硫化鎘 Cadmium sulphide 215-147-8 1306-23-6 致癌性; 同等關注-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效應 146 鄰苯二甲酸二己酯 Dihexyl phthalate 201-559-5 84-75-3 生殖毒性 147 直接紅 28 Disodium 3,3\’-[[1,1\’-biphenyl]-4,4\’-diylbis(azo)]bis(4-aminonaphthalene-1-sulphonate) (C.I. Direct Red 28) 209-358-4 573-58-0 致癌性 148 直接黑 38 Disodium 4-amino-3-[[4\’-[(2,

The Court of Just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re-clarifies the definition of finished products in REACH

歐盟法院對REACH之成品定義重新釋疑 No.14/2015 自2007年執行 REACH 指令以來,部份會員國(瑞典、比利時、 丹麥、 法國、 挪威 、德國和奧地利)對「成品 (Article)」定義有不同的見解,他們一致認為零部件即可被視為一個成品,並符合高關注物質候選清單 (Candidate List of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的相關規定,而不是以組合後的最終產品計算高關注物質候選清單化合物的含量。故法國商業和貿易企業聯合會(FCD)及(FMB) 於2014年請求歐盟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ECJ),針對REACH指令之「成品」定義做釋義,近日歐盟法院公布對「成品 (Article)」的判決(EU court judgement) 結果…詳全文 資料來源: EU court judgement (僅提供英文版)

四成歐洲人擔心化學物質危害健康

根據Eurobarometer歐洲晴雨表,是歐盟理事會針對國際關注趨勢所舉辦的民意調查,本次問卷內容針對歐盟民眾對環境的態度調查,報告顯示,歐盟公民希望能夠更了解日常用品中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有何種影響。來自24個歐盟國家的人民將這類的資訊列為非常重要。 縱觀各會員國,立陶宛人最擔心化學物質對健康的影響,有63%的受訪者圈選為最關注議題,瑞典人和塞浦路斯人位居第二、三,覺得這個議題非常重要的受訪者分別佔了61%以及58%。相較之下,葡萄牙人是最不關心化學物質的影響,只有26%的民眾覺得重要。 整體來說,“日常用品中的化學物質對健康的影響”在歐洲人所關注的環境相關議題,重要性位居第三,共有43%的歐洲人想要在這方面獲得更多的資訊,重要性排名第一與第二的項目分別為空氣污染佔56%與水污染佔50%。而女性又比男性更容易擔心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調查發現,在每十個受訪者中就有四位表示,缺乏日常用品中所含化學物質對健康影響的資訊管道。這項調查乃受歐盟委員會環境總局 (Directorate General for Environment) 的要求於今年4到5月間進行,

error: Content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