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討企業環境永續這個主題時,極少公司提及利用行銷傳播工具(marketing communications)作為企業行銷工具時,對環境造成的衝擊。「行銷傳播」所產生的碳足跡,指的是企業常用之行銷傳播方法,如人員銷售、公共關係(如刊登新聞稿、專欄、企業贊助、參展、舉辦研討會等)、直接行銷(如透過郵寄、電話溝通、網路郵件等方式,與客戶進行一對一直接溝通)、促銷活動、廣告等活動造成之溫室氣體排放。
但因無法以儀器精準量測上述活動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故生命週期評估和碳足跡常作為衡量活動或產品對環境造成衝擊的兩種方式。
行銷傳播工具之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生命週期評估係指量化整個產品或服務之供應鏈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包括原物料生產取得、製造、運輸、使用、廢棄等階段。
史丹佛大學傑瑞米.福迪教授最近在永續品牌訓練會議中提及,進行生命週期評估的重點主要可分為五個層面:
1. 敘述產品的生產製造背景
2. 鑑別供應鏈中最主要產生之環境衝擊
3. 建立基線資料以作為後續改善依據
4. 作為產品開發或製程改善的參考
5. 支持產品認證
國際ISO組織制定一系列進行生命週期評估標準(ISO 14040-14049)提供企業作為參考。而進行生命週期評估,包括確定標的物、蒐集數據、計算衝擊強度,以及最終闡釋等步驟。自生命週期評估的結果得知環境衝擊較高的類別後,企業即可著手進行降低其環境衝擊。
而進行行銷活動的生命週期評估前,必須針對每一種產品或服務所採取之行銷方式,進行獨立的生命週期評估。因此作法複雜度高,利用生命週期評估方式衡量行銷活動造成之環境衝擊,推測只會受少數企業採用。
因利用生命週期評估衡量行銷活動造成之環境衝擊並不容易,只量化生命週期評估項目中的溫室氣體,相對而言將是較簡單的方式,並仍可達到鑑別主要排放和減量基線等目的。
行銷傳播工具的碳足跡
組織碳足跡係指“揭露組織於某年度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而產品碳足跡係指“以生命週期之觀點,建立產品/服務完整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由於二氧化碳是一種主要因人為活動所造成之溫室氣體,且因其量化方式較生命週期評估簡單且成本較低,所以碳足跡受到許多具環保意識企業的高度關注。
根據Andrew Winston(Green Recovery一書作者)了解,目前市場上計算碳足跡的軟體競爭相當激烈。以下提供幾種作為計算行銷活動碳足跡的軟體名稱(需付費):
1. CO2 Counter
2. Eco Publicité
3. Noughtilus
4. Marketing Carbon Calculator
另外,線上提供之免費計算軟體,也可協助計算不同行銷活動所產生的碳足跡,例如:
1. 事件(events)
2. 線上傳媒(online media)
3. 包裝(packaging)
4. 廠內印刷或商用印刷(printing in-house or commercially)
5. 車輛運輸(vehicle travel)
6. 網站使用(website use)
雖然免費線上計算軟體的準確性仍有疑慮,也無法針對產品/服務進行客製化計算,但至少能讓企業大略了解碳足跡量化方式其及複雜度。
綜合以上內容,或許委託專業顧問替公司的行銷活動進行量化將是最有效率的作法。筆者也推測,未來企業進行其行銷活動碳足跡也將成為未來趨勢。
– 參考資料來源:Peter Korchnak 專欄
– Translated by Plastic Indust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 For reference only,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text